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东京残奥会开幕式的主角,那架单翼小飞机吗?这架因只有一只翅膀而一度失去信心的小飞机,在朋友的鼓励下,重拾勇气,在东京新国立竞技场和梦想一起再次飞翔。
人可以有残缺的身体,但不会有残缺的生命。“我们拥有翅膀”这一理念在过去12天里得到最佳诠释。来自全球162个代表团的4400多名运动员在残奥会上用拼搏实现梦想,用坚持重新定义可能,书写了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动人篇章。
东京逐梦
经过12个日日夜夜,中国队拿下96金60银51铜,连续第五次实现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中国选手打破多项世界纪录,女子轮椅篮球队实现历史性突破。中国残奥健儿克服了东京残奥会延期一年的种种变数,用精彩的表现诠释了体育精神,把中国残疾人顽强、自信、阳光的形象展示给世界,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残奥会是一个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赛场。腿残疾了,还能跑吗?拿下东京残奥会中国队田径首金的周霞告诉你,不仅能跑,还能跑得很快。这位因脑部受损导致左腿左手肌肉萎缩的短跑选手在女子100米和200米T35级项目上均打破世界纪录,再次上演了她在里约残奥会上两破世界纪录的壮举。
“我就是我自己的偶像。”周霞说。在这个赛场上,她一直在跟自己比,一直在超越自己。
经历“重赛风波”的视障运动员马佳也实现了自我突破。8月27日晚,女子自由泳50米S11级决赛,马佳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但赛后有选手提出申诉,国际残奥委会决定该项比赛于两天后重赛。
重赛就重赛,马佳依然快!她在重赛中再次打破了世界纪录,而且比第一次比赛的成绩还要快!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尊重了规则,赛出了风格,也赢得了掌声。
年龄大了,还能参加残奥会吗?56岁的轮椅乒乓球运动员赵平告诉你:能!他是本届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大的选手,30多岁时遭遇事故导致高位截瘫,但他没有放弃人生,而是选择重新出发去做一名乒乓球运动员。2008年,43岁的赵平第一次参加残奥会,单打获得第11名,团体获得第三名。继续训练,终于,他在伦敦和里约残奥会上都拿到了金牌。
精神延续
奥林匹克精神拥有鼓舞人心的力量,能够超越时间、国籍、种族、性别和身体条件等诸多限制,历久弥新、生生不息,根源就在于人们对于守望梦想、超越自我的不懈追求。
67岁的斯洛文尼亚射击运动员弗兰克·平特是第八次参加残奥会,也是本届残奥会年龄最大的选手;48岁的埃及无臂运动员易卜拉欣·哈马托是本届残奥会上唯一用嘴咬着球拍打乒乓球的运动员;38岁的“妈妈级”选手、已征战了五届残奥会的中国女子铁饼运动员杨月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会一直练下去……韶华易逝,许多老将难复当年勇,纵然铩羽而归,但他们的坚守,突破自我、执着不屈的精神却似明灯,指引着后来人。
年仅14岁的库昆达克韦是本届残奥会最年轻的运动员。在这里,她与她的偶像们——新西兰游泳选手索菲·帕斯科和爱尔兰选手埃伦·基恩一起竞赛,“这给了我一个愿景,长大后我想成为像她们一样的人”。
在举重女子67公斤级决赛中,30岁的中国姑娘谭玉娇战胜自己的偶像、埃及名将法特玛·奥马尔。谭玉娇说:“能够跟自己的偶像同台,对我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激励,让我更有动力去做更好的自己。”
在新星与老将同台比拼的过程中,奥林匹克精神代代相传。时间会流逝,生命会老去,但奥林匹克精神永葆生机。
(据新华社电)
2021-09-07
00:00:00:0完美收官!中国军团名列东京残奥会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27551401为了飞翔的翅膀/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