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进创新发展打造职教强县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合肥日报
合肥日报3/enpproperty-->

近年来,肥东县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安徽省职业教育条例》、《合肥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有效促进了职业教育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中等职业学校5所,其中,教育部门管理的中等职业学校4所,含政府办学1所,即合肥市通用技术学校;民办学校3所,分别是合肥理工学校、安徽华夏旅游学校、安徽红十字卫生学校;政府举办、卫生部门管理的中等职业学校1所,即庐州卫生科技学校。共有专任教师405人,其中“双师型”教师310人,省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5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

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18677人,共开设机电、数控、工程造价、电子、电气、计算机、汽修、财会、市场营销、艺术、护理、旅游管理、导游、酒店服务与管理、航空乘务、高铁乘务、景点规划与设计等43个(类)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5000多人。

合肥市通用技术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创新高

黄勇

机电类专业课教师、实训培训科副科长。担任班主任工作14年,对待学生宽严有度,与学生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所带班级曾被评为“合肥市先进班集体”,其本人也被授予“安徽省优秀班主任”称号。黄勇是肥东县第一批“双师型”教师,平时认真研究中职专业理论课和操作课的课堂教学,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合肥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所辅导学生连年获得合肥市机电类、电工类项目奖项,其中2016年获得省数控项目二等奖。2017年辅导学生代表安徽省参加控制与通信项目全国比赛。

黄发科

安徽省特级教师,致力于生本理念下的教育教学研究。教学成果《“两变一改”建生本课堂的研究》获2018安徽省中职教学成果奖评比一等奖,教学论文获安徽省评比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征文获全国评比一等奖,教育博客获安徽省评比一等奖。美术作品入选全国教师作品展、香港·合肥版画联展、省市作品展、市美术骨干教师十人展,曾获全国一等奖,省二等奖,多次获得市展一等奖,多幅美术作品发表。指导学生30多人在全国比赛中获奖,80多人在省市比赛中获奖,被评为安徽省中职专业带头人。

王敏

主讲《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等课程。

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王敏把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带领学生深入车间,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并分别获得数控车床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电子仪器仪表装调工及工具钳工高级技能职业资格。王敏还将“项目教学”和“合作教学”模式深入课堂,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等能力。

杨传先

财经商贸类专业课教师,财经电商教研组组长。在班级教育教学工作中,以身作则,爱生如子。他乐于助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曾获得“肥东县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两次被肥东县政府授予“肥东县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所带班级获得过“合肥市先进班集体”荣誉,多次在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作为一线教师,杨传先用心教学,严谨治学,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教学中,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擅长案例教学,长于问题启发,言语风趣幽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

武建斌

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第三届“教坛新星”。教授过小学、中学、中专和大学音乐课程,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合肥市中小学生特长和器乐比赛,获得合肥市一等奖、中学生合唱一等奖等。他本人撰写的论文获国家级二等奖和省级一等奖;部分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多次在合肥市音乐教师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2009年被合肥市教育局聘请为“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专家”。2011年入选《合肥科学技术专家名录》教育卷。2018年被肥东县委、县政府授予肥东县第四批拔尖人才荣誉称号。

殷创

从事机电专业教学工作。既严格要求,又尊重和信任学生,因材施教,关爱每一个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选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为了能够与其他老师交流切磋,积极主动参加校内外教研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辅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并获奖,自己也多次参加教师组技能大赛并获奖。2019年辅导学生在合肥市单片机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2018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三等奖;2016年在合肥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大练兵活动中获一等奖;2016年荣获“肥东县优秀教师”称号。

合肥理工学校:

打造产教融合新典范

合肥理工学校是合肥市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普通中专学校,位于合肥东部新城开发区,占地270亩,建筑面积近7.5万平方米,实训设备2800多万元。现有汽修部、制造部、信息部、经贸部、幼师部、升学部等六大系部,在校生7500余人。

近三年,理工学校学子参加合肥市技能大赛,获金牌67枚,奖牌282枚。2018年5月,学生张建峰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车身修复(钣金)项目中从全国37个代表队的368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冠军,不仅实现了合肥市在该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而且填补了安徽省在该项目国赛上金牌的空白。

近三年,合肥市文明风采大赛上该校学子获金牌74枚,奖牌572枚。学校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抓手,以德育主题月为载体,力求“人人有特长,个个有发展”,立德树人,“教学生三年,为学生谋划三十年,为民族谋划三百年”。

近三年,382名同学弯道超车,通过对口升学昂首步入本科院校。

作为安徽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该校积极借鉴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合肥理工学校先后与安徽风之星、联想宝贝、瑞鹄集团、合力叉车、天羽公司等15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探索专业标准,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成果显著。2018年合肥理工学校被评为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典型示范学校”,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经过三年多实践,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校内和校外都取得良好效果,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校企合作内容项目化实施最大限度唤醒了企业主体意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推进,使合肥理工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从2016年2637人增加到2018年3219人,现已成为合肥市规模发展最快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该校拓展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建立校企人员互聘制度,建立了企业教师工作站,打通了校企沟通网络平台,共同研讨开发课程,提升内涵建设;该校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汽修专业招生人数从2016年219人递增到2018年454人,技能鉴定和培训人数达3000人次/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满意度大大提高,对口就业率达92%,企业和家长满意度达95%以上;“现代学徒制+竞赛”人才培养模式,为技能大赛成果和学生技能质量提供保障,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学校连续六年荣获安徽省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毕业生双证书率达100%。

