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烈士陵园位于岳坊镇于庙村307省道以南,距县城12公里,占地面积65亩,投资2000多万元,是该县红色旅游带上重要景点之一。多年来,蒙城县烈士陵园被评为安徽省国防教育基地、安徽省第五届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亳州市少先队校外实践体验活动基地、蒙城县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蒙城县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蒙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2016年被评为市级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是集烈士陵园、红色旅游、纪念场所、教育基地、精神家园于一体的陵园,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廉政教育基地的作用。
王红丽
罗会廉(1914-1944年),贵州省普安县人,年轻时便投身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新四军第四师侦察科科长,经常深入敌后进行侦察,为我军提供可靠情报。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上将在回忆罗会廉时说:他化装什么人就像什么人……他带领的侦察队有时穿便装化装成商人深入徐州、宿县等敌后侦察,取得第一手材料,为建立根据地、歼灭敌伪军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皖南事变后,他化装成商人,巧妙地穿过道道封锁线,两次找到国民党425团团长兼第五总队指挥官陈锐霆商讨起义之事,并策反整个团成功起义。1944年12月2日,罗会廉奉命率侦察员化装前往敌占区萧县砀山的途中,不料被当地的土匪头子发现,勾结日伪军300多人,战斗一个多小时最终因寡不敌众罗会廉和6名同志壮烈牺牲,年仅31岁,在他碑文的后面就有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张震、副师长韦国清、政治部主任吴芝圃联名挽书“会廉同志千古”。
过家和(1908-1945年),又名一民,化名李家和,蒙城县楚村镇大过庄人,是蒙城县最早的共产党员。1925年五卅惨案后,他与堂弟过家芳联名写了《告蒙城同胞书》,油印后寄到蒙城散发,向家乡同胞揭露帝国主义罪行,动员群众参加爱国运动。1927年春,他由彭雪枫、郝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峥嵘岁月。1936年他参与营救薄一波、李楚离等61名共产党员出狱,1940年返回蒙城,与涡北新四军六支队司令员彭雪枫联系,一直做革命工作,1945年他从蒙城赶赴徐州的途中,在双涧东谭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在他碑文的后面,薄一波同志亲笔为他题词“过家和烈士之墓”。
抗日名将周元(1894-1938年),出生在广西壮族一个农民家庭,15岁参加革命,年龄虽小但是打起仗来是屡立战功,后被任命为国民党21集团军48军173师副师长,授少将军衔。淞沪会战期间,在陈家行指挥作战时,身负重伤,他的忠勇爱国精神,受到上级的嘉奖。1938年5月,参与徐州会战,亲率官兵防守蒙城,阻击日军向西进犯,掩护主力部队撤退,5月7日,3000余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蒙城展开疯狂进攻,周元率全团将士与敌人进行激战,坚守蒙城三昼夜,为主力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最后周元与守城将士2000余人阵亡牺牲。为了纪念这位守土抗战、保家卫国的将军,蒙城人民把他的遗骨收集起来,在城东门外古代哲人庄子祠的东侧,筑起高大的陵墓和纪念碑,碑上刻有“周元副师长殉国记”的碑文,供各界人士前来凭吊祭祀,同时还把城关镇改为周元镇,把原来的乐育小学改为周元小学,以示对周元将军的怀念和敬仰。在周元的故乡广西桂林南部,立有“故陆军中将第一七三师副师长周元抗日阵亡纪念塔”,两侧刻有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亲手书写的“成仁取义”和国民政府副总参谋长白崇禧书写的“痛失干成”的题词。1939年著名作家臧克家来到蒙城县,写下千古佳话:人人说庄周,壮志同哲人,各一个千秋,其中的“庄”说的就是庄周,而“周”指的就是周元。1985年5月,周元将军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在他牺牲60周年之际,蒙城县委、县政府召开了隆重的纪念大会,县委门前的主干道也被改为周元路,以示永远地怀念与敬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