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安邦,民生为本。百姓安居乐业,幸福感不断提升,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回顾2019,含山县“民生答卷”收获满满。2019年,含山县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务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保障改善民生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民生答卷:
感受真抓实干、
真金白银的真情
2019年,含山县共实施31项民生工程,其中12项工程类项目,19项资金补助类项目。全年计划筹集资金9.98亿元,其中中央和省补助4.93亿元,县级配套3.55亿元。截至10月底,已到位资金9.85亿元,已拨付资金8.7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7.27%,总体超序时进度。
截至10月底,12项工程类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其中“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学前教育促进工程——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校舍维修改造、城市老旧小区整治、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9项已完成年度目标;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水利薄弱环节治理三年行动、农村环境“三大革命”3项工程超时序推进,将于12月份全面完成。
19项资金补助类项目按照“政策公开、程序透明、打卡发放”的要求,严格核实补助对象,严格资金拨付程序,及时足额拨付到受益群众。其中“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工程、农村电商优化升级、就业创业促进工程、贫困残疾人康复、技工大省技能培训工程、文化惠民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程、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8个项目已完成年度目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当年参保任务超额完成;健康脱贫兜底“351”和“180”工程等10项按计划实施,将于12月份全面完成。
为将好事做好,含山县提前下发《关于谋划2019年民生工程工作的通知》,重点传达省政府《关于2019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精神,要求各单位积极与省市对口单位取得联系,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县民生办实施“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制度,确保了大多数项目提前开工、快速推进。对于进度较慢的项目,加大协调会商和督查力度,现场办公,下达督办单,查找问题症结,逐一跟踪问效,确保落到实处。对于已经建设完工的民生工程项目,加大后续管养力度,投入了946万元管养经费。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微信、民生工程专题网站等平台强化民生工程宣传工作,倾听群众心声,把群众最迫切需要的项目纳入民生工程项目备选库,为民生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布局谋篇,将好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民生故事:
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故事一:
老旧小区“换新颜”
“脏乱差”变“白净美”
崭新的沥青路面铺进了小区,下雨天再也不会被溅得一腿泥了;小区的外墙全部换了橘黄相间的新颜,看着心情都敞亮了;楼梯间装上了适老化扶手,老人们上下楼省力安全多了……11月21日,走进位于含山县城中心的翰林小区,俨然看不出这是一个已有十几年房龄的老旧小区。
“原来真的是脏乱差,现在完全变了样,堪称白净美!”居民杜孝艮看着自己所住的老小区,如今换了“新颜”,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一个劲地点赞称好。
除了翰林小区完成了老旧小区改造,县城的中央花园小区也呈现了一派新景象:新增的电动车充电车棚、规划整齐的机动车停车位、雨污水管网改造完成……在5个月的时间里,一项项“微手术”顺利完成,曾经的老旧小区环境迎来了“脱胎换骨”般的新变化。
据了解,今年含山县共投资近720万元,对该县中央花园小区和翰林小区实施整治改造,改造后惠及居民约1400人。通过整治改造,进一步完善了小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极大地改善了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值得关注的是,为建设“智慧小区”、打造“平安社区”,含山县在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安防系统建设中增加了人脸识别系统、智慧网络管理平台,并与公安联网运行,通过治安报警、安全防范、社区安全、人员管理等多手段实现小区立体化、智能化、信息化治安防控,有效地保障了小区居民的居住安全。
故事二:
厕所革命完成时
“臭气熏”变“洁净冲”
