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谋发展,一路向南干,一招(招商)走天下,一业(工业)定乾坤。笃定发展路径,接续奋斗、久久为功,过去五年,长丰县摘掉了“贫困县”帽子,闯进了“百强县”阵营,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
“五年看点”精彩纷呈,可圈可点:
——创成了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一批含金量高的“国”字头招牌;
——入选了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国”字号试点;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全国表彰,“两区”划定做法全国推广,“点、线、位”和“督帮一体”工作法获中办肯定,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全国交流;
——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制造业十强县、十快县”、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全市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四获优秀。
今年上半年,长丰县GDP总量336.67亿元,两年平均增速8.8%,排五县市第1位,成绩可喜、未来可期。
综合实力跃升
高质量发展风生水起
五年来,长丰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跨步跃进。
百强位次一年一提升。从2016年挺进全国百强,位列第99位,到2020全国百强县位列76位,排名四年连升。
生产总值一年一迈进。地区生产总值从361亿元增长到659亿元,年均增长8.5%,连迈3个百亿台阶。尤其是2020年顶住疫情汛情双重压力,实现“123”即增速全省第一、百强全省第二、总量全省前三。
人均收入一年一递增。人均生产总值从7335美元增加到11875美元,高于全国、全省水平。
今天的长丰,正全力培育“三箭齐发”新体系。今年以来,长丰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扩总量”与“提质量”的高质量发展思路,开展“三最讨论”,狠抓“三强攻坚”,出台同区域、同类型最优惠企惠民政策35条,点燃“制造强县+科技创新+金融资本”强引擎。
发力实体经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规上企业、市场主体三个倍增计划,新登记市场主体1.6万户,总量全市第二,增长224.8%,增速全市第一。
发力科技创新。全面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双凤宇桥生态科技园开工建设,合肥智慧农业谷加快拓展,安徽科技大市场长丰分市场启动运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发力金融资本。运用政府有为和市场有效“两手抓”,与省能源集团、合肥产投等国企进行全面战略合作,产业基金规模超200亿元,在县级平台中排名全省第一。
经济扩量增效
产业新能级加速构筑
五年来,长丰县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的比重在2015年分别为16.4%、61.9%、21.7%,到2020年末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1.5%、40.3%、48.2%,改变了过去“一产不大、二产不强、三产不优”的局面。
工业稳中走强。截至目前,长丰县累计工业投资1100亿元,规上企业达310户,数量全市第一。41户企业产值超亿元,鸿路钢构跨上百亿台阶。
农业特色凸显。粮食稳产64万吨,21万亩草莓、30万亩稻虾亮点纷呈。长丰草莓品牌价值达73.66亿元,再获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成为设施草莓全国第一大县,获誉中国草莓之都。稻虾共养位列全国30强,“长丰稻虾米”区域公用品牌入围国家知识产权审查。
服务提档加速。万达广场、京东物流等高端载体落户运营,14万平方米商业综合体陆续开业,社消零从不足50亿元到近300亿元,增长近五倍,存贷款总量首破千亿大关,公路港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
今天的长丰,正全力开辟“三招并进”新路径。遵循市场逻辑,发挥资本力量,运用平台思维,从“产业结构、项目推进、园区建设”三招上取得新突破。
开辟产业结构新格局。构建“三主三新”产业发展格局,培育新能源网联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家居家电及相关配套、高效节能环保三个500亿元主导产业,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健康、现代高端服务三个“百亿新兴产业”。围绕产业强链招大引强,比亚迪、中航锂电、佳通轮胎等百亿级重大项目纷纷落户下塘。比亚迪项目创造了从洽谈到签约仅用21天的“长丰速度”。
跑出项目推进新速度。牢固树立“项目为王、落地为要、实物见效”理念,着力加快一批重点项目建设:露笑科技、宝湾物流港、省立医院(北城)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双杰电气、方大炭素等项目即将投产。
搭建园区协作新平台。推动“一区六园”大部制、扁平化职能重构。实现筑巢引凤,高标准建设园区配套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开展“腾笼换鸟”三年攻坚行动,确保一年有突破、两年上台阶、三年实现“凤凰涅槃”。争创双凤经开区国家级园区建设,合理布局岗集汽车零部件和现代物流、下塘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家居家电、吴山装配式建筑、杨庙食品加工、水湖产教融合等产业,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作共赢的产业平台格局。
深化改革创新
发展新动能持续激活
五年来,长丰县坚持以改革破僵局、以开放激活力、以创新增后劲。
改革纵深推进。共深化597项改革任务,其中42项入选国家和省、市试点。创新“区块链式”考核、“查酒驾式”监管、“店小二式”服务,“四送一服”全市先进,“最多跑一次”事项率100%。公共资源交易获评全国百强,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获评国家级平台。
开放更具活力。聚力“双招双引”,累计实现省外到位资金1273亿元,44个10亿元以上项目相继落户,232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外贸进出口增长近5倍。
动能加速释放。累计投入研发经费29.8亿元,培育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86户,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户,位列全市第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25家,排名五县市第二。深化“大学大院大所”合作,与安大共建全省首家村级乡村振兴研究院,与中科院合作共建智慧农业谷。中国声谷双凤基地、全省首家中试城等科创平台相继落户。
今天的长丰,正全力塑造“三驾齐驱”新优势。今年以来,长丰县将改革作为开拓新局的重要抓手,推动改革、人才、生态“三驾齐驱”。
