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孩子刻苦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和共同责任。
近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正式出台,要求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减负,提质,增效。出台“十不得”举措,落实课后服务“5+2”模式,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我市严格执行国家“双减”政策要求,即将出台落地方案,让祖国的花朵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
提高课堂效率力求“减负不减质”
“双减”并不是机械、单方面地强调“减”。一直以来,合肥在减轻学生过重、不合理、不必要课内外负担的同时,切实做到“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力求做到“减负不减质”。
不得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不得超过规定布置过量课后作业……去年10月,市教育局发布《合肥市中小学办学行为“十不得”》,并制定配套细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紧接着,2021年5月,市教育局根据教育部“五项管理”文件精神及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印发了《关于加强“五项管理”工作的通知》,对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贯彻落实意见和具体要求,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标对表,清理不规范的制度,制定具体管理实施细则。
减负增效,须向课堂要效率,向作业要质量。合肥市五十中东校教育集团西园校区成立了“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力求把减负增效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份作业布置中。“学校通过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的能力;加强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强大优势,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的有效教学能力。同时搞好校本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搞课外延伸即补课,确保‘双减’不减教学质量。”该校执行校长张曙告诉记者,“在作业优化上,特别是家庭作业要适当,在1.5小时内完成,且作业必须经过教师的深思熟虑、精心设计。作业设计力求形式多样、分层布置,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张曙说。
在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北校教育集团西园校区,学校加强对作业设计的备课,同时改变作业形式,减少诸如机械的、抄写性质的书面作业,增加一些探究性、体验性的作业。“创新一些作业调控的方式,比如发放免写作业券,作业全优的学生可以有一天的无作业日。”
校长季媛媛告诉记者。
为了杜绝“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情况,自今年7月底以来,市教育局联合市市场监管局以“四不两直”形式开展检查,共检查校外培训机构12所,对检查中发现信息公示不规范、虚假宣传、无资质开展学科类培训等问题进行了通报,限期整改。根据“双减”要求,全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开设学科类培训课程,周中时间参加线下培训时,课程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培训课程结束时间不晚于21:00。
“以前假期和周末都会给孩子报学科类的补习班,‘双减’政策出来后,我们就没有报了。大家跟风上补习班,不仅孩子压力大,家长也很焦虑,效果也不是很明显。”中学生家长葛烛婷告诉记者。
落实课后服务“5+2”让每个孩子学有所长
根据“双减”要求,今年秋季开学,我市积极落实课后服务“5+2”(每周五天、每天至少2小时)要求,确保2021年秋季学期实现“两个全覆盖”(即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生全覆盖),着力解决家长接送之忧。(下转2版)
2021-09-06
00:00:00:0合肥力推义务教育减负提质增效27529401雏凤初啼清丽声/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