墙角旮旯里,臭气熏天的旱厕曾经让村民们“苦不堪言”。然而,如今在含山县环峰镇褒山村杨铁自然村,这样的旱厕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家家户户洁净的卫生厕所,让村民们足不出户即可方便使用。
“以前上个厕所还要带上驱蚊剂,苍蝇、蚊虫实在太多了,现在方便多了!”村民杨远金看着自家的厕所高兴地说,看着亮堂的新厕所,心里都跟着敞亮了。这样的喜悦笑容不仅映在杨远金一人脸上,自从实施了农村改厕工程,村民们纷纷感慨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奔上了小康幸福路。
走访杨铁村的过程中,“联户直排式”和“生态大三格式”改厕装置吸引了大伙儿的眼球。据了解,该模式带动周围多家改厕户,粪液通过粪水沉淀净化池、无害化处理池后,可直接实现资源化利用,实现了粪液还田、还园等。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根据自然村地形地貌和实际情況,含山县厕所革命推广四种不同改厕模式:对中心村、纳入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和重点流域周边、水源地重要地区、环境敏感区村庄,积极推行“一管到底”模式;对自然村“零星户”改厕提倡使用装配式或砖砌式三格化粪池;对集中区域、地势特殊村庄进行联户三格化粪池改造。
目前,含山县已超额完成8000户农村改厕任务。
故事三:
医保救助“伸援手”
鼓足勇气“抗病魔”
冬日的晌午阳光正好,要是能自个儿下厨烧好一桌子菜等候家人回来,或者去城里的儿女家帮忙带带孙子那该多好呀!然而这样的日子,对含山县昭关镇昭关村54岁的低保户叶宗珍来说,却是奢望。
自从2013年被检查出患有乳腺恶性肿瘤后,叶宗珍就开始长期服用抗癌靶向药,药物副作用导致其双手、双脚不断脱皮,完全无法下水。长期与病魔斗争,老人的腰椎不能受力,无法干重活。全家的重担都落到了老伴洪叶贵一人身上。
“最困难的时候向兄弟姐妹们借了20多万元外债。”说起医保好政策,叶宗珍感激万分,“要不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我早就不在了,哪有这么多钱看病啊!”据了解,老人看病的医药费已经花去了近120万元,通过新农合、大病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共报销了70%医药费。
近年来,含山县医保局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健康脱贫兜底“351”和“180”工程四项民生工程,并坚持将民生工程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积极谋划、完善机制,制定医保民生工程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细化工作目标,通过强化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强有力工作格局。
截至今年10月,含山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共支出21197万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支出2339万元;城乡医疗救助全额资助28637人参保,直接救助8117人次,资金支出1557万元;健康脱贫兜底“351”和“180”工程中,“351”共兜底80457人次,资金支出471.77万元,“180”共兜底48630人次,资金支出365.7万元。
故事四:
资产收益扶贫
不出钱也能分红
今年秋冬以来,天气晴好。这对庄稼收割和晾晒入库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11月21日下午,在含山县陶厂镇延祥家庭农场,两台大型谷物干燥设备隆隆作响,对收割上来的稻谷进行着烘干作业。仓库里,一袋袋烘干完毕的粮食整齐地码放在一起,等待着运输售卖。
作为农场的主人和镇上的种粮大户,胡延祥的心里乐滋滋的。有了这两台设备,他再也不用担心因天气原因,导致粮食收不上来烂在地里的现象发生了。天气不好可以抢收,收上来就能立马烘干入库,既不会浪费粮食,也不会让农民辛苦地白忙活一场了。
说起这大型烘干设备,就不得不提资产收益扶贫这项民生工程了。作为一项从2018年起新增加的民生工程,资产收益扶贫是精准扶贫重大制度创新,改变了财政涉农资金的供给和使用机制,丰富了群众与当地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无劳动能力或者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得到了重点帮扶。这两台烘干设备,其中一台就是政府利用资产收益扶贫资金购置的,资产价值为51.18万元,年租金收益为6.14万元,镇上根据贫困人口类型,引导贫困户通过确定股份参与分红。贫困户不用出一分钱便成为了股东。扶贫资金变成了股金,贫困户实现了无风险保底收益,从而增强了贫困户参与乡村发展的积极性,使贫困户享受到精准扶贫带来稳定可靠的实惠。“资产收益扶贫工程让贫困户受益了,企业和社会也受益了,实现了一举多赢,达到了预期目标。”陶厂镇司徒村党总支书记袁健说道。
2019年,含山县实施新增资产收益扶贫项目11个,县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302.7万元,用于村集体发展设施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和扶贫车间等。截至10月底,全县资产收益扶贫民生工程收益累计分红30.9万元,
1804名贫困人口享受收益,人均分红171元,其中一般及五保贫困户人均分红134.2元,低保困难贫困户人均分红190.2元。
2019-11-27
00:00:00:02914301含山县稳扎稳打奋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筑牢百姓“安乐窝”
乐享民生“红利福”/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