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的衣食住行、安居乐业,都依赖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要内容,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主动担当作为,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助推全市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条条断头路被打通,一个个拥堵点得到有效治理,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市“生命线”装上了“安全监测仪”……一项项民生实事在合肥落地生根,为市民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有效缓解出行难
一座宜居幸福之城由多个维度构成,这其中,方便出行是重要的一环。
针对拥堵点、断头路、停车难等引发的市民“出行难”问题,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持续推进打通断头路、治理拥堵点和公共停车场建设三项专项行动,“民有所盼,我有所为”的承诺正在群众脚下的畅通之路中兑现。
打通断头路方面:煤场路、河北路、南屏路等12条道路已完工;涡阳路、淮北路、黟县路、清源路、黄河路、万罗山路等18个项目在建……过去因铁路、高速公路、水系等阻隔造成的断头路将一条条被打通,在破除城市交通梗阻的同时,缓解了市民的心头堵。
治理拥堵点方面,2020年完成五里墩北上桥口等8处拥堵点改造,今年改造胜利路与寿春路交口等20处拥堵点。目前,黄山路与合作化路交口、明光路与胜利路交口等9个项目已完工;长江西路与西二环交口、金寨路与绩溪路交口施工单位已进场;五里墩立交南衔接段拥堵点治理正在准备施工招标,马鞍山路与长江中路交口等8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通过改造,昔日“知名”堵点交通压力有所缓解,如合作化路与休宁路交口车道布置进一步合理,合作化路右转休宁路、休宁路左转合作化路的车辆通行效率提升60%。长江西路主线进入创新大道辅道的车辆排队等待时间下降25%,交口拥堵现象均得到明显缓解。
公共停车场方面。今年1~7月份,市区共建成畅园新村、周谷堆农产品国际物流园等公共停车泊位4319个,在建3933个,超序时进度24%,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区停车难问题。同时,不断深挖民生需求,巧用过渡和零星地块,尤其在土地资源不足的老城区,“见缝插针”建设公共停车场。截至目前,北二环路与蒙城北路交口、胜利路与长江东路交口、方兴大道和皖水路交口、政通路与万佛湖路交口等4处过渡停车场共880个泊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南陵路与螺蛳岗路交口、金寨路与习友路交口、凤凰桥停车场等3处正在建设;金寨路与祁门路交口等7处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近期具备实施条件的11处零星地块中,4处计划于下半年开工建设,其余7处计划于2022年开工建设。今年还计划建成杏花公园地下停车场、东一环路P+R停车场等。
背街小巷换新颜
“里子”工程惠民生
如果说主干道是一个城市的“面子”,那么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里子”,它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关乎百姓民生;如果说主干道是一个城市的名片,那么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亮点,让你在不经意间,感受这个城市的魅力所在。
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居民家门口的小街巷饱受道路破损、排水不畅、路灯不亮、乱倒垃圾、占道经营等问题的困扰,部分历史名巷蕴藏着的人文典故也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拱辰街是合肥北门大街,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原状拱辰街是一条集菜市、小吃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市井街区,但由于建筑老旧、道路拥挤、骑路经营等原因,导致拱辰菜市内消防安全隐患大,且周边卫生环境凌乱。为扮靓城市“里子”,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补城市基础设施短板。今年,拱辰街实施改造提升,一期工程是将位于拱辰街中段闲置的原宿州路小学进行改造,将其打造为集菜市、民宿和青年公寓为一体的邻里中心,项目改造完成后将原拱辰街区内菜市业态迁入其中,待菜市搬迁后进行拱辰街改造二期工程。二期工程总用地范围约4.2万平方米(63.05亩),主街长380米。主要建设内容为主街及主街可视范围内建筑立面改造、门头店招改造、道路及室外管网改造、景观灯饰亮化等。通过改造,拱辰街将成为合肥最具特色的市井文化街区,预计2022年春节主街开街。
改造是为了更好地守护,从操兵巷、义仓巷到撮造山巷,再从红星路漫步于四牌楼,环绕老城区走一圈,在一砖一瓦中、在融入历史印迹的文化墙上、在一件件老物件装点的街头小品中,抬头是绿,移步是景,是行走在合肥背街小巷的真实感受。