由于理工现代学徒制班学生的优秀表现,顶岗实习留任率为100%。校企续签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了校企间产教融合。

安徽红十字会卫生学校:

护理实训示范基地建设显成效

安徽红十字会卫生学校于1988年经安徽省教育厅、原卫生厅批准设立,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和三联教育集团共同举办,是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唯一一所卫生类全日制普通中专学校。学校设有护理、助产、康复技术、药剂、医学影像技术五个专业,建有内科实训室、外科实训室、基础护理实训室等32个实训室,在上海、南京、合肥、芜湖、蚌埠等地三甲医院,建有30多家教学实习基地,并拥有一家教学医院——安徽红十字会医院。

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人道、博爱、奉献”理念,在教学计划中开设红十字知识课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以爱心教育全校师生。学校还成立志愿者协会,师生进入敬老院,帮助关爱老人,开展学雷锋见行动、爱心捐助、义务献血、担当志愿者等活动。将红十字文化有机地融入学生德育教育体系中,为德育教育闯出一条新思路。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红十字基本知识为核心的思想教育、理想教育、行为教育等系列德育活动。

根据省质量提升工程护理实训示范基地建设要求,结合学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该校组建了由行业专家和教师组成的专家团队,共同分析不同护理岗位主要的工作特点,构建了以基础护理技术、五大专科(内、外、妇、儿、急救)护理技术为核心课程的“基础护理技术+专科护理能力”的岗位需求型的课程体系,并按照护理岗位需求,设置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等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综合护理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学校将职业资格证培训考试纳入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校内推拿按摩、营养师、育婴师等培训,使学生毕业时最低获得一项职业资格证书,改革以往单一培养模式。护理专业学生实习结束后,部分学生直接被派遣到医院推拿按摩科室或营养科就业,促进了学生实践技能提高,为学生毕业后再持证上岗提供了保障。

通过省级质量提升工程的建设及“红十字”品牌影响,德国萨尔州政府代表及德国双元制大学先后到校考察交流,双方就学生实习就业等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旌德县中医院等先后到校参观考察。学校已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及长海医院、南京东部战区总医院达成了学生实习合作协议。

为进一步普及“红十字”应急救护常识,了解自救互救知识,掌握急救技能,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迅速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学校成立送教进校园“应急救护”培训队,先后为灵璧县及肥东县中小学校园开展送教活动。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扩大送教范围,使这项工作常态化。

庐州卫生科技学校:

为学生量身定制课程体系

庐州卫生科技学校是合肥市乃至全省办学规模较大的全日制医护类专业学校。办学30多年来,在肥东县委、县政府和卫生、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安徽省医学教育基地之一。

学校现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47462㎡。现有专兼职教师132人,中高级职称112人,目前开设有4个专业:护理(五年制专科、普通中专)、助产、老年人服务与管理、家政与社区服务,在校生近4000人。该校是经省教育厅批准的皖南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教学点,在搞好普通全日制教育的同时,举办成人本科、专科层次学历教育。

学校各专业教学计划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表述清晰,从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校领导十分重视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工作,分别对护理、助产、老年人服务管理、家政服务管理四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查、论证;对其教学内容不断研讨,采用课程综合化,构建教学模块等方式,逐渐形成适应当前医疗环境下的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富有成效。组织教师参加讲课比赛、课件制作大赛、教案展评等教师技能竞赛;多渠道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学习、传播更先进的卫生领域知识,在校内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内部管理。

为增强学术专业水平,学校还定期邀请部队及省市医院和医学院校的知名专家到校作学术讲座。学校每学年都在学生中开展护理知识竞赛和护理技能大赛,通过开展各种竞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学习护理知识的兴趣和操作技能,检验护理专业学习和实训教学成果。在历年省、市组织的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该校学生表现突出,屡屡获奖,展现出娴熟的职业技能。2015、2016、2017、2018年连续四年在合肥市中职学校护理技能大赛中包揽前三名,并代表合肥市参加省护理技能大赛连续获得一、二、三等奖,优秀选手更被选中代表安徽参加全国中职学校护理技能大赛;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护理技能大赛三等奖。值得一提的是,张旭同学荣获全军“护理技术能手称号”,并荣立二等功。

实习就业方面,现有三甲以上解放军医院36个,二甲以上地方医院40多个,作为学生临床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理想的平台,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省级示范中职学校、安徽省合格卫生成人中专学校、安徽省卫生在岗人员学历教育及乡村医生培训基地、合肥市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组长学校、合肥市文明单位、合肥市卫生先进单位、合肥市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合肥市招生先进单位、合肥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肥东县经典诵读一等奖、肥东县志愿者活动优秀集体等荣誉称号,成为省内同类学校中的佼佼者。

·昂卫明·

2019-05-07

00:00:00:0昂卫明——肥东县职业教育发展巡礼6818901推进创新发展

打造职教强县/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