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载求索奋进,三十五载关爱如歌。
35年来,市关工委充分发挥老同志独特优势,不断探索加强对青少年教育的新方法、开辟新途径、取得新成效;广大老同志发扬“五老”精神,用优良的作风感染青少年,用高尚的人格教育青少年,用丰富的经验关爱青少年,用无私的奉献关爱青少年,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奉献爱心。全市各级关工委按照“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要求,谱写了一曲曲全市“五老”离休不离岗、退休不褪色、辛勤培养下一代的动人篇章。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市各级关工委组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主责主业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扛在肩上,用崇高的“五老”精神践行广大老同志的初心与使命。
举旗帜、重引领,奋力前行
理想信念教育有声有色
默默耕耘,春华秋实。
1986年5月,合肥市关工委成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关工委的指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市关工委走出了一条组织从无到有、人员从少到多、队伍不断壮大的路子,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深受青少年欢迎、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群众性工作组织。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关工委组织4724个。
市委历来高度重视我市下一代工作,2010年和2012年市委和市委组织部曾先后发文(合发[2010]2号文、合组[2012]149号文),分别就进一步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和加强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建设提出意见;从2013年起,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每逢重要时间节点或关工委重大活动,市委主要负责同志都要对关工委工作作出批示……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为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重引领、抓关键、强弱项。2018年,市关工委提出了新时期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提出要坚持一个统领,即坚持以党建带关建为统领,形成以老同志为主体、党政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发挥好关工委的桥梁作用,服务好“老”与“少”两大群体;加强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平台建设等三大建设;处理好主与辅、老与少、“五教”(德教、法教、科教、文教、家教)与“五助”(助学、助困、助孤、助残、助业)、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等四个关系;实现“五好”目标,即领导班子要建设好、“五老”作用发挥好、制度健全执行好、积极探索创新好、活动经常效果好。
目前,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和团体积极配合、关工委主动作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在庐阳区安庆路街道,渡江战役巾帼英雄——马毛姐离休后,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义务为孩子们做校外辅导员。她经常深入中、小学校,给广大师生作革命传统报告,教育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多次到肥东县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指挥部所在地给青少年作报告,讲述当年百万雄师过大江时的亲身经历。生动鲜活的故事,让孩子们深受感动,肃然起敬……
马毛姐的故事正是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生动缩影。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为主体的老同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情系下一代,关爱下一代,呵护下一代。目前,全市各级关工委已建立各类报告团队伍311个、报告员1300余人。他们的忠诚担当让“五老”精神熠熠生辉,他们的守正实干让关心下一代工作欣欣向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市关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主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根本,抓住教育引导、关心爱护青少年这一重点,突出组织动员广大“五老”这一关键,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强化服务,用优良的作风感染青少年,用高尚的人格教育青少年,用丰富的经验关爱青少年,用无私的奉献关爱青少年,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工作,办了许多实事好事,也为我市改革、发展、稳定持续作出重要贡献。
实践证明,只有把“五老”的力量凝聚好、把“五老”的热情保护好、把“五老”的作用发挥好、把“五老”的精神弘扬好,才能始终保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生命力和活力,才能最终实现老同志与青少年“双受益、双提高、双发展”的目标。
抓关键、强弱项,守正创新
青少年思政工作日益丰富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文化。
2021年元旦期间,84岁的王侠夫晒出自制书法台历。王侠夫现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老年书画联谊会理事、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他退休后不但热爱老年事业,而且心系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积极加入巢湖市中庙街道关工委的“五老”队伍。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坚持自己书写台历60多年,与未成年人交流书法作品和练字心得……
“五教统筹,德教为先”。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坚实阵地,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不断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关爱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用家国情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动关爱时代新人。
活动育人、基地育人、宣讲育人。
“今天我给同学们讲一件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2013年我县的某一所中学,一名中学生因为持刀将其同学……”2014年5月16日,庐江县庐城镇第六中学的会议礼堂里,该县“五老”报告团成员朱迎祥为青少年作了《懂法守法,远离犯罪》报告。他以自己或身边发生的事件为引,讲述自己或他人用法律手段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生动案例,提升青少年对“五老”报告的兴趣。
市关工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不断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围绕中国关工委和省关工委主题教育安排,每年设定活动主题,开展演讲征文、歌咏书画、参观研学、网络互动、实践体验等活动;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启动的教育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激扬奋斗青春”系列活动等。
打造教育基地精品,鼓舞青少年、感染青少年、激励青少年。2018年5月,我市渡江战役纪念馆被中国关工委确定为第一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11月,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省市领导共同为渡江战役纪念馆授牌,这是我市关工委在基地建设中的新突破;2019年,依托本地资源,打造了以刘铭传故居为代表的“海峡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基地”等。目前,全市关工系统范围内各类基地已达211个。
