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关爱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合肥日报
合肥日报3/enpproperty-->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未成年人保护法》《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和《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宣传落实力度,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关爱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共青团合肥市委员会、合肥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了第三届“合肥市未成年人保护十大事件”评选活动。

“合肥市未成年人保护十大事件”评选活动自2015年开始,每两年举行一次。今年的第三届评选活动自上半年启动,全市上下各有关单位、组织按照活动要求,认真梳理了2017年以来全市范围内涉及未成年人保护的重大事件及全市各行各业、各界群众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典型事件和典型案例,并向活动主办方进行了积极申报。活动主办方经过初审、复审,并邀请市未保委有关成员单位代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专家学者以及社会组织代表、律师代表和媒体代表进行终评,以投票的方式最后评选确定了“合肥市未成年人保护十大事件”。

“合肥市未成年人保护十大事件”评选活动,是合肥市作为全国“青少年权益工作创新”试点城市以来的一项创新性工作举措,通过此次活动,基本展现了2017年以来全市上下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新举措、新作为和新成绩,推进了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构切实有效运转,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进一步关心、帮助、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努力营造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团检合作创设全省首个驻点工作机构“社会观护工作站”

2018年,共青团合肥市委员会与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检察院携手,将合肥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社会观护团”和“合肥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工作机制引入检察机关,建立驻包河区检察院“社会观护工作站”,扩大包河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案件社会调查、心理咨询的覆盖面,由专业的社会观护员对涉罪未成年人性格特点、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以及犯罪前后表现等情况进行调查,形成书面报告,同时根据不同案件类型的未成年人犯罪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对涉案未成年人的帮教效果,目前已经对587名未成年人进行了社会调查,开展了173次的心理咨询辅导,收效良好。包河区检察院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结合社会调查报告、心理咨询报告对涉案未成年人做出不同的从轻从宽处理,2018年共对32名未成年人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对13名未成年人做出相对不起诉。

“社会观护工作站”这一全省首创常设机构的成立,是团检合作共同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有益尝试,为下一步深化合作、发挥社会动员的优势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积极实现专业化办案与社会化保护配合衔接、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司法的领域和范围奠定基础,也为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助力未成年人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提供经验。

合肥师范附小三小录制关爱儿童出行主题歌曲在全国推广

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安全环境,事关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合肥师范附小三小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会、“护花行动”、安全出行网上竞答以及“小手拉大手”文明出行等一系列交通安全主题宣教活动,积极宣传交通安全,努力让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在学校积极作为的影响下,2018年11月,合肥师范附小三小“微微童声合唱团”受聘为“中国交通频道小手拉大手合唱团”,录制安徽省2018年“小手拉大手”——关爱儿童出行主题歌曲最佳歌曲《悄悄话》,并配合录制MV。歌曲欢快活泼,传递了安全出行的常识;MV真实记录了该校文明出行的各种措施,具有指导意义,深受大家的喜爱。该歌曲及MV在中国交通频道播出后,在酷我、QQ、网易、虾米、全民K歌等各大媒体上线发布,并受邀在2018年安徽省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中参与演出。

目前,该歌曲及MV正在全国各中小学、幼儿园推广播出,在传播交通安全知识,提升交通安全意识,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及未成年人保护上做出积极贡献,影响突出。

合肥市儿童福利院开展标准化试点项目,全面规范服务孤弃儿童

为了更好保障孤弃儿童基本权益,以更高要求、更高标准为孩子们提供优质服务,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合肥市儿童福利院在“养育、治疗、康复、教育、社工”工作基础上,通过不断规范内部管理,细化业务流程,积极申报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2018年3月,发布儿童福利院标准化体系;2018年8月,标准化试点项目初步验收通过。(2019年项目正式验收通过,合肥市儿童福利院被评为安徽省服务业标准化示范试点单位。)

合肥市儿童福利院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围绕着与孤弃儿童息息相关的“养育、治疗、康复、教育、社工”等方面内容展开,包括服务法律法规体系、基础标准体系、保障标准体系、提供标准体系四个体系内容,贯彻法律法规59条,累计引用和制定了229条体系标准,其中引用国家标准46条、行业标准8条、地方标准8条、院企标准167条。

