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和县“暖警”解民忧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马鞍山日报
马鞍山日报3/enpproperty-->

和县“暖警”解民忧

■通讯员

常兴胜

自今年2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和县公安局白桥派出所坚持为民办实事,解民忧,赢得基层群众的交口称赞。

寻亲认父

见证高效率

今年2月的一天,安徽六安的李倩倩女士驱车五六个小时,来到白桥派出所,请求帮助寻找25年未曾谋面的亲人,手里仅有一张红纸条作为寻亲凭证,而干警只凭这张红纸条,当天就找到她的亲生父亲。“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见到我的父亲。”她满面喜色,连夸干警为民办事效率高。

25年前,李倩倩的生父为生活所迫,硬是将尚在襁褓中的她遗弃给别人领养,当时她父亲在其贴身衣裳里留有一张红纸条,上面写明她的具体出生(阴、阳历)时间。

一晃25年过去了,李倩倩也长大成人,并已为人妻为人母,她对自己过去领养一事一点也不知情。直到今年1月的一天,养母突然叫她过来,郑重其事地告诉领养一事,养母深知养女长大成人了,而自己也年老了,是时候该告诉她一切,让她与她的亲生姊妹弟兄认亲往来。李倩倩听后一脸的茫然。“因为养母待我太好了,她怎么可能不是我的母亲呢?”那段时间,她越想越不是滋味,躺在床上,泪水默默地流出,已连续几晚都难以入眠。

李倩倩在养父母的陪同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和县认亲。副所长李鹏听说来意后,让他们尽可能说出更多细节便于尽快寻找。养母提供一个关键线索,在西梁山脚下一个叫窑厂陈的村子,当时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作为中间人将李倩倩抱给了在此打工的养母姐姐,由她转给养母。李鹏安慰他们先坐下,然后也顾不上吃饭,带着几位辅警乘车前往查询。大约20分钟,李鹏他们来到窑厂陈村,向年纪大的老同志打听这里多年前有没有人将孩子送人领养。很快就有人提供信息:一位叫张永财的人20多年前曾将他的亲生女儿送人领养。李鹏要来张永财的号码,与之联系,好在张永财就在这村,没一会他就过来了,并详细描述当年女儿被领养情形。于是李鹏判断张永财应该就是李倩倩寻找的亲人,带着张永财和他的母亲一道来所里,让他们相认。

50多岁的张永财,小平头,一听到女儿相认,他难掩心中的喜悦,也顾不上换上新衣服就急着想见见20多年没见面的女儿。当李倩倩站在所门口时,张永财看到李倩倩,就一口认定她就是自己的女儿,而李倩倩看到他穿着破旧黑色的羽绒服,兴奋喜悦酸楚,五味杂陈,激动得说不出一句话,只是鼻子一酸,泪水顺着眼角往下滴落。“我对不起你!”此时面对父亲的真诚愧疚之语,李倩倩没有一丝埋怨。

化解纠纷

保障大工程

“真得感谢白桥所及时出警,耐心劝说老百姓,让工程没受多大影响。”这段时间,巢湖流域牛屯河工程郑蒲港段负责人彭龙平一扫过去愁眉苦脸,谈到工程,必谈“白桥所”。

彭龙平是去年6月中标,去年12月承包此项堤防加固工程,“512天要完成工程任务,主体工程必须在汛期前完工。我们抢工期,加班加点。”接着他话锋一转,今年的两起纠纷让他心烦意乱。

今年3月底,周贵仕村一些村民来到工地拦路,不让十几辆运土车进出,工地处分管负责人立即报警,白桥所立即赶赴现场,他们首先控制事态,找矛盾焦点,看是否有抢揽工程、抢运材料,或是想讹诈要钱等行为,在调查中发现,由于运土车在运土过程中,抛洒滴漏,土块洒落一地,一经雨水就打滑,致使该村一个20来岁的小伙子骑电瓶车摔倒,右膝下骨折,花去医疗费2万元。群众要工程方付钱赔偿,但工程方认为这事得由法院判,判多少给多少,而群众反映不想打官司,认为打官司要钱,还麻烦,且耗时过长,他们愿速战速决。为此双方僵持不下,陷入困境。

由于双方谈不拢,群众几次阻挠施工,让施工方无计可施。怎么办?不能让问题悬而未决,让重点工程停工,必须想办法保障重点工程,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白桥所请来周贵仕村干安抚伤者,叫来取土处所在的白桥社区干部与施工方坐下来沟通协商,他们还找来驻村律师计算下合理的赔偿标准。经过反复协商,双方最终达成4.5万元的赔偿协议。

无独有偶,今年4月底的一天,尹万福村一位被工地委托村聘用60多岁的尹某在清扫卫生时,因清扫路面,避让行车路滑摔倒,致使左脚踝骨扭伤,去医院打了石膏,用夹板固定,花去医疗费几千元。大约一周内她数次被家人推坐轮椅来到工地索要赔偿款,并拦路不让车辆进出,曾扬言“我是工伤你们必须赔偿”。白桥所接警后,来到工地直接做尹某工作,并告知这是重点工程,堵车阻拦施工属于违法行为,自己摔倒也有相应责任。在所民警的政策攻势下,尹某就对民警说,“你们关心我,这主就交给你们了。”同时,民警也批评施工方没有设置路面危险标志物。最终,经白桥所调解,施工方赔偿尹某4000元。彭龙平笑言:“现在,主体工程已结束,护坡固堤正在扫尾,多亏白桥所及时解困帮