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党建引领促发展凝心聚力谱新篇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合肥日报
合肥日报3/enpproperty-->

近年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在合肥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办学声誉日益提高,圆满完成“十三五”既定目标任务,为创建“国内一流、职教样板”的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严治党

加强党的建设

学校党委坚持从严治党,按照“抓班子、提能力,抓支部、夯基础,抓队伍、聚合力,抓重点、促发展”工作思路,认真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全面落实政治建设。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有效开展政治学习。组织“开学第一课”专题教学活动,举办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史报告会,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暨推动“四史”学习教育,制定并推进落实《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等。提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加快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委主体责任体系,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级级落实、落实有效的完整链条。党组织书记履行抓政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职责,督促班子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

深入稳固思想建设。持续加强党委理论学习。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活动,通过学习交流,提升党性修养,推动教育教学工作。严格规范学习纪律。开展每月一天的“党员主题活动日”,强化全体党员和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紧跟国家、省市政策和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法规,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精心设计每月党员活动日方案。

全面强化组织建设。有序开展示范党建创建。根据示范党建创建建设标准要求,围绕党总支“五个到位”、党支部“七个有力”重点任务全面自查、督查。面向全校培育创建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开展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着力打造“一总支一特色、一支部一亮点”;巩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成果。

根据省市有关部署要求和《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学校各级党组织完善组织设置,强化党员培训,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强化各级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职责,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工作;选优配强组织队伍。根据文件规定,各级党组织按期圆满完成党组织换届。严格党员发展工作的规定,坚持考察与培养相结合,把教育和培养贯穿始终,有领导、有计划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深入抓牢作风建设。狠抓作风建设重点难点。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有关规定,制定学校《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细则》,坚定不移纠治“四风”,持续整治师生身边的作风和腐败问题。准确把握、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努力提升“四种形态”运用的质量;扎实落实各类督查督办。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监察的意见》,对当前重点工作及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定事项进行梳理,发布督办通知单;严格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始终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坚持一票否决制。按照师德考核实施办法文件要求,对全校712名教职工考核,其中87人获得优秀。

有序开展纪律建设。打造忠诚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组织纪检监察干部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和交流研讨等方式加强学习,并选拔两位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合肥市教育局举办的2020年市管院校党风廉政工作推进会暨专兼职纪检干部业务培训。加强纪检干部自我监督,自觉接受师生员工监督;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成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廉政风险防控实施办法,下发班子成员分管单位廉政风险责任清单和领导班子成员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坚持以案释纪明纪。扎实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宣传,印发《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廉政警示教育制度》,进一步强化对《准则》和《条例》的学习,加强党员干部对法律法规、政策理论的教育。

稳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廉政建设工作任务,明确学校各部门、二级学院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学校主要领导与各部门、二级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签订《合肥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压实压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构建反腐倡廉机制。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完善纪律审查工作程序。

党政同心

奋力推进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学校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主要任务,从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实践来看,党政同心同德,积极稳妥地推进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证。

打造“一体化

融三角

高质量

强支撑”G33+联盟。2020年10月,经教育部职成司和安徽省教育厅同意,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联盟(G33+联盟)在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作为G33+联盟理事长单位,校领导亲自抓,切实加强联盟内校际深层次合作,强强联合,做到资源和信息共享,优化资源配置,突显“安徽职教特色”,打响“安徽职教品牌”,全面推动我省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升我省职业教育办学品牌竞争力,促进我省职业教育主动适应、服务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让职业教育成为安徽中部崛起的新引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翅膀,为安徽奋力崛起作出积极贡献。

冲刺“双高”计划、进军职教本科。五年来,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启动实施“双百工程”,对外积极引进和对内注重培养百名教授和百名博士,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学校公开招聘教师260余人,引进高层次人才34名,新增教授50人,30余名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有60余名教师到国(境)外访学进修或学术交流;参加国培、省培等各类培训5000余人次;多名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和全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师资队伍的学历、年龄和职称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学校号召全体教师,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发扬“三牛”精神,做到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工程及“三教”改革结合起来,与学校“十四五”规划制定实施结合起来,与跻身“双高计划”、争创职教本科结合起来,与服务合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结合起来,确保学校顺利实现“国内一流、职教样板”的目标。