该项目在全省儿童福利机构中起步早、工作实、亮点多,关注孤弃儿童成长需求,将以“养护”为重点的养育模式逐步转化为注重“情、能、智”全面发展的标准化照料模式,关注儿童早期情感智能的培养和开发,坚持养育与特教并行,治疗和康复并举,着力于儿童自理能力、生活技能、社会参与能力的培养。实现了孤弃儿童养育流程标准化、教育教学常规化、康复内容个性化、诊疗服务规范化、社工介入常态化,为推动孤弃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框架。

合肥八中团委牵头成立敬之伴读会——营造阅读环境

和谐亲子关系

书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当父母把它种在孩子的心田,用耐心去浇灌,小小的种子就会爆发出勃勃生机,长成参天大树,启迪心灵,滋养智慧。面对当前少年儿童阅读匮乏、亲子关系不佳的现状,2017年9月,合肥八中团委牵头成立敬之伴读会,旨在帮助更多儿童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帮助更多家庭和谐亲子关系。

这是一个通过亲子阅读和谐亲子关系的公益性组织,主要借助学校和社会的力量,组建亲子阅读核心团队,组织亲子阅读活动,带领孩子和家长共读一本书。

至今,敬之伴读会已与合肥市学林轩街道、合肥市森林书屋、合肥市图书馆、合肥市笔架山街道、融侨天骏小区等6处公共机构合作,在其下辖阅读场所内定期举办敬之伴读会活动,同来自合肥市内幼儿园、小学的400多个家庭一同阅读、思考、交流、分享,受众面广,获益者多。

敬之伴读会给那些缺少阅读机会的孩子提供了一个享受书本的机会,尽情阅读的舞台,也给那些忽略与孩子沟通的父母营造了一个体验亲子阅读的环境,搭建了亲子感情交流的平台,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的亲子和谐,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肥西县公安局团委组织开展系列“校园警课”学雷锋义务支教活动

为和谐警民关系,贯彻落实团十八大关于关爱乡村青少年、扶贫助学、助力青年成长成才等文件精神,肥西县公安局团委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开展系列“校园警课”学雷锋义务支教系列活动。

“校园警课”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每1~2月走进一所辖区乡村学校,为农村青少年教授法治课和各类兴趣课,教唱爱国歌曲,鼓励他们放眼世界、勇敢尝试、增强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校园警课”以PPT讲解、户外运动、做游戏、教唱红歌等多种形式开展,包括各类兴趣课、法治教育课程,以及乡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思维、视野拓展课程。活动邀请到国防大学讲师(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留学归国硕士、合肥工业大学等知名院校优秀学子及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等优秀青年民警为学生授课,受到了辖区师生、家长的热烈欢迎。

肥西县公安局团委以“校园警课”为主线,录制的《我和我的祖国》宣传片,在人民网、中国警察网、学习强国平台刊播推广。同时,“校园警课”义务支教活动获评合肥市公安局青创大赛“青年工作产品”二等奖。

合肥高新区为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

2018年,合肥高新区采取多项措施助推特殊教育发展,保障适龄少年儿童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精准摸排。联合区残联、社区中心摸清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数量、残疾类型和程度、就读学校等情况,登记造册,开通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绿色通道”。

结对送教。对区内重度残疾无法正常上学的10位儿童积极开展“送教上门”活动,采用“一人一案”的原则,托起折翼天使求学梦。

精选师资。遴选具备心理专业资质和出色工作经验的优秀教师20人,每两位优秀教师对接服务一位特教儿童,定期开展特教培训,不断提高特教能力。

强化保障。落实经费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承担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至8000元,逐步加大资助力度,发放残疾学生(幼儿)生活补助费。

精细管理。建立督导检查和问责机制,强化实绩考核;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界采用多种形式扶残助学。