聚集改革。率先开展“标准地+承诺制+最多跑一次”综合改革。开展诚信为企活动,建立“一员、一窗、一班”机制,设立营商环境监督员,推动“一窗通办”,探索建立“红灯呈报”制度。
聚集人才。完善“长丰英才计划”,出台《大院大所大学人才来县指导办法》,186名硕博士、2名院士、25名高校专家指导员常态入驻。
聚集生态。实施美丽河湖三年行动计划,串联“一河两湖三渠百库”,规划建设生态廊道,打造“岭上明珠、休闲胜地”。草莓小镇、贡鹅小镇等乡村全域旅游特色小镇即将开门迎宾,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生意“四生融合”。
建设提质提品
城乡新颜值日新月异
五年来,长丰坚持打造品质北城、精致县城,加速下塘崛起,从“双城带动”迈向“三城鼎立”。
空间不断拓展。攻坚拆迁1500万平方米,依法拆违15万平方米,“双拆”工作全市先进。大建设投入434亿元,新开发房地产700万平方米,新入住安置房5万套,2.1万户农村危房旧貌换新颜。城镇化率提高至61%,增加近一倍。
功能不断优化。阜阳北路高架、滁淮高速相继通车,轨道交通8号线正式开工,S1号线加快推进。生态绿廊、夜景亮化刷新县城颜值,北城排涝启动升级,防洪标准达五十年一遇,美丽乡村建设连续五年全省先进。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供水、环卫、医疗“四个一体化”。
环境不断改善。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强力推进环保问题整改,PM2.5、PM10分别下降48.1%、50.4%,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中央环保督察全面整改到位。
今天的长丰,正全力构建“5331”新格局。今年以来,长丰县着力构建“五大片区、三城鼎立、三轴辐射、一区六园”新“丰”格。
实施三个“三年计划”。启动“城市更新更美、乡村宜居宜业、安置房应安尽安”三个三年计划,对全域42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对全县现有的2873个村落实行“留改拆”,完成650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实施D级危房、私改乱建“双清零”行动。
打造“陆水空地”立体交通。启动长丰大道快速化改造,推进合淮市域铁路尽快获批,规划庄墓港、通用航空机场选址。
强化“破立并举”。集中拆迁火力,完成拆迁133.5万平方米,总量全市第一。编排大建设项目400个,上半年开工210个。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围绕“农业高质高效”,采取“五不让、三严禁、一通报”的硬举措,严防死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实现“麦浪滚滚、稻花飘香”;围绕“乡村宜居宜业”,启动村庄“留改拆”规划编制,结合整县光伏推进,提升村庄颜值,创成“一镇一景一典故、一村一品一特色”。围绕“城乡全域旅游”,与景域驴妈妈签约,规划全域旅游方案,谋划十个“网红打卡点”,打造长丰文旅IP。
践行为民宗旨
民生新篇章精彩绘就
五年来,长丰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千方百计惠民生、增福祉。
群众收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3%、10.2%,高于经济增长0.7、1.6个百分点,新增就业5.5万人。5.1万贫困人口顺利脱贫,4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圆满完成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扶贫一线涌现2名全国典型。大力推广“红桥模式”,50万元集体经济强村达52个。
公共服务日益完善。过去一年,累计投入9.85亿元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占十年来总投入的三分之一。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1所,新增学位8930个,真金白银带来真绩实效。义务教育巩固率100%,推进集团化办学,与合肥师范附小、42中合作办学,引进上师大附属学校、安师大附中,一六八教育集团托管长丰一中,合肥一中教育集团北城分校挂牌,教育从“孤军奋战”转为“集团作战”。获评全省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优秀等次。改建乡镇卫生院9所,新增床位近3000个,完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省中医院托管县中医院,中科大附一院托管县医院,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社会治理更富成效。推进法治长丰、平安长丰建设,安全形势平稳有序,开展“最多跑一地”改革,稳定化解信访积案,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三年全市第一、全省领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工作成效满意率全省第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获省级表扬。
今天的长丰,正全力改善“民生福祉”新篇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可及性,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幸福。
围绕群众直接受益,新建、改建11所学校,长丰一中新校区开工建设,轨道交通学校一期投入使用,代表合肥高标准通过教育部“五项管理”专项督查。省立医院(北城)项目主体竣工,岗集、朱巷、杨庙卫生院加快建设。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推进疫苗接种,筑牢全民免疫防线。完成县城全面景观亮化和护城河改造工程,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围绕群众直观感受,统筹全域安全,谋划编制风险防范“一张图、一张网”。推进城乡社会治理智能平台建设,探索社会动员机制,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实现县域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当好“五星勤务员”,做到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对群众“急难愁盼”的事“零懈怠”,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
未来的五年,长丰县将瞄准长三角,锚定“双千亿、争一流、做示范”,奋力打造“三区一中心”,全面做强自己,推动共同富裕,从“百强”迈向“共富”。到“十四五”末,百万长丰人民将安居三城、乐业五区,享蓝天碧水,观万家灯火,赏田园美景,行康庄坦途,共同绘就“强县、富民、善治”的幸福画卷。
2021-09-25
00:00:00:02792000http://192.168.0.117/hfrb/pc/content/202109/25/content_279200.html1安居三城、乐业五区
长丰力绘“强县、富民、善治”幸福画卷/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