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清泉
郴州在字典上只是一个地名。
顾名思义,郴州乃林中之城,本应蓝天白云、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风景秀丽。但是,以前的郴州可不是这样。
郴州有首民谣:“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这首小民谣流传了很久很久。
郴州有块三绝碑,说的也是一件事。
秦观写的《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并由苏轼作跋,米芾书写,故称三绝碑。
这可能是瘴气作怪。后来陶铸反其意而用之,在三绝碑旁边写了一首新词,耀邦同志说陶铸的新词写得很好,但为他写序和跋的人找错了。
耀邦同志视察郴州时说,那时他还是个十几岁红小鬼,也在郴州打过“摆子”。
瘴气危害这么大,怎么治理?恐怕只有水。三绝碑里秦观也曾暗示了这一点。
国务院管水利的领导曾到郴州视察,同意修建东江水库。但由于移民问题很大,动工之后又停了,直到1978年才开始复工。
修建时期我任郴州地委书记,为了妥善解决移民问题,我们采用后靠10公里的办法,由移民自己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能围垦的围垦,能栽水果的栽水果,能养殖的就发展养殖。移民非常高兴,说国家帮他们修了一个南洞庭湖,全是一级饮用水。青岛啤酒就在这里兴建了一个年产量20万吨的啤酒厂。
这一湖好水不但生产了啤酒,还养了红鳟鱼和鱼籽,出口创汇,赚了不少外汇。
这里还有一个传奇故事,“骑天岒上一将军”,塑造了萧克的铜像。萧克将军挖过煤、伐过木,从士兵到排、连、营、师长,至上将,而且出版过长篇小说《浴血罗霄》,曾获茅盾文学奖荣誉奖。
无独有偶,郴州还有一宝,就是热水河温泉。这个温泉温度很高,好多老百姓在那里杀猪宰羊不用烧水。我在那里写了一首歌词:热水河,热水河,洗洗脚、煮煮蛋、跳跳舞,可爱的热水河呀,你看欢乐不欢乐。
说到郴州崛起,郴州崛起靠人、靠改革创新。而郴州的经济崛起,不是什么“小打小闹”,而是“大手笔”、“大作为”。时任郴州市委书记戴道晋、市长向力力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省委让他们做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他们就在这方面把“文章”越做越大,搞了34条特殊政策,学当年习仲勋、任仲夷在广东搞“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特事特办等那一套。所以经济发展很快,很有底气。
为了体验郴州经济发展速度,我特意跑到现任市委书记向力力的联系点上去看看。他蹲的点是和平村,一个好听的名字,世界和平,进入大同,这是多少伟人的梦想呀!
想不到和平村在短短3年内,竟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村3年前人均年纯收入2000多元,现在是13000元。
我问他蹲点的经验何在?他说还是小平同志听了袁隆平院士汇报后说的那句话:“看来发展农业,还是要靠科技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三十多年来,我们是在执行小平同志的遗训。如果说有什么发展,那就是“大改革,大开放,大变样”,就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下手”,就是“集约化经营,信息化管理”。
我要他举例,他说:“例如养猪,我们搞了智能猪场,计划养120万头猪,全听电脑管理,每头猪的耳朵上安一块芯片,何时进食,何时睡觉,何时喝水,何时游圏,悉听电脑指挥。”
为什么要建在山沟里?一是避免参观的多,污染多;二是好搞循环经济:猪粪产沼气,沼气照明、煮饭,沼渣养鱼养鸭养鸡。
向力力还说郴州的新能源,例如地热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等都在积极推进。
郴州的崛起,可贵的是文化的崛起。记得萧克将军曾把煤黑子爱听昆曲的故事讲给我听,要我记住这个剧种。我记住了,而且请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车文仪从上海请来一些师傅传艺,我还为他们题字:“昆曲乃百戏之祖”。我调任省委书记后,到郴州去时总想听听昆剧折子戏,那时的团长张文光还得过梅花奖。
郴州市竟拨款4000万元建了一个昆曲学校,包括一个现代化的戏台。离休之后,我曾到郴州看过一场昆剧,梅花奖得主雷琳女士,表演得出神入化,看后大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之感。
更可喜的是我们的科学技术发达了,嫦娥3号发射成功,大家就可以看到翩翩起舞的“嫦娥”了!
嫦娥3号发射成功的第二天,是我87岁的生日,听到嫦娥3号发射成功的消息,我心情非常激动,即席写了一首打油诗:
八十七岁非高寿,长征载我过银河。
不用吴刚桂花酒,翩翩起舞看嫦娥。
广寒宫里多传说,今日登门探几何。
婵娟玉兔应无恙,晴空万里听凯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