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上午,在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上,市政协副主席宋峰代表政协第四届亳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提案工作报告。
2019年提案工作回顾
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提案履职尽责,共提交会议提案542件、平时提案14件。经审查,立案450件,并案52件,对不符合立案标准的54件提案,征得提案者同意,均作了妥善处理。立案提案中,委员提案362件,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提案85件,专门委员会提案3件。其中,经济建设方面提案123件,占27.3%,内容涉及推进“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民营经济发展、招商引资、产业扶贫等。政治建设方面提案41件,占9.1%,内容涉及司法行政、民族宗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文化建设方面提案75件,占16.7%,内容涉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物保护等。社会建设方面提案164件,占36.4%,内容涉及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城市管理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案47件,占10.5%,内容涉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河长制、大气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绿化美化等。
上述提案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期待和愿望,凝聚着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担当和智慧,体现了时代特征和政协特色。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多方协商,办理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截至2019年底,所有提案均已办复,所提问题已解决或正在解决的429件,占95.3%;因条件限制以后解决或留作参考的21件,占4.7%。
一年来,在中共亳州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政协常务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案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组织领导更加有力、质量导向更加明确、办理协商更加深入、服务保障更加优化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充分坚持提案工作方针,积极推动提案工作提质增效,开创了市政协提案工作的新局面。
2020年提案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关于提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加自觉地以新思想定向领航,把牢正确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准确把握新时代对提案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更好地发挥提案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努力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推进落实增助力、减阻力。
(二)进一步提升提案质量。坚持“提案不在多而在精”的鲜明导向,做到注重质量、不比数量,提倡委员不学习不提案、不调研不提案,每年集中精力提交1件高质量提案。加强提案策划,着重引导委员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课题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民生热点问题,通过提案建言资政、凝聚共识。提高集体提案数量和质量,充分发挥党派团体、专门委员会作用,探索建立提案课题组机制,通过精心选题、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定向打造,产生一批观点鲜明、见解深刻、视野前瞻、可操作性强、价值高的提案。进一步严格立案审查,切实从源头上把好提案质量关。
(三)进一步增强办理实效。把抓好重点提案督办作为提高提案办理质量的着力点。引导委员和市政协各参加单位策划打造精品提案,分别提请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领衔督办,探索开展办理“清单制”,推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形成更大示范效应。完善市政协主席、副主席领衔督办、专门委员会协办重点提案工作模式,促进重点提案办理取得更大实效。推动承办单位全面落实提案办理责任制,实行开门办案,深化提案办理协商。加强部门联合督办,探索新的督办形式途径,着力推动提案成果转化。
(四)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健全完善提案征集策划、审查立案、重点提案遴选、提案协商办理、双向评议、考核评价、激励奖惩等制度机制,推动市政协提案工作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认真落实市政协《关于提案工作提质增效的意见》以及《市政协提案工作条例》《市政协提案审查工作细则》要求,促进提案提出由“提了多少”向“提得怎样”转变,提案办理由“答复得怎样”向“落实得怎样”转变。
(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坚定正确履职方向。加强学习培训,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把握提案工作内在规律,提高服务本领。推进提案信息化建设,优化提案管理系统。深化与提案者、承办单位及有关单位的沟通,加强与县区政协的联系互动,增强提案工作合力。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讲好“提案故事”,进一步扩大提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记者 任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