截至目前,合肥通过修复破损路面、改建雨污水管线、更换照明路灯、提升街头绿化、增设景观小品等小规模、渐进式“微更新”,共改造小街巷149条,扮靓了距离居民家门口“最后一公里”。同时,在改造中深入挖掘历史典故,赋予小街巷以新的内涵,让整个城市记得住乡愁,促进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
以人为本和谐宜居
为百姓幸福加码
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与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城市发展息息相关。近些年来,合肥城市公用事业稳步发展,助力城市人居环境全面优化、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合肥市自今年起启动居民小区二次供水泵房等供水设施三年改造计划,今年计划改造居民小区81个。截至8月份,81个老旧小区已全部进场施工。
在位于九华山路上的文景雅居小区内,工人们顶着炎炎烈日紧锣密鼓地开挖施工。该小区改造于7月21日正式开始,计划利用3个月时间,完成庭院管网敷设、楼内立管改造、景观泵房架设三大“轴心”工程,其中庭院管网敷设1100米、立管安装1200米。同时,根据小区面积和用户数量的实际情况,将采用占地面积小的无负压二次供水设备,对高层住户进行加压送水。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后,将全部移交合肥供水集团统一管理维护,供水设施将由专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清洗、消毒,定期检验、监测水质,确保二次供水水质的达标和安全,并同步实现抄表到户、计量到户、服务到户。
燃气安全方面,为确保主城区燃气管网运行安全,从设施上消除老旧铸铁管网安全隐患,2018年,合肥市投资2.5亿元启动了燃气铸铁管网改造三年行动,该行动已于2020年顺利完成,全市421个居民小区和71条道路,8.8万余用户的用气环境安全得到了保障。与此同时,对没有列入三年改造计划,但经评估未来可能存在隐患的管网,在市城乡建设局、市国资委的指导下,合肥燃气集团一并进行了整改,共计改造道路20.433公里、箱涵5处。全市用气环境和安全得到显著提升。
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
守护城市“脉络”
藏在地下的管网,是维持现代化城市正常运作的命脉,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的大事。
目前,合肥市完成了涵盖燃气、供水、热力、排水、通信、电力、工业、广电等八大类26种、4.4万公里市政管线的精准普查,进一步摸清了城市“家底”。同时,将89.2公里地铁隧道、47座地铁车站等地下空间同步纳入合肥市地下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系统。“十三五”期间,新建、改建污水管网1711.6公里,新建、改建雨水管网2304.7公里。
为有序管理地下管线,经过试点建设,目前,合肥市建成地下综合管廊56公里,入廊管线超300公里,在财政部、住建部组织的国家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绩效评价中,我市位列第二批15个试点城市榜首。试点外,目前,我市综合管廊开工建设包括中央公园大连路在内的7个项目,总长15.36公里;还有6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设计,总长度约15公里。
此外,合肥市逐步建立起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和地下管线数据库等信息化监测预警平台,通过智能化远程监测,对地下燃气、供水、热力、排水等管网加装“千里眼”和“顺风耳”。
“地下生命线”安全有序运行,源源不断地为这座城市输送水、电、气等生活必需品,高品质激活城市的“脉动”。
推进水环境治理
提升排水防涝能力
一年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的嘱托,持续推进南淝河水体稳定达标重点项目。其中,南淝河(潜山路-环城西路)排水管网系统改造及杏花泵站污水外调工程完成总量的40%;钟油坊污水处理厂、滨河污水处理厂、小仓房污水处理厂四期正在加快实施。
抢抓积涝点整治,守护城市安澜。积涝点整治事关民生福祉,为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度汛,守护城市安澜,今年以来,合肥市城乡建设局统筹安排,制定计划,全面开展积涝点整治调研督导,将城区范围内19处积涝点列入市级督导项目,多次深入现场调度,倒排工期,督促整改责任单位抢抓进度,进行逐项对表整改销号,落实应急保障措施。截至目前,列入重点整治的19处积涝点已全部整治完毕。
路越来越顺,环境越来越美,人民生活越来越便捷舒适……这座幸福之城的一点一滴,都传递着人民至上的温度,生活在合肥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无不发出由衷的感叹:“城市建设‘日日新’,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
2021-09-26
00:00:00:0——合肥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综述2793360http://192.168.0.117/hfrb/pc/content/202109/26/content_279336.html1聚焦“急难愁盼”
答好“民生考卷”/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