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又到芍药花开时

2022年02月08日 10阅读 来源:亳州晚报

四月渐行渐远,五月款款而来。

每年的这个时候,家乡的芍药都会按照花期,如约而至。芍药花朵硕大,富丽堂皇,可和花中之王牡丹比美,在《群芳谱》中有花相之称。花相,花中的宰相,一花之下,万花之上,了解芍药的人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它当之无愧。我喜欢它,不只是因为它的美不可言,还因为它的素雅婉约,如闺中女子一般,让人心生爱怜。它不同于牡丹的高贵典雅,更多的是给人一种宁静和安心。

我想生为女子,应该像那一朵美丽的红药,淡如芍香,柔美如玉。这是我心中最理想的女子,也希望来生自己能做这样的女子。

西方的玫瑰带刺,中国的芍花不仅美丽,还可以治病。古人还将之作为情花,因为它的花语同样令人心动:情有所钟。我一直在想,诗经里一定会有一个淡如芍药的女子,在一个清朗的日子里,轻轻地把一束芍药放在心上人的窗前。浪漫、含蓄的花朵映红了春天的脸庞,也映出了女子昭然若揭的心事。

芍药,有很多别名。芍药花多为粉红颜色,可称为红药;古人于离别时,赠送芍药,以视惜别之情,又称之为将离、离草;因花有香气,还有辛夷、留夷之名。然而,我最喜欢它的另一个名字——婪尾春。婪尾,是最后之杯,芍药花开于春末,意为春天的最后一杯美酒。由此,它还有一个隐含的花语:依依惜别,难舍难分。

每当芍花盛开的时候,我都会有一种特别的心境,欣喜,也不安。儿时常和小伙伴去偷未开放的花苞,把它们插在盛满清水的容器里,在一旁静静地等着花开,往往会在焦急的等待中沉沉睡去。第二天一早醒来便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光着脚丫就去看窗前的芍花,它们已然全部绽开那美丽的花蕾。儿时的记忆总是这么美好,而今,老屋前那片芍药生长的土地上却凭空升起一幢幢高楼。再也不能在清朗的夜空下,伴着醉人的花香,听奶奶讲那一个个关于芍药的故事传说了。

偶然间读到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如此中来。”诗人说自己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我想在他在叹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定然是没有想到那桥边红药,年年只为春开。隔着历史的长河,此时我多想敬这位中唐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杯——婪尾春已经绽开,真想请你品饮这杯美酒,在这孟夏之季。

我喜欢在芍药绽开的时节,去看那令我魂牵梦绕的婪尾春,粉红色的芍花如天边的朝霞,又如恋爱中羞涩的少女。空气里亦飘来阵阵清香。在那一片朝霞的笼罩下,就连时光都显得格外的柔和,充满温情。清朝刘开曾赋过一首《咏芍药》,我特别喜欢,常情不自禁地读给身边的人听——

小黄城外芍药花,

十里五里升朝霞。

花前花后皆人家,

家家种花如桑麻。

小黄城就是当时亳州的别称,这首诗描写的就是这个时节的家乡。

我去过很多地方,也见到过许许多多美丽的花儿,但最喜爱的还是芍花,也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家乡的喜爱也愈来愈深了。

又到一年芍药花开,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