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武亮:一天都放不下村里的人和事

2022年02月28日 10阅读 来源:亳州晚报

·人物小记·

“武书记,周末你咋没回家,一大早在村里干啥呢?”“现在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了,我们工作队得抓紧走访,看看还有没有要解决的问题。”8月16日,周日,气象部门发出高温预警,我一大早就开始了入户走访工作。来到利辛县孙集镇刘营社区已经两年多了,看着村里一点点变好,我心里说不出的高兴,我的目标就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让村民的生活更上一个台阶。

武亮,利辛县救助管理站负责人,2018年4月到孙集镇刘营社区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2019年7月被评为利辛县“十大优秀共产党员”。

把村民事当自家事

顺着村里的小路,我和村干部先来到了刘芳田的桃林里,看看桃林的情况。走进桃林时,刘芳田和家人正在桃树里忙碌着给桃树修剪枝叶,整个桃林里都透着一股热闹劲儿。

“这几天太热了,我们想趁着早晨凉快把活儿干完,能避开中午的太阳。”看见我们到来,刘芳田热情地打着招呼。刘芳田是我们村的贫困户,在种植大户的带领下种植了20亩冬桃,老人年逾古稀,但是干劲十足,把桃林打理得井井有条。

看着满园的桃子,老人感慨地说:“多亏了你们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我那么多桃子才能保住啊。”

前段时间利辛县遇到了连续的暴雨天气,有一天我接到了刘芳田的电话,他告诉我因为大雨,桃林很多地方都被水淹了。接到电话后,我和村干部立马冒着雨赶到老人的地里,我们到达时地里一片汪洋,老人正拿着铁锨挖掘。看见我们来,老人眼泪都快出来了,表示20亩桃树是他的全部希望,可千万不能有事。

看见焦急的刘芳田,我和村干部立刻商量对策,多方联系调来一台挖掘机,迅速在地边豁出一条沟渠。看着桃林积水缓缓地顺着沟渠流出,老人笑了,我们心里也顺了。

在村里认了个“女儿”

告别了刘芳田,我们打算继续到其他贫困户家中走访,路上我接到了妻子的电话,说她正带着牛兰往村里赶,送牛兰回家看看。

牛兰是我们村一个贫困户的女儿,这个女孩的父亲已经70多岁了,母亲离开了家,一直无人照顾她。我刚到村里时,刚参加完中考的牛兰,正被父亲要求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但牛兰的成绩很好,考上了县城一个不错的高中,还想继续上学。

得知这个信息后,我和扶贫工作队的同志来到牛兰家中,和其父亲沟通,告诉他知识的重要性。在我们的耐心劝说下,牛兰的父亲同意让孩子继续上学。为了不让牛兰上学期间有经济压力,我又多方联系,找到一家爱心机构每月按时资助她生活费。

如今,牛兰已经是一名高三学生了。半个月前,我突然接到牛兰班主任的电话,问是不是牛兰的家人,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是。老师告知牛兰因身体原因住院了,需要家人照顾。

可是牛兰的父亲年龄大了,母亲又不在身边,哪有亲人随身照顾呢。我就联系了妻子,让她赶紧到医院支付住院费用,然后照顾牛兰。牛兰住院的一周里,妻子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她,一日三餐想着办法做好吃的送过去,直到孩子出院。

因为平时上学忙,没有时间回家,周日早上,妻子联系牛兰带她回家看看。见到我后,牛兰特别亲近地跑到我身边,跟我说着学校的生活,就像一个女儿围在父亲身边聊天一样。社区干部都说,武书记又多了一个“女儿”。我和妻子也决定尽自己的力量,做牛兰的“临时父母”,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吃完午饭,妻子又带着牛兰赶往学校,看着她们像母女一样依偎在一起的身影,我心里暖暖的。

带领村民奔小康

8月19日,天空又突降大雨,我赶紧就往刘芳田的桃园里跑,看到桃林安然无恙时,才放心下来。走在村里碰到熟悉的村民,他们大声吆喝着向我跑来,让我回村宿舍休息,不要再外出了。

“武书记,你工作认真,可是你也得注意自己的身体啊。”一个村民拉着我的手,执意让我快点回村部。聊天中我才知道,这几个村民无意中获悉了我上个月因急性心梗被送往医院治疗的事情,担心我身子受不了,他们不想让我再劳累了。

听着大家关切的话语,我的眼眶有些湿润了。听到他们问我,为啥不在家多休息几天?我开玩笑地说道“因为想你们啊”。其实我心里知道,村里那么多事,我哪能放得下,实在舍不得浪费那么多时间休息啊。

晚上休息时,我翻看随时携带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村里几年来的变化:建设扶贫基地1个、扶贫鸭棚4个、每年村集体增加收入约70万元,辐射带动162户贫困户就业受益……

这些数字不仅记录着我的工作,更承载着村民的希望。村里已经实现脱贫出列,但脱贫攻坚仍在路上,我和扶贫工作队会继续努力,共同描绘脱贫致富的画卷。

(武亮/叙述 记者 李锦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