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利辛县商务局积极探索创新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模式,组织涉农电子商务企业积极与贫困村进行对接,带动贫困户增收,为精准扶贫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在利辛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忙着清理一单单网购订单,将纱门、特产粉丝一箱箱地寄出。
盛夏时节,走进利辛县,只见电商企业订单业务红火,种植养殖农户点钞进账,乡村农副特产供销两旺,“互联网+特色产业”在利辛大地蓬勃发展。
网店+扶贫
缔造电商产业
这几天,利辛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很热闹,十几名村民坐在宽敞的大厅里,有说有笑。利辛县马店孜镇贫困户刘伟就在利辛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领到了“网店+贫困户”补助资金3500元。“我的淘宝店这两天效益还可以,你们大家怎么样?……”刘伟和一同来到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贫困户交流着。
“现在正是夏季,正在销售的纱门生意非常好……”刘伟指着电脑上自己的网店页面说。作为利辛县网店+扶贫活动的受益人之一,原本生活困难纳入低保贫困户的他觉得生活有了奔头。
贫困户刘伟的生活转变只是利辛县大力实施“电商扶贫”的一个缩影。
在利辛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内的网货展示中心,各式各样的利辛土特产陈列在干净整洁的货架上。“展示城北各项特色的名优产品,然后挂到网店出售。”负责人韩振说,依据利辛县的城乡结构、农业户籍占比大、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的特征,通过电商平台,将进一步推进城北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利辛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自正式运营以来,设有快递物流分拣中心、多功能会议室、培训室、商务洽谈室、职工食堂和人才公寓等,可谓是个大型的电商孵化中心,也为周边居民集中提供了就业机会。利辛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办公场所5000平方米,水、电、网费用两年全免,组织企业拎包入驻,现已入驻企业23家,提供30个就业岗位。
据介绍,电商精准扶贫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对象,因人施策,实施产业、就业、创业脱贫等不同的帮扶措施,确保电商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到位。建立重点帮扶体系,鼓励贫困户开办网店,采取“网店+贫困户”模式,实施一户一网店模式,达到“一人触网,全家脱贫”目的。建立安置就业体系,贫困户家庭有待业子女,优先安排上岗,实行保底工资和销售业绩提成。建立网店服务体系,贫困家庭因病、因残没有人员上岗,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帮助其代开网店,每家网店帮扶一家贫困户,目前已与贫困户对接,前期开设60个网店。充分挖掘贫困村土特产农副产品资源,优先网销贫困户土特产农副产品。同时,电商企业及其铺设的镇村服务站点对贫困户采购生产资料实行零利润价格供货,县财政将给予电商供货企业差价补贴,最大让利贫困户。
韩振表示,希望通过服务中心全方位的服务和协调,让利辛县人民搭上电子商务这一快车,享受到高品质、低成本、方便快捷的服务,助力大众创业,促进经济发展,以电商扶贫,以电商强县。
品牌+电商
打造网销潮流
爱美的女性对化妆刷想必并不陌生,上粉底、扫腮红、画眼影……这其中,化妆刷必不可少。大号的化妆刷用来上粉底,中号的用来扫腮红,小号的正好画眼影……用羊毛制成的化妆刷柔软而富有弹性,画出的妆容自然、妥帖。
笔者看到,在利辛县马店孜镇的一个扶贫工厂里,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制造着化妆刷。带动了周边百余人就业,其中大部分都是贫困户。
“我看中的是本地羊的养殖基础,这是难得的优势。”负责人韩振表示。把本地羊的羊毛造成化妆刷也是“互联网+黄淮白山羊特色产业带”的最后一站。
据介绍,利辛县商务局通过与农委、经信委、文体旅等相关部门对接,对全县农产品、工业品、乡村旅游产品等进行全面摸排,重点对“三品一标”产品和产品质量追溯情况进行摸排。结合利辛县实际情况,培育一批农村电商知名品牌、农产品标准化经营主体和电商配套服务企业,建立健全农村产品标准化、生产认证、品牌培育及质量追溯体系。重点做好丝网纱门、黄淮白山羊尾毛加工(化妆刷)、黄牛肉等产品的上行。依托利辛县特色产业优势,积极培育电商特色小镇和电商示范村,重点打造丝网纱门集群特色镇——城关镇、循环农业种养特色镇——永兴镇、水产品及乡村旅游特色镇——马店孜镇等电商特色小镇和10个电商示范村。目前,已与利辛县易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推进示范小镇、农产品上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从而达到整合产业链促进电商扶贫目的。
利辛县商务部门还积极对接京东、阿里巴巴国际站、谷歌、易尚大数据等平台,通过平台推广利辛县农特产品或农户、贫困户可供网销的产品,助农增收。如今这些举措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利辛县广大农村,网上开店、在线销售成为农户的新潮流。
购物+电商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以前想在网上买点东西,还要麻烦外出工作的儿女,现在村里有了电商服务点,真是方便多了。”如今,永兴镇永顺村村民李增经常到村里的电商服务点让工作人员帮其在网上选购东西。
