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断肠草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亳州晚报

○关梅卿

最早听到断肠草是在金庸小说里,小说里描写断肠草生长在情花丛中。中了情花之毒不能动情,否则就会痛苦无比,而断肠草则是情花之毒的天然解药,大抵是以毒攻毒。忍受肝肠寸断之苦后情花之毒也就解了。想起一位老和尚说的话,到你痛得受不了就会放下了。以后读张炎的一首忆旧游词,下阕有断肠草三字,就在想断肠草真的存在。

记凝妆倚扇,笑眼窥帘,曾款芳尊。步屟交枝径,引生香不断,流水中分。忘了牡丹名字,和露拨花根。甚杜牧重来,买栽无地,都是销魂。

空存。断肠草,伴几折眉痕,几点啼痕。镜里芙蓉老,问如今何处,绾绿梳云。怕有旧时归燕,犹自识黄昏。待说与羁愁,遥知路隔杨柳门。

上阕凝妆倚扇,笑眼窥帘,描写的细腻温柔,接着更是引生香不断,流水中分,何等美好的时光,风光无限。但是好景不长,到了上阕尾句,已露衰音,词人以杜牧自比,想种名花已是买栽无地,都是销魂。

下阕空存继起,接着三字断肠草,既是眼前实景也是内心真实感觉,接着气若游丝,只是几折眉痕,几点啼痕。再往下又是追忆,然后又转到今日,待说与羁愁,遥知路隔杨柳门。感觉此词从昔到今,从今到昔,接着昔日之燕今日之人,再到今时,转折了好几次。温柔与凄恻交织,令人无比感伤。人生的悲欢转换在断肠草三个字上特别醒目。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因为关注断肠草,断肠草三字在我眼里竟然成了此词最醒目的字眼,在我眼里它是情花的解药,亦是人生的解药。

历来的古典文学作品中都歌颂伟大的爱情,那么爱情真的那么伟大吗?友人说爱不过是儿童时期对爱的缺失的补偿,爱是一种自我麻醉自我沉迷,其实是一种真实的情欲。而柏拉图之爱是精神之爱,那不就是知己之情了么。所以我以为历来爱情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把爱情描写的太重要,其实是对人的一种误导,有人只是爱上了爱情。女孩子把爱情作为一种最美最重要的东西来追求实在是有害的。友人说那就等于把自己的性命交付于人。诗经里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

是文化塑造了痴情的女子,还是女子天性里比较痴情。“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样的诗句在现实中是很多女子的心结。我曾把爱当成一种信仰,一种精神生活,就像暗夜中的星光,是照亮心灵令生命有所期待的希望。如今我想如果把爱字换成读书、追求知识、自由、美等,这句话同样成立。改变的是你不会痛苦纠结,内心变得丰盈,从依赖型变成了自足型。世上的事情并不是都能遂心,有些本来美好的,真的是看到绝望才离开。对于痛苦的心灵来说,断肠草竟然也成了一股清新之风,毕竟清醒是可贵的,当然也是冰冷的。那句明知当时错,宁愿不曾醒,让人百感杂陈。断肠并不是变得无情,只是让自己更成熟更丰盈,可以面对各种情况从容微笑,保存内心的一份美好永远不变。

百度上说断肠草是葫蔓藤科植物,是一年生的藤本植物。断肠草是多种草本植物的别称,称为“断肠草”的植物有9科、13属、16种之多,多数含毒性,有红毒茴、北乌头、芹叶铁线莲、钩吻、木芙蓉等,还有种名字叫相思草。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毒。李太白诗曰:“昔作芙蓉花,今为断肠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陶弘景《仙方注》曰:“断肠草不可食,其花美好,名芙蓉花。”也是断肠草中的一种。我记住是那种开着黄色花儿的草,其次是红毒茴,花朵很妩媚,还可入香料。断肠草可解情花之毒这种说法虽然是金庸的杜撰,但是却有解心结之用,前两日填了首词,聊附于末。

临江仙·断肠草

天末高楼帘卷,仙山青鸟难凭。人间悲起冷于冰,断肠怜此草,迷魄认寒星。

绝处教人生返,成灰岂是无情。情花劫伴读书灯,尘红忽已远,头白不能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