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湖春色秀满园

2022年01月05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邓明

李秉钧

刘玖林

何广春

阮涛

北湖悠悠,春色满园。

置身北湖区城乡之间,到处涌动着进一步加快城乡共同发展的热潮,“城乡共进、统筹发展”这曲雄浑乐章响彻云霄。

不断硬化的乡村公路,造型别致的新民居,亮点频现的特色产业……近年来,北湖区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洪流中勇立潮头,收获了累累硕果。

“去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万元,比5年前翻了一番;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1,是郴州市乃至全省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北湖区委书记欧阳建华表示,农民成了城乡一体化的最大受益者。

翻天覆地变化的背后,是“关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的战略抉择,是“力争迈入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进行列”的目标催进,更是践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一系列创新制度设计和生动实践。

清洁卫生,规范建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走进北湖区华塘镇塔水村,一排排青瓦白墙湘南民居错落有致地掩映在绿树丛中,干净整洁的通村柏油路像黑色的飘带,从一个庭院延伸到另一个庭院,一畦畦绿油油的稻田写满春天的诗情画意……

“如今我们农村和城里一样,各种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卫生有专人保洁,和城里人的生活没多大差别!”这是塔水村民经常说的话。像塔水一样,全区所有行政村都得益于去年开展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根据该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他们提出“全面推进、突出重点、三年完成”的总体目标,即从2013年起全面铺开,用三年时间实现129个村环境卫生达标验收。

为此,区里投入资金2.73亿元,在所有行政村开展以“五化”(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序化)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配发垃圾桶23576个,配有斗车554辆、垃圾清运车34辆,建垃圾池539个、垃圾中转站或填埋场30个。

他们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清扫日”活动,将每月第一周星期二定为全区“环境卫生清扫日”,组织全区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采取联乡包村、包路段的形式进行卫生清扫,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使环境卫生得到根本治理。

与此同时,该区把规范农村建房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出台了《北湖区规范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办法》,对村民建房的管理范围、基本原则、建房条件及标准、审批程序、管理职责和奖罚措施进行了明确。

还要求村民建房必须严格遵循“一村一规划一图纸”和“四统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屋顶样式、统一外墙色彩)原则,实行村民自愿、集中建房。

为服务村民建房,北湖简化办事程序,村民建房涉及由区级审核报批、监管、查违等权限委托下放至乡镇人民政府,涉及市政府审批的,由乡镇一站式办理。

通过多管齐下,目前该区整合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等各类资金1.73亿元,拆除空心房、杂房

3820栋、1.9万平方米,腾出宅基地280余亩。

环境整治的效果,让北湖区农村彻底扭转了“脏乱差”的面貌。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小城镇筑成新蓝图

“建设新农村,城镇是龙头”。北湖以城区为龙头、以乡镇集镇为纽带,突出建设生态城镇的发展定位,着力构建环境优美、各具特色、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特色小城镇群。

他们以四乡四镇为重点,科学编制区域总体规划,并明确各地定位。如把石盖塘镇打造成“新型工业城”、保和镇“生态休闲城”、鲁塘镇“石墨加工城”,

华塘镇、保和镇主要发展以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主的现代产业。

此外,该区还在郴州大道沿线5个村(小埠村、花园村、塔水村、三合村、石山头村)打造成统筹城乡发展“五朵金花”示范片,通过示范推进全区城乡统筹发展。

目前,北湖已完成华塘镇、石盖塘镇、保和镇、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带、107国道绕城线区域村庄布局规划,完成重要干线、重点乡镇村庄规划60个,构筑起了“中心城区—中心乡镇—中心村”的城乡空间布局。

规划引领,城乡共融。去年,该区8个乡镇小城镇建设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石盖塘镇投入8000万元,改造农贸市场,沿街统一“穿衣戴帽”;并提质改造商业大道、工业大道、富民大道等“四纵四横”道路15公里。

华塘镇投入1500万元,完成X090线提质改造,沿街美化、绿化、亮化等工程,新建廉租房、公租房400套。鲁塘镇投入2000万元,完成将军路、文峰路、文华路、文鑫路、侍郎路下水道管网建设及绿化和亮化……

去年,北湖各乡镇小城镇建设共投入资金1.4亿元,破解了多年的基础设施“瓶颈”,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呼之欲出。

与小城镇建设齐头并进的是,该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五朵金花”也悄然绽放。小埠村、花园村、塔水村、三合村、石山头村等,分别以“金、红、紫、绿、橙”为主“色调”,打造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中国梦·幸福村”目标。

去年以来,“五朵金花”共投入资金5600万元,硬化道路、改造房屋、绿化村庄等。塔水村、花园村被评为“郴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小埠村、三合村被评为“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三合村被评为国家级“美丽乡村”。

农企做强,庄园崛起,农业产业破茧化蝶

如果说农村卫生好了、环境美了是“面子”上的荣誉,那么产业活了、百姓富了就是“根子”上的实惠。

近年来,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北湖区一手抓农业基地建设,一手抓农业龙头企业培育。通过实施“九个一”工程,该区先后建立石盖塘镇光明村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农业园区5个,建立西南山区禾花鱼基地、茶叶基地等大型农产品供应基地44个,带动周边县市区6.3万农户。

基地的建设,为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打下基础,使该区涌现了裕湘面业、三湘菌业等一批标志性龙头企业。全区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8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家。

郴州三合乔龙生态农业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直销店面+配送中心”模式,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目前,该公司拥有现代蔬菜示范基地580亩,建有生猪、土鸡、土鸭等特色养殖场9个,不仅解决400多村民就业,还直接带动农业种养1200余户。

位于月峰瑶族乡的湖南过山瑶农业有限公司,专注绿色山野菜培育、加工,收购瑶民从山上采来的各类野菜,是当地3200多户瑶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去年,该区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1.3亿元,实现利润1.15亿元。

龙头引领,产业发展,是北湖农业经济发展的得意之举,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庄园经济”,该区利用郴州市中心城区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庄园经济快速发展。

红叶山庄位于塔水村郴州大道旁,是一个融花卉苗木经营、生态休闲、餐饮服务等于一体的现代农庄。山庄负责人介绍,庄园总面积800亩,核心景区有200亩,主要建有苗圃、菜园、水产家禽养殖、垂钓小屋等,吸引市民周末休闲度假。

像红叶山庄一样,北湖还有小埠生态园、鸣九山庄、月亮湾、小竹林等一大批农庄,共有大小农庄46个,农家乐近200家,较5年前增长150%。

今年一季度,该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4.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25%。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