共青团包河区委员会创作《青少年自护宝典》

未成年人由于心理和生理发展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每年都有大量未成年人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谐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给社会稳定埋下了安全隐患。包河团区委根据共青团中央权益部《青少年自护教育工作通用手册》内容进行组织编纂,依托团区委原创动漫品牌《普法小先锋》,指导青春包河文创中心创作了《青少年自护宝典》,通过生动有趣的漫画形象,引导未成年人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意识、掌握自护自救知识、锻炼自护自救能力。并且发动社会公益力量,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青少年自护知识普及活动,将该手册免费发放给青少年。目前已开展活动40场次,服务青少年2500人,发放手册1600本。通过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自护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能够果断正当地进行自护自救,机智勇敢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和危险,营造青少年平安快乐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瑶海交警开展“平安校园、畅通校园”活动

校园安全特别是校园周边道路的交通秩序和学生出行安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直接影响百姓的日常生活。交警瑶海大队为从小培养广大青少年遵纪守法、安全文明意识,打造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保障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认真思考,勇于创新,牵头在全区开展“平安校园、畅通校园”活动。自2017年开展至今,共申报政府资金约50万元,建成交通安全情景式校园7所,安装护学岗标牌7个、各类交通标识标牌129个、铭牌205个;配备交通安全主题移动信号灯4个、反光锥700个,各类交通标线3000多平方米,组建家长义务护学队35支。在全区及其他城市、县乡开展公益宣传教育活动200余次,受教育学生20万人次,覆盖了全区中小学和部分幼儿园,提升了广大中小学生的文明守法和交通安全意识,保障了学生上学放学交通安全,改善了校园周边道路上下学期间的交通秩序。目前,“平安校园

畅通校园”活动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国家、省市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已成为青少年校园安全教育、护学助学的一个优秀品牌。

长丰县成立“青欣”护苗工作室

2018年8月,长丰县召开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宣布在长丰县检察院筹建“青欣”护苗工作室,工作室由长丰县检察院团委书记负责,成员包括一名员额检察官、两名检察官助理和心理咨询师。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由包河区集中管辖,因此长丰县“青欣”护苗工作室将工作重点把握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管理上。工作室与共青团长丰县委员会密切联系,全面开展辖区内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宣传以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并对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决定是否批准逮捕和审查起诉;同时负责与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联络,开展社会化帮教,对未成年被害人及家长进行心理疏导、教育引导,且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对未成年被害人进行一对一的司法救助。

工作室成立以来,严格落实既定的工作目标和职责,实行专案专办,对被侵害的未成年人实行特殊关护和心理疏导,及时与未成年被害人监护人联系,积极引导监护人做好相关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将未成年被害人受到的创伤尤其是心理伤害降到最低。

合肥市蚌埠路第三小学开办“三点半少年军校”

家长下班晚、小学生放学早,约2个小时的接管“空窗期”怎么办?2018年,合肥市蚌埠路第三小学拓展国防教育新空间,在全省率先开设了“3点半少年军校”,变接管“空窗期”为国防教育“黄金档”,这一创新举措得到了社会、家长的一致好评,并被人民日报、中国国防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在内的多家国家级媒体集中点赞。丰富多彩的“3点半少年军校”课程,让700多个家庭,尤其是随迁家庭成为直接受益者。该校在2018年被安徽省教育厅推荐至国家教育部,参选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3点半少年军校”运作以来,以“文化课”、“军事课”、“社团课”为课程主题,每天下午3点半至4点半对学生进行学业辅导,解决学生的作业问题;4点半至5点半开展菜单式社团课和军事活动主题课,一方面通过军事化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管理概念,另一方面通过军事活动课,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3点半少年军校”帮助学生养成自律、自强、自信的优良品格,用“教育温度”切实解决部分学生放学后,家长因工作不能及时接回家的“后顾之忧”,也为学校开展接地气的德育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样本。

2019-11-26

00:00:00:0——第三届“合肥市未成年人保护十大事件”评选结果揭晓1279730http://192.168.0.117/hfrb/pc/content/201911/26/content_127973.html1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关爱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