为“五老”创载体、搭平台,通过报告、宣讲,引导青少年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9年,市关工委整合“五老”资源,组建市级“新时代‘五老’报告团”,运用集中式报告、菜单式报告和自发式报告三种模式,报告涵盖了党史、国史、传统文化、法治、科技等各个方面,为深入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力量支持。成立以来,年均开展各类报告活动30余场次,年均受教育青少年1.5万人次,为青少年学习践行核心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市关工委每年还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科技、家庭教育,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守初心、顾大局,倾心关爱
创造良好健康成长环境
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
“我老了,可我有责任有义务让孩子在思想上行为上‘起跑’。”长丰县庄墓镇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成员谢继阳,1997年自愿加入“五老”演讲团后,不仅大讲革命故事,传播理想信念,还在助学济贫方面带头献爱心。杨湾小学一学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家里经济收入过低拿不出钱来住院手术治疗。谢老得知后,主动送去2000元现金,并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住院手术费等难题。
全市各级关工委守初心、顾大局,倾心关爱青少年,扎实开展“五老”关爱行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助力脱贫,不遗余力。2016年开始参与“脱贫攻坚,关工助力”活动,五年来相继打造“助学圆梦”、“冬日送暖”等帮扶品牌,年均筹集资金近26万元,共计帮扶了全市582名困境青少年;积极开展“五老”帮“五失”(失足、失管、失学、失教、失亲)活动,全市各级关工委每年组织6000余名“五老”与青少年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等。
社会治理,用心用力。积极参与“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教育活动,大力开展“零犯罪学校”“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五老”法治宣讲活动,目前全市关工系统有法治报告队伍281个,每年开展法治报告近1000场次;发动“五老”积极参与网吧义务监督,目前全市有“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1143名,同时逐步参与社会文化环境治理,推动形成网吧和社会文化监督并重的局面;组织“五老”及社会爱心人士与失足青年结对,开展帮教活动。其中,市关工委开展的“大墙内帮教”活动已连续开展16年,先后有50多名老同志和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活动,累计结对帮教了160多名服刑青年。
强根基、固堡垒。市关工委以“组织创五好,五老创先进”的“双创”活动为抓手,全面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关工委建设,不断提升服务青少年能力。
在县(市)区、开发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纵向发展的基础上,强化了系统及院校关工委建设,先后将市职业技术学院、市幼儿师专等高职院校纳入了全市关工委组织体制内,组织体系愈加完善。同时,全市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关工委班子建设,优化关工委领导班子结构,许多基层关工委开始探索由同级主要负责人担任关工委主任(或名誉主任)的班子建设模式,关工委工作的权威性、影响力得到提升。
强化核心层、提升骨干层、拓展参与层,市关工委加强“五老”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五老”作用,不断彰显“五老”优势。通过组织发动、骨干带动、表彰推动,逐步形成了经常性参加活动的领导骨干队伍、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分子队伍、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志愿者队伍,涌现出了以童宗海、汪善华、梁邦定和鲁化等全国先进个人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通过建立“新时代‘五老’报告团”等骨干队伍,为广大“五老”发挥特长,更好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勇担当、善作为,求真务实
在奉献中继续砥砺前行
情系下一代,关爱下一代,呵护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对象就是“下一代”,帮助他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就是主要任务。这是创建关工委组织的初衷、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广大“五老”的价值和优势所在。市关工委充分把握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心骨、主业务、主动力、主阵地、主基调”,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关心下一代工作正确的前进方向。全市各级关工组织坚持立德树人这一主线,从思想上解惑、心灵上解结、学习上解疑、生活上解困,为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
“作为一名党员,必须永葆共产党员本色,必须发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让大爱洒满人间。”2014年,肥东县长临河镇永胜社区和白马村老年学校、关工委工作处于停滞状况。此时,已经退休的盛方淼受组织安排,来到这里任老年学校校长和关工委主任。6年来,他凭着两条腿徒步穿梭于长临、六家畈、永胜、白马之间,促使学校和关工委工作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他也获得了省市多个荣誉称号。
为实现关心下一代工作健康稳步发展,市关工委重视打牢基层基础,健全基层组织网络、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建立制度机制,激发基层的内在活力;注重守正创新,紧扣中心、紧贴实际,积极探索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无论是开展主题活动、打造关爱品牌,还是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学习培训,都能在实践中主动研究新情况、及时解决新问题、大胆创造新经验。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进入新时代,也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未来5年,争取再建设省级以上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10个,市级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20个,指导县(市)区、开发区建立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50个……全市各级关工委将坚持政治统领,强化责任担当;坚持立德树人,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深化主题教育、加强阵地建设,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持续开展帮教解困,积极适应国家治理体系改革与创新,更好地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坚持抓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基层建设、夯实工作基础,不断激发内在活力;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进一步推动完善党建带关建的制度机制,把全市各级关工委建设成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坚强堡垒。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全市各级关工委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与党同心、与时代同步、与青少年同行,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向未来、立足实际、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用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实际行动融入这个伟大的时代,用崇高的“五老”精神践行广大老同志的初心与使命,切实把这项战略工程、希望工程、民心工程、固本工程传承好、发展好,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1-08-30
00:00:00:0——市关工委成立35周年,关心下一代事业迈上新台阶2738280http://192.168.0.117/hfrb/pc/content/202108/30/content_273828.html1薪火相传
坚守初心
情系未来/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