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方寸之间,雕琢万千世界

2022年02月28日 10阅读 来源:亳州晚报

采众家所长

开创独特技艺

亳州木雕,历史久远,精雕细琢的花戏楼,栩栩如生的花木兰,造型各异的神话人物……一块块普普通通的木料、竹根,在木雕艺人的手中,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亳州木雕第六代传承人付义杰表示,希望多创作一些含有亳州元素的作品,让来亳外地游客能带点纪念品回去,从而更好地宣传亳州。

付义杰介绍,亳州木雕是汲取了徽州木雕与山陕木雕的精华而开创的一个新的木雕派系。徽州木雕做出的人物马匹、祥麟瑞兽都是威武雄壮的姿态;而山陕木雕与前者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做出的木雕作品添加了粗犷豪放的手法。

清康熙年间,山西省洪洞县的木雕艺人迁移至亳州安居,在亳州,山西木雕艺人接触到了徽州木雕,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汲取二者的精华,最终开创了亳州木雕独有的技法。

33岁的亳州木雕第六代传承人付义杰,如今已经接触木雕10余年。付义杰告诉记者,亳州木雕的特点是把花鸟鱼虫在原来的基础上雕刻得更逼真,把武将和战马在圆润的基础上做出肌腱,看上去粗犷而不失细腻,肉肥而不失健壮。后来,随着交通的方便以及文化交流的增多,付义杰有机会接触到了江南东阳木雕,经过学习钻研,他又将东阳木雕的浮雕花鸟人物也融入到了亳州木雕的技艺中来。

纯手工制作

细微处见功夫

走进付义杰的工作室,到处弥漫着浓郁的木香。精雕细琢的花戏楼,栩栩如生的花木兰,造型各异的神话人物……各式木雕工艺品映入眼帘。客厅的工作台上摆放着瘦骨罗汉、财神等雕刻作品,旁边刀、凿、斧、锯等木雕工具一应俱全。

据了解,木雕原料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大杨木等。“木雕有圆雕、浮雕、镂雕等技法,有时候一个作品中会同时使用多种技法。有的还涂色施彩用以保护木质和美化。”付义杰说,雕刻的内容包括当地的民间故事、名著故事、民俗风情等。

说着,付义杰打开一个包装精美的礼品盒,拿出了一个圆盘状的木雕作品。记者看到,这个木雕作品雕刻的是我市著名景点花戏楼,只见一块块青砖的细节清晰可见,飞檐斗拱棱角分明,天空中飘荡的白云和下方掩映着花戏楼的繁花使用的镂空雕刻手法,整个画面立体而又精美。

“这幅作品花了我一个多月的时间,全部是手工完成的。”付义杰说,他还有一些作品,比如刮骨疗伤、嫦娥奔月等,都是他非常满意的用心之作,一般体积较大的作品会花费十五六天的时间完成,小件的则需要三到四天。

多措施保护

弘扬木雕文化

木雕这项技艺负载着亳州地区文化、民俗风情和民间的审美体验,具有重要的民俗学研究价值。付义杰说,刻刀下的传统花纹,可谓是民间文化的“图腾”,体现出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近年来,我市相关部门对木雕技艺的传承和保护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搜集整理祖上木雕作品,总结木雕技艺特点,进一步提高制作工艺,让木雕艺人入驻花戏楼景区、南京巷钱庄,加强对文创产品的支持,鼓励他们积极走出去参加各地举办的木雕展和艺术展,扩大亳州木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我市还建设了木雕培训场地,从2017年至2019年,共投入建设资金以及购置木雕工具、各类木材、涂料等近百万元,用于复原花戏楼木雕及生产木雕民俗文化工艺品。

作为亳州木雕第六代传承人,付义杰表示,自己有义务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让这项宝贵的民间文化发扬光大。

(记者 刘心珠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