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学史力行开新局奋楫扬帆再起航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合肥日报
合肥日报3/enpproperty-->

8月31日,合肥九中新站校区落成,这标志着合肥九中正式进入新老校区同步办学的发展格局,是合肥九中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今年是合肥九中新站校区启航之年。站在奋斗征程的新起点上,全体合九人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广大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办学理念,秉承横渠书院所守望的合九精神,深入推进学校育人方式改革,把党的教育事业办好,让党旗在九中高高飘扬,努力实现“合肥一流、安徽著名、全国有影响”的现代化示范高中宏伟蓝图。

学深学透

“读书班”里悟初心谈使命

百年党史,百年征程。今年以来,合肥九中党委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紧扣中心大局抓结合、见行动,以扎扎实实的常规工作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育人方式改革的生动实践,真正做到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如何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九中党委采取多种形式,扎实推进理论学习和研讨。通过个人自学、党小组学习、支部会议研讨、党委集中学习研讨、党员大会学习等多种方式,组织全体党员认真推进“四史”学习,并搭建党员读书班交流平台,定期开展党员读书感悟交流分享,进一步增强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编印合肥九中党史学习教育知识测试卷,组织全体党员教师进行党史知识测试,让九中共产党员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增进党员凝聚力、向心力和执行力,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和爱党爱国政治自觉。

有声有色

创新形式实现家校“全覆盖”

除了系统性重点深入学习研讨碰撞红色火花之外,九中党委创新学习形式,不仅让全体教职工能够时时处处学党史,还通过组织开展家长读书交流会,找准家校共育结合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家校全覆盖。

同时,编制并通过新媒体推送党史学习教育每日史话,到目前每日史话已经编辑到了第65期。引导老师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从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政治营养。对退休教职工、抗美援朝老战士孔金钟进行专题访问,充分挖掘身边的红色故事,大力传扬老一辈的英勇佳话和革命精神,在学校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行走课堂

走读老城学党史“接地气”

走读老城感悟红色记忆、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党日传承红色精神……一个个“行走”的红色课堂随处可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九中党委开设了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第一支部赴“长江·和集”馆参观学习。校党委书记、校长张国正全程参与,并依据展馆内的历史图片,向党员同志讲解了新中国和省会合肥发展历程;听取专题党课:安徽省人民政府的历史沿革及省会合肥发展史。第二支部“走读老城学党史”。支部引导党员干部走读老城杨梅驿、金寨路、三孝口等老地点,感受合肥发展变迁,以现场教育方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第三支部赴省博追忆江淮革命史。支部党员依次在省博物馆参观了五四运动至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党的革命史,重温党员初心、增强学史自觉。第四支部赴李克农故居和渡江战役纪念馆缅怀先烈。组织退休党员赴渡江战役纪念馆、李克农故居等革命纪念场馆开展“重温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的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接受党史教育。

阵地建设

开设思政大讲堂“充电站”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校注重发挥思政大讲堂引领价值作用,邀请局领导、学校领导、思政课教师和一线党员教师开展主题丰富、内容充实的思政时事报告,定期给教职工提供理论学习平台,让全体党员和教职工对系列重要精神有一个系统性认知。据了解,合肥九中思政大讲堂于2020年12月4日正式开讲,持续推进了九中“大思政观”课程的实施,是学校迎接校园思政课改革所做的全新尝试。

另外,九中党委不忘联络共建谋发展。同红旗社区党委共建落实“双报到”,组织党员相互观摩学习、志愿服务,探讨党建“服务发展、实现共赢”新模式,提升服务群众水平。通过第一支部与电信庐阳分局支部结对,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与长三角名校共建推动育人改革,九中跻身长三角名校高质量发展联盟,与杭州二中等长三角名校共商发展大计,加大联盟校之间党员教师交流研讨,切实提升育人品质。

党史学习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九中党委认为,只有不断地深学深悟,才能把握“理论精髓”,品味“真理的味道”,传承“思想的火炬”。

担当使命

“导师制”擦亮红色品牌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九中党史学习教育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性,将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推动学史力行、检验学习成效的根本。

2018年,九中在省内开小班化教学先河,不仅深入探索“小班化模式”,还开始积极推行“导师制”。将德育和教学高度融合的“导师制”不仅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也进一步提升了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信任和认可。

今年以来,学校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这一学校特色相结合,重点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走出了一条“帮扶”学生的示范之路。一方面,摸底七大类“特殊学生”,形成台账、分类施策,建立党员教师同学生结对帮扶制度。强化党员教师对特殊学生心理疏导、关爱引领。另一方面,加大走访力度。以校领导班子成员为核心,党员教师为骨干的家访团队,深入学生家庭,使家校共育更加深入。在对每个学生及家庭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同时利用学校心理团队,开展有针对性的一对一帮扶。

这里的帮扶不止是学习上的,更是全身心的,不仅针对孩子的学习,也针对他们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让每个学生学习上有帮扶、生活上有帮助、活动上有协助,培养他们学习自主、品行自律、生活自理的“三自”行为。

