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铜关粉皮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亳州晚报

那时候,涡河之水还很浩大,涡河东岸有一处幽静的村子,村子里住着一位隐士。谁也不知道他是哪一年来到这个村子的。只知道他一直着灰衣,茹素,没有妻儿。

隐士身怀绝技,善耍大刀,平日里谁若有个难处,他一定第一时间慷慨解囊。四邻都很喜欢他,没事的时候,喜欢去隐士幽居的树林看他耍刀。

这位隐士也没有什么别的爱好,除了耍刀,平日里只喜静坐。到了饭点儿,夏天最爱吃绿豆汤,冬天最爱吃绿豆丸子,总之,他始终认为绿豆能带给自己好运。

有一年,隐士患了一种病,浑身乏力,水米不进,周边的村民都急了,帮着寻了许多郎中,一个个都摇头而返。眼看着一个星期就要过去,隐士气若游丝,在门前的竹床上软成了一摊泥,他是在等死。

太阳从这边的涡河里升起来,又从那边的涡河里落叶去。隐士还有最后一口气,这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吹来一阵风,树叶窸窸窣窣作响,隐士竟然沉沉睡去。

隐士不知道自己是死是活,只知道自己做了个梦,梦里,一个卧蚕眉、美髯公的先生邀他走进一间屋子。室内烧着一锅开水。美髯公从口袋里掏出二斤绿豆,运掌如风,那绿豆瞬间化成了粉末,绿豆粉做成了淀粉,化成雪白的糊糊,上锅一蒸,成了薄如蝉翼的一张粉皮,冷却后,麻油调食,美髯公给隐士端了一碗,隐士吃了,味道极其鲜美,俨然仙食。

涡河边的树林里越发静谧,隐士一个激灵从床上坐起来。不知道哪来的力量,起身走向厨房,按照方才梦中美髯公的方法来制粉,烧水,烹食,味道竟然与梦中毫无二致。

翌日,人们看到隐士“劫后重生”,甚为讶异,忙问何故。隐士把昨夜梦中所遇讲述一遍。众人听后,皆行跪拜,说,关老爷救了你呀!

隐士恍然大悟,卧蚕眉,美髯公可不就是关公吗?这日,隐士把自己做的粉皮分与众人,众人食毕,皆竖起大拇指叫好。吃了早饭,他们共同捐资,在隐士所居住的树林旁奠基,打算修建一座关帝庙。关帝庙用时九九八十一天修建完毕,内塑关公铜像,一侧立着铁须银齿,黑邱朱唇的周仓,扛着青龙偃月刀;一侧立有书生模样,手持大印的关平。

后来,这座村子被人称之为“铜关帝庙村”,村子里的人以生产粉皮为生,所产粉皮透明似水晶,薄如蝉翼,食之清爽弹口,食后,神清气爽,身康体健。

再后来,到了1355年,小明王韩林儿到了亳州,在亳州北关建起了一座明王宫,富丽堂皇,四方英雄皆来归顺。这一年,有一男子衣衫褴褛,乘船漂流到铜关帝庙村,饿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被村民发现,用鸡汤炖了粉皮来喂他,终于救了过来。细问方知,这人系凤阳籍人士,前来投靠韩林儿,名唤“朱重八”,后来,朱重八果真被韩林儿重用,封为左副帅。再后来,这位朱重八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王朝——大明王朝。没错,他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日思夜想当初在铜关帝庙村吃过的粉皮,命人去寻,后来,铜关帝庙村的粉皮被当成贡品进贡给朱元璋。

时光流逝,铜关帝庙村因为曾经和“关帝”和“洪武皇帝”均有关联,索性改为“铜关村”,村名虽易,粉皮不改,直至如今,这个村子里仍在制作粉皮,众人称之为“铜关粉皮”。许多人到亳州,都要吃一口铜关粉皮,去大关帝庙花戏楼膜拜一番,如此,算是得了关老爷的福泽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