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消分新规被误读 扎堆处理没必要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亳州晚报

市民扎堆去消分

“从3月1日起,2018驾驶证销分新规来了!”

“找别人扣分的注意了!”……近两天来,关于销分新规的消息满天飞,我市多个违法记录处理点都排起了长队。市车管所工作人员介绍,很多驾驶员对新规存在误读,新规是针对自助处理,而且是新增的便民项目。

24日,一篇名为《3月1日起,找别人扣分的注意了!》的文章在朋友圈热转。还有人爆料说,“交管12123”APP上一度很拥挤,上都上不去。一传十,十传百,很多驾驶员就不“淡定”了,赶紧排队去消分。

27日上午,记者在市车管所看到,上班时间刚过半个小时,就有数百名驾驶员排起了长队。“还没开门就来了,结果还是排在了中间。”驾驶员靳彬介绍,他听朋友说从3月1日起,驾驶证销分就要实施新的规定,而他以前扣分扣得比较多,就赶紧过来把以前的违法记录消掉,“具体咋变化的也不太清楚,看人家都来办,我也来了。把以前的处理掉了,心里踏实一些。”

另外一位驾驶员杨先生介绍,听说3月1日起处理违法记录需要把驾驶证和车辆进行绑定,“感觉挺麻烦,能处理现在都处理好,以后省事了。”

消分新规被误读

市车管所一位处理违法记录的民警介绍,他们共有三个处理窗口,以前每天一个窗口平均办理一百多件,这两天他这一个窗口都要办理大约三百件,“从早上上班到下午下班,基本上闲不住。”

据了解,除了市车管所,市直属一大队、市交警支队、市三大队和汤陵中队等几个违法记录处理点这两天人都很多。

到底是什么消息让这么多驾驶员排队消除违法记录呢?原来,前几天,公安部发布消息称,为更方便群众网上处理交通违法,防范“黄牛”非法牟利,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进一步完善了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在原有可以处理本人名下机动车交通违法的基础上,新增了自助处理非本人名下机动车交通违法的功能。从3月1日开始,通过自助渠道处理非本人车辆的交通违法必须先实名注册并绑定对应车辆并且只能处理绑定之后产生的交通违法。

于是,关于销分新规的各种解读扩散开来,很多不明就里的驾驶员就急忙扎堆去处理违法记录了。

自助消分需备案

“很多驾驶员对这个消息存在误读。新规是针对自助渠道处理的,而且这个功能是新增的,是为了方便驾驶员处理违法记录。”市车管所一位民警介绍,新增这一功能后,驾驶人既可以在交通违法处理窗口处理交通违法行为,也可以通过“交管12123”自助处理,为机动车所有人、驾驶人查询和处理非本人名下机动车的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的交通违法行为提供了方便。而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业务窗口处理非本人名下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记录时并不需要提前备案,处理窗口民警将现场人工审核驾驶人提供的本人驾驶证、身份证和机动车行驶证等原件材料。

据介绍,新规实施后,驾驶人可自主选择在交通违法处理窗口或者通过“交管12123”备案非本人名下的机动车,备案后,可以处理自备案之日起发生的有记分且单笔罚款金额不超过200元的交通违法行为。同时,通过实名备案非本人名下机动车,还可有效遏制“黄牛”通过买分卖分非法牟利。

(记者

蒋加磊 文/图)

“交管12123”APP备案非本人名下机动车问题答疑

问:一个驾驶人可以备案多少辆非本人名下机动车?

答:一个驾驶人最多可以同时备案三辆非本人名下机动车。

问:同一辆机动车可同时被多少个驾驶人备案?

答:一辆机动车最多被车主以外的三个驾驶人备案。

问:如何解除已备案非本人名下机动车信息?

答:驾驶人可通过“交管12123”手机APP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业务窗口随时解除已备案的非本人名下机动车,解除后可重新申请备案其他机动车。

问:通过“交管12123”手机APP备案非本人名下机动车时,用户需要面签后才可以申请吗?

答:不需要,驾驶人通过“交管12123”手机APP或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完成用户注册后,即可通过“交管12123”手机APP申请备案非本人名下机动车,无面签限制要求。

问:驾驶单位车辆、出租车辆、租赁车辆等发生的交通违法如何处理?

答:通过“交管12123”APP只能处理个人名下小型汽车的交通违法行为,驾驶单位车辆、出租车辆、租赁车辆等发生的交通违法,驾驶人可前往交通违法处理窗口处理。

问:驾驶未备案到本人名下的非本人机动车,有交通违法行为后如何处理?

答:驾驶人可前往交通违法处理窗口处理。

问:在交通违法处理窗口处理非本人名下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记录,是否需要提前备案?

答: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业务窗口处理非本人名下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记录时不需要提前备案,处理窗口民警将现场人工审核驾驶人提供的本人驾驶证、身份证和机动车行驶证等原件材料。

问:“交管12123”备案非本人名下机动车的功能什么时候实施?

答:目前,已有280多个城市“交管12123”平台开通了备案非本人名下机动车的功能,其他地市也将于年内陆续开通,具体时间可向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咨询。

 来源:人民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