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少先队活动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整合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马鞍山日报
马鞍山日报3/enpproperty-->

●马鞍山市师苑小学

李静

翻开一至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里面的内容基本都是围绕“感恩教育”“生命教育”“挫折教育”“责任教育”“审美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与少先队活动主题不谋而合。

所以,我们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不妨做一些尝试,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少先队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中感悟,在活动中践行,随后实现“知行”统一。

一、课前活动,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丰实

一堂优秀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必不可少。围绕课堂教学内容,适时开展相应的少先队主题实践活动,能缩短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能迅速理解、感悟教学内容,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提高相应的道德认识。

今年在开学第一周,市师苑小学大队部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一次班级布置比赛,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装扮教室。其中203班,我请班主任一直在跟踪指导,202班,我请班主任放手让班长跟踪督促,当这两个班在学习《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装扮我们的教室”一课时,就明显出现了差异。有班主任跟踪指导的班级,学生在布置班级时制定出了可行的目标,并且每一个设计都是为他们的学习起到较好的作用,班级学习和生活区域规划合理,同学之间配合默契,分工明确,在布置教室的一周时间内,同学之间相处非常融洽,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班级荣誉而努力。而没有班主任指导的班级,出现了较大的矛盾,学生之间相互拆台,相互指责的现象较严重,班干部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全班同学,结果造成吃力不讨好的现象,且班级布置没有整体规划,区域划分没有为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由此可见,教学本课时,如果能将少先队活动,移植到课前完成,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日常集体生活的观察,就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来作为教学重难点,这样会让教师对教材把握更准确,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学生也会在充分的活动中,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二、课中活动,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鲜活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不少留白,我们可利用文中的插图、故事,开展小小辩论赛、故事大王比赛、我为家乡做代言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模拟生活,体验生活,甚至可以将课堂搬到室外,在活动体验中达成教育教学目标。

《分享的快乐》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中的第15课。本单元的相关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养成与同伴共在的观念与习惯,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学会与人交流、合作,体会分享的快乐。

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看,一年级学生仍具有较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也正处于从自我为中心开始转向开始了解他人的发展阶段,他们虽然愿意与周围的人真诚交流,喜欢新朋友,但却因不会沟通易和他人发生冲突。教学这一课时,我们可以设计几个情景,创设A、B角,让学生在课堂上演一演,通过他们扮演的角色,让他们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让他们学会合作与分享,感受共同成长的快乐。通过创设情境,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从而加强学生对分享的认识,使得学生愿意与他人分享。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认知容易受外界影响,所以,课堂上尽量从正面引导,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到正确的分享能给人带来快乐。

三、课后活动,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有温度。

品德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学生品德的形成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和行为实践为基础,并通过反复训练、不断强化逐渐形成发展的。因此,仅靠上好道德与法治课或者仅仅开展好少先队主题活动就想达到教育目的是不大可能的。根据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开放性特点,我们可以在课后开展少先队主题系列活动。

我们现在好多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觉得别人(特别是家长)给他一切都是本分,不给他一切都是对他的亏欠。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能够学会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懂得付出,懂得别人给你是情分,不给才是本分,这样也许就有了感恩,让孩子懂得感恩是做人的基本。

我们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每个年级都渗透了这样的感恩教育,例如:统编教材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家人的爱》,就是教孩子在特别的时间向身边人表达自己的爱意,侧重于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会学生懂得关注不同行业家乡人的工作,产生对他们的尊敬和感恩之情。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温暖的地方,每一课都是含有感恩教育。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第二课《我们的生命》,通过让学生询问家长,查找自己的成长足迹,以及通过一些科普资料让学生明白怎样延续健康的生命,进一步教会学生,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容易,是多少人默默的付出,才会有我们更精彩的人生。五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增长,知识慢慢地增加,他们会把感恩对象范围逐渐扩大,在学习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第四课《祖国江山的保卫者》,就会激起他们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特有的情愫。六年级,学生都已经从懵懂的孩童长成有自己独立思想的翩翩少年了,在下册第四单元:再见,我的小学生生活的学习时,如果他们已情不自禁抒发出自己对同学、老师、家长甚至是学校的感恩之情,说明我们这六年所渗透的感恩教育是成功的。结合这一主题,每年的三月,师苑小学大队部都会组织学生开展“特别的日子,特别的爱—庆祝‘三八妇女节’感恩系列活动”。

去年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学校以“守护小小蛋,感悟深深恩”为主题,在全校开展护蛋体验活动。那天晚上,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生鸡蛋当蛋宝宝,画上美丽的图案,取好听的名字,并想好保护措施。有的将蛋宝宝装入袋中,有的用盒子做成摇篮。第二天一大早“蛋爸蛋妈们”就像呵护自己孩子一样,把蛋宝宝挂在胸前,精心呵护着,尽力地保护着。一天中走路、上课、课间、活动、睡觉都随身携带。保护蛋宝宝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照顾小小鸡蛋的过程中体验妈妈怀孕时的付出和牵挂。通过一天的体验活动,学生增强了“爱”与“被爱”的双重体验,培养了孩子的耐心和责任心,激发了孩子保护他人的潜能,同时也体谅妈妈照顾自己的辛苦。

总之,将少先队活动和道德与法治课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使少先队的活动更落到实处,又能使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更凸显。长期以来,少先队活动以它活动的趣味性、广泛性、深入性、持久性,在学生心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2019-01-16

00:00:00:0932301少先队活动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整合/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