在永兴镇电商快递综合服务中心内,前来选购商品和销售农产品的村民将宽敞的大厅挤得水泄不通。“今天我又在网上购买了电饭煲、电饼铛,网上不仅款式多,而且还比实体店便宜,也享受全国联保售后服务。”57岁的王梅高兴地说。
身处农村地区,网络的买难卖难始终让村民愁眉不展。而电商快递综合服务中心的运营为农户提供工业品代购、农产品代销、邮件代收代发、费用代缴、话费充值等服务,有效地带动贫困户将自产的农副产品销售出去。
据介绍,随着快递配送体系的建设,顺丰、宅急送、EMS、天天、中铁、德邦、安得、天地、华宇、速尔、优速和“五通一达”(圆通、申通、中通、汇通、国通和韵达)等20多家物流企业相继落户县城和各镇中心区,网点向村级延伸,在利辛县各乡镇设立快递综合服务中心28家。邮政邮乐购县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已建成,并改造升级五条邮路,大大缩短了邮递时间,提高了村民生产生活质量,形成了“服务站点+贫困户”帮带式的电商扶贫模式。
另外,在每个镇级电商物流服务中心建立电商精准扶贫站点,由镇级乡村电商负责人、扶贫负责人联合组织安排,建立电商精准扶贫站点,并植入电商精准扶贫功能。每个镇级电商物流服务中心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人员,电商网站点提供2-4个电商就业岗位,统一培训,统一安排就业。每个乡村网点要对应一个贫困户,实施电商创业扶贫,每个镇级网点2户。有能力的可以进行帮扶创业。组建电商扶贫进农村培训,确保每个村级网点每年至少举办两场培训。建立考核体系,每个贫困户建立电子档案,动态管理,明确扶贫责任,确保不落下一户。
培训+技术
筑牢扶贫基石
所谓电商扶贫,就是以电子商务为手段,拉动网络创业和网络消费,推动贫困地区特色产品销售的一种信息化扶贫模式。近年来,利辛县大力发展“电商扶贫”,围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让农村土特产也追赶上了网络销售蓬勃发展的浪潮。
“脱贫致富的关键,在于人。”利辛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商虽然已深远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但要改变农民传统的思维和习惯并非易事,所以要先从改变从事农村工作的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方法和技能入手。
为培养电商扶贫的“领头羊”,近日,在利辛县永兴镇永顺村,一场别开生面的培训开始了。
“怎样取一个好的店铺名称?”“选图的第一原则是要足够清晰!”“快速、热情地和顾客打招呼是提升转化率的关键……”培训现场,授课老师从最简单、最基本的电商知识讲起,由浅入深地向学员们传授;专家们从农产品电商平台介绍,到具体产品的特点及案例分析,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实战经验……
据了解,这是由利辛县商务局组织利辛中联电商讲师举办的农村电商扶贫专题培训。参加培训的有永顺村两委班子成员、种植养殖大户、贫困群众、部分有创业意向的村民等,由此拉开利辛县农村电商扶贫培训的大幕。
通过培训,贫困群众、创业村民、种植养殖大户了解了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电子商务基本技能、电子商务发展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同时结合典型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案例,激发参训人员学习、利用电商的热情,使电商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发挥更好的作用。
而类似的农村电商培训会,将在全县23个乡镇培训农村电商人5000人次,其中贫困人群不低于30%,实现电商精准扶贫全覆盖培训。经过培训营造良好电商发展氛围,增强利用网络促进农产品销售的意识,促使有条件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村家庭开设网店。
农村电商需要大量人员参与,利辛县强化政府引导,做好配套服务,为电商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利辛县出台了《利辛县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对贫困村村级站点开设、农村电商主体培育、贫困人员培训等给予支持。
另外,全县361个村村级站点建设全覆盖,其中贫困村站点90个。每个站点都具备代销代购、代缴代办、代收代发、电商扶贫、政策宣传等功能;探索利用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上行助力电商扶贫的融合发展途径,目前正在推进马店孜电商特色小镇试点建设。
目前,利辛县电商扶贫助力扶贫攻坚作用显著。经过不断努力,已创建“利辛113355电商体系”“利辛23361电商全覆盖工程”。建立23个乡镇电商服务中心站,整合361个村级电商服务中心点,实现全县361个村(居委会)100%全覆盖(包括贫困村全覆盖)。2017年12月,全县电子商务培训人才超过5000人,其中,电商扶贫收录249户,完成帮扶60户,培训人数2000人,帮扶贫困1000人以上。
“农村电商扶贫是一个新生的事物,需要更多探索和创新。而利辛县这两年在电商方面的发展可谓有目共睹。”作为亲历者,韩振感触颇深。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新经济的代表,正逐步推动经济转型。对于农村电商而言,这将会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也是崭新的历程,它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物流政策方面的支持。目前,利辛县的电商已逐渐成为该县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林子)
农村电商培训会开班
工作人员正在为贫困户开办扶贫网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