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24日,中共亳县工委纪念馆开馆仪式在谯城区古井镇张集小学举行。
1941年5月,根据豫皖苏边区党委部署,
中共亳县工委秘密成立,孙明哲任工委书记,鲁博华、李云峰任委员。在四年多的时间里,中共亳县工委不畏艰险,舍生忘死,在日伪统治下的亳县坚持地下抗日斗争。他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壮大革命力量,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新四军收复津浦路以西地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亳州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
张集小学曾经作为中共亳县工委所在地,为工委开展地下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经党史部门认定为亳州市革命遗址。
为弘扬抗战精神,缅怀革命前辈,激励教育后人,市政协委员在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在市人大四届三次会议上,分别提出了在谯城区古井镇张集小学建立中共亳县工委纪念馆的提案。谯城区委、区政府接到提案后高度重视,很快作出了建立中共亳县工委纪念馆的决定。在亳州市和谯城区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古井镇、区教育局、张集小学等单位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经过有关人员精心设计,认真施工,纪念馆于2020年10月竣工建成。
中共亳县工委纪念馆通过图片和文字,叙述了亳县抗战历史,展示了亳县工委的地下党员们坚持抗日斗争的事迹。纪念馆的建立,对于谯城区红色资源的开发和红色历史的宣传具有重要意义,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进行红色教育提供了场所。
(陈陵生)
我市举行
检察开放日活动
本报讯
10月28日上午,我市举行“服务‘六稳’‘六保’
护航民企发展”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10多位民企代表参观了12309检察服务中心、服务民企绿色通道,观看了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法律讲堂及两会专题宣传片,让大家近距离地了解了检察职能。
今年以来,我市检察机关主动服务大局,
全面发挥职能,结合实际,连续出台了疫情防控期间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7条意见、实施“1+351+”
工程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实施意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施意见等文件,审慎办理涉民企案件,坚持“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就提出适用缓刑建议”,努力提升涉民企案件不捕率、不诉率。1-9月份,共办理涉民营经济刑事案件43件56人,其中批捕27件31人,起诉14件17人,依法不批捕5件7人、不起诉9件12人。
为着力破解民营企业申诉难、立案难、执行难等问题,全市两级检察机关还深入开展涉民营经济案件立案监督、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工作,以及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刑事申诉积案专项清理等活动,切实做到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据统计,1-9月,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涉及民营企业立案监督案件15件16人,其中监督立案11件12人,监督撤案4件4人,清理出涉民企业“长期挂案”2件2人。(记者 刘景侠)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