全面实施“五个五工程”综合改革,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全面推进“五大战略”。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大力实施“文化立校、人才兴校、质量强校、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五大战略,这是五年内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学校各项工作紧紧围绕五大战略有序开展。课程思政实施“五进”。即课程思政进师魂——把自己摆进去,以定期考核为抓手;课程思政进教材——把元素融进去,以教材建设为抓手;课程思政进课堂——把故事讲进去,以课程建设为抓手;课程思政进岗位——把要求放进去,以顶岗实习为抓手;课程思政进考核——把标准放进去,以量化考评为抓手。“双基建设”实施“五抓”。即以党的建设为抓手,推进“双基”建设;以诊断与改进为抓手,按下“双基”目标键;以卓越绩效为抓手,推进“双基”精细化管理;以创新示范为抓手,构建“双基”建设新格局;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加强“双基”内涵建设。诊断与改进“五纵五横”。学校通过“五纵五横”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诊断与改进。“五纵”指:决策指挥系统、质量生成系统、资源建设系统、支持服务系统、监督控制系统;“五横”指:学校层面、专业层面、课程层面、师资层面、学生层面。适时启动“五项措施”。即:全面融入长三角,加快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加快实施“双百工程”,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多校区办学优势;借助合肥创新型城市优势,下好创新先手棋;服务“一带一路”,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产教融合

服务学生成长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的《关于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加快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步伐。目前,学校有校内实训基地260个,校外实习基地219个;近五年,市财政累计立项建设184个实验室项目,累计投入1.7亿元;公益性项目立项17项,共投入30个亿。

学校围绕“产业—专业—就业”这条主线,紧扣合肥市“芯屏汽合、集终生智”产业布局设置专业,目前招生专业数为56个,涵盖机电、信息、医药卫生、经贸旅游、轨道交通、艺术、设计、生物、建筑、汽车等专业门类。专业布局与地方产业高度稳合。专业设置与合肥市12个产业链高度对接,合肥区域就业率达65%以上。“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就业”,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学校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巩固原有专业优势,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构建成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体系或专业群。

从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以社会急需的专业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发展市场竞争力强、就业形势看好的专业;调整、整合现有专业,加强对传统专业、优势专业的建设和改造力度,积极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就业上,推行“一体双轮两翼”就业育人模式。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参考案例。

“一体”指学校牢固树立主动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学校主动对接合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毕业生留在合肥就业的人数不断增加,从2016年的35%上升到65%以上。

“双轮”指专业融合地方主导产业、院系与重点企业深度对接并轨。现有的56个招生专业基本覆盖了合肥市的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二级学院主动服务合肥市规模以上企业,围绕人才输送这个企业的兴奋点启动合作。

“两翼”指学生发展诊断与改进、专业技能培养创新并行。通过学生发展诊断与改进把控毕业生质量标准,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管理引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各专业对接行业企业标准,培养离校即能上岗的毕业生。

建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该基地包含ICT创新实训中心、ICT技术实训中心和网络安全实训中心三个部分,是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城市项目,总投资3300多万元,具有产业先进性、实训综合性的特点,并与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合作。能够促进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化,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构建终身教育和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积极探索开展多元办学。一是建立一批产业学院:中显智能产业学院、博清产业学院;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如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采用“1+1+1”模式,与大陆马采用“赋能+补钙”模式,增设企业特色课程(原则上每月开设2次课程左右,课外时间开展)和组织国际文化交流学习,校内执行教学计划中的部分课程安排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相关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完成(如车间管理、企业管理等),第三学年顶岗实习继续采用“双向选择”。

学校还积极探索联合培养,积极开展职教本科建设。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一直存在到专科层次出现“断头路”的现象,探索职教本科工作,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整性的必然措施。我市围绕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在合肥市职业教育集团的背景下试点“中高职一体化”和“职普融通”工作。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与合肥市市属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培养高职生,与合肥师范学院联合培养本科生。

继往开来、守正创新,合职人正以昂扬向上、只争朝夕的气魄,继承发扬“崇德、重技、求实、创新”的校训理念,广泛凝聚全体师生,谋划好学校下一步发展,创建具有新时代职教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向“国内一流、职教样板”的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迈进,奋力谱写学校发展新华章!

·魏华

朱鹏飞·

2021-09-26

00:00:00:0魏华

朱鹏飞合肥职业技术学院:2793370http://192.168.0.117/hfrb/pc/content/202109/26/content_279337.html1党建引领促发展

凝心聚力谱新篇/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