党员示范引领,用心用情的“导师制”不仅为孩子们解决了成长的烦恼,也成为九中红色教育一块鲜亮的品牌。

九中党员示范引领不仅仅在“导师制”的包保上,更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学校党委通过“党员示范岗”,启动名师带动工程和师徒结对“青蓝工程”,成果丰硕。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熊荣领获市五一劳动奖章,党员教师宋玉荣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正高级教师、党员教师雕玲获评省最美教师,党员教师任远宏获评省模范教师,党员教师徐雪华获评“三八红旗手”。

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学校还组织慰问困难党员群众,由校领导率队走访慰问离退休党员、老同志和生活困难党员,细心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送去学校党委的关怀与问候……九中全方位解决师生思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不断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推动学校育人事业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培根铸魂

为学生成长补足“营养剂”

入脑入心的党史学习教育,已经在全体教职工心中形成一种自觉,带着智慧与力量前行的九中教育人,正在用行动为青少年的成长注入强有力的“营养剂”。

瞧,历史学科组举办了“绘制多彩画卷

铭记历史使命”手抄报展览活动。回顾百年历程、追忆峥嵘岁月、传承光荣传统、弘扬奋斗精神……同学们积极踊跃、大显身手,创作了一幅又一幅富有新意的作品,这次手抄报活动近一半学生参加,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的历史素养,增强了动手能力,也厚植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看,在班主任引导下,各班的主题班会丰富多彩而又意义非凡。高一(13)班的教室里,一场“学习英雄,致敬英雄”的主题班会课让同学们感动又励志。孩子们自己搜集英雄故事、制作PPT、做主题发言。这节班会课,孩子们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光辉,并决定要学好本领,让点滴力量汇聚成海。

听,每天下午上课前的3分钟,由学校广播站推送的党史课堂都会准时开讲。百年奋斗,一个个鲜活感人的革命故事,一段段传颂的革命佳话,让革命精神滋养着青少年茁壮成长。

在合肥九中,过道里的橱窗、教室里的黑板报、手里的校报、播放中的广播……一个个“流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讲堂丰富多彩。融入日常教学的党史知识教育已经激发出孩子们奋斗的力量。他们撰写小论文,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感悟;他们在校报上、黑板报上写下心中的星辰大海,分享逐梦前行的力量;他们在学习雷锋月里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心得,无私地帮助更多的同学一起进步。

新时代的孩子,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他们不仅要在学业上精进,还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拥有“兼济天下”的胸襟和气魄,主动服务国家、奉献社会,这也是九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的真实写照。

赓续文脉

跨世纪广育民族“真英才”

站在九中新站校区的南门,气势恢宏的新校园映入眼帘,与老校区“一脉相承”的钟楼将合肥九中的气韵完美衔接。值得一提的是,合肥九中本着贯通历史、薪火相传的理念,在新站校区复建了横渠书院,九中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将在新站校区得以延续和传承,激励着一代代合九人不忘初心、牢记历史、自强不息、奋发进取。

9月10日,合肥九中举行庆祝第37个教师节表彰大会,表彰陈文静、单丹丹、雕玲、高思琴、梁君华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高扬尊师重教、质量兴校风范,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教师的荣誉感、使命感。

校党委书记、校长张国正感慨,教师节站在新校区的大礼堂为学校优秀教师颁发荣誉有一种别样的意义。起源于1705年由北宋著名学者张载后裔——清代庐州知府张纯修先生创办的“横渠书院”的合肥市第九中学如今已有着316年的办学历史。从横渠书院到庐州中学堂,从省立二中、省立六中、国立八中到合肥高中、皖北高中,从合肥市立第一中学再到合肥市第九中学,三百多年历史,是薪火相传、弦歌不辍的光辉史,更是辛勤耕耘、不断进取的奋斗史。

时光荏苒,合九精神历久弥新。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风雨中,合肥九中数易校名、迁校址,虽历经沧桑,遭遇动荡,但合九人以天下为己任,为国育才的追求矢志不渝、代代相传,“做真人

成英才”的校训更是合九人精神世界中不可磨灭的烙印,激励一代代合九人躬身教育事业,历经百年风雨而生生不息。

尊师重教,素来是合肥九中的优秀传统。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本次表彰会上,副校长许祖国再次就师德师风相关规定给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强调新时代九中教师要加强学习,坚守师德底线;榜样引领,自觉学习先进;站稳讲台,练就过硬素质;落实包保,强化学生关爱;执行双减,规范办学行为;科学推进,加强五项管理;廉洁自律,坚决廉洁从教;突出考评,师德一票否决。在认真学习了师德师风建设相关文件,领略其精神要义之后,全体教职工承诺定将自觉增强师德修养,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众所周知,合肥九中不断求索的教育精神和极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使其成为合肥教育人的典范和合肥现代教育的发源地。多年来,合肥九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的杰出校友有著名数学家杨武之、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院士、电子科技大学首任校长刘盛纲院士等。

新起点、新面貌、新征程、新希望。合肥九中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践行“立德树人”时代命题,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开新局、起好步的强大动力,在勇攀高峰中凝聚发展力量,在精益求精中履行教育职责。

·许祖国

王睿

漆琼琼·

2021-09-27

00:00:00:0许祖国

王睿

漆琼琼——合肥市第九中学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2794630http://192.168.0.117/hfrb/pc/content/202109/27/content_279463.html1学史力行开新局

奋楫扬帆再起航/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