搜索
 

肖劲柏:“让云朵翻滚,让山石挺立”

2022年01月05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本报记者 龙文泱

肖劲柏对釉下五彩瓷的热情,就像瓷窑里1380℃的高温。他话语不多,语气平淡温和,但一说起画画和釉下五彩绘制,顿时眼睛一亮,声调瞬间提高。

“向毛瓷设计者之一李人中求教,他的画让我挪不开眼睛”

“记得,记得!李大师的画是一幅柿子图。”26年后,肖劲柏还记得第一次到毛瓷设计者之一李人中家中求教的情景。

李人中是醴陵群力瓷厂的权威,曾在1974年为毛泽东主席设计月季花薄胎碗及茶具。1988年夏天,为了高考能考上好的美术院校,肖劲柏特意托姑父带自己去请他指点。

刚一进门,年少的肖劲柏就被墙上李人中创作的《事事(柿)如意图》迷住了。“眼里只有那幅画,大人们说了什么完全听不到。”肖劲柏盯住画细细观察:构图优美、线条流畅、用色大胆,心中不停赞叹:“画得真好啊!”

过了十几分钟,他才渐渐回过神来,注意到画作的创作者。“高高瘦瘦,十分谦和慈祥。话不多,问他一句,他就笑眯眯地答一句。我心目中的书画名人就是这样。”

但眼睛还是挪不开,“不停地看大师身后的画。”说着,肖劲柏拿着笔在纸上画了起来,“右上角几片柿子叶,挂着柿子的枝条慢慢垂下来。太美了!”

“第10个瓶子卖了2000元,觉得有走下去的可能了”

1995年,肖劲柏在广州美术学院进修后,进入创造了著名卡通人物蓝猫的东方卡通制作有限公司工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录音带画动画,月收入800元,为当时公司同类岗位最高。

可干了不到两年,他就辞职了。“还是喜欢在纸上画画。”更重要的是,他想画釉下五彩,这个愿望从小学起就在他心里播种。

“我父母一直在瓷厂打工,每到周末和寒暑假,我就跑到瓷厂,看那些画师画画,一呆就是老半天。”有几次,肖劲柏还偷偷把碎瓷片捡回家,自己学着画,“一次也没有成功。”

1997年,26岁的他认为自己经过了专业训练,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经济基础,决定正式开始釉下五彩的绘制。当年9月,他离开省会长沙,回到老家醴陵。

虽然从小就看着瓷厂的师傅烧制釉下五彩瓷器,对工艺流程烂熟于心,但动手制作,肖劲柏还是零经验,一连9个瓷瓶都失败了。

“绘制瓷器不同于纸上作画,难度大得多!”40多年的人生经历被寥寥数语带过,但说起釉下五彩的绘制,肖劲柏判若两人。两眼发光,口若悬河。

他说,绘制瓷器,一是构图难。纸张是平面的,瓷器是立体的,平面的构图到瓷器上会变形,效果大打折扣。二是黏土吸水运笔不流畅,色彩难以把握。“会出现‘窑变’,深到一坨黑,浅到看不见”,肖劲柏说,好几次,精心上色的图画都变成了黑一块白一块的乱涂鸦。

“最气人是画面很好,瓷器变形了。”瓷器上好色要烧制八至十个小时才成瓷,肖劲柏经常提前五六个小时守在窑前。“停火后隔一会把门拉开,看不清楚也要看。”

做到第10个,终于成功了。“那是一个箭筒瓶,卖了2000元,我开始觉得(釉下五彩绘制)这条路有走下去的可能了。”

“将油画技巧融入釉下五彩绘制,云有动感,山更立体”

“有个性,有天分,但用笔还有些拘谨,不够大胆。”对于17岁的肖劲柏的画作,李人中这样评价。

2000年,对釉下五彩绘制有了一定经验的肖劲柏开设了自己的小作坊。为了提升水平,他先后3次登门向李人中求教,并向李人中讲述了自己的想法:传统的表现手法构图单一,容易流于工匠形式,让醴陵的瓷器仅仅是工艺品而不能成为艺术品,自己想突破,尝试加入新的手法。这一想法得到李人中的鼓励。

2011年,肖劲柏获评高级工艺美术师,被委派参加第14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开始把想法运用于实践。

瓷器选1号缸。“器形大气,能较好地展现山水的气势,工艺和艺术完美结合。”

画什么?当然还是山水。学生时代,他常在大自然中写生,高山流水、彩云穿行的画面深刻脑海。

但不是传统的山水。云不用中国山水画惯用的留白,而是用油画技巧,让云看起来在翻滚,在流动。山也不那么写意,用点、挫等笔法让其有拔地而起的挺立感。

大胆又不失美感的创作获得评委会一致认同,这幅名为《泉落青山出白云》的作品一举拿下金奖。

“下一步,我想在背景晕染上尝试。”今年3月,肖劲柏获评第四届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株洲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丁建国说,醴陵市一次就评上省工艺美术大师的,肖劲柏是头一个。

我想,这应该与他多年来孜孜不倦,以及“让云朵滚动,山石挺立”的创新精神有关。

本版图片除人物头像外均为肖劲柏陶瓷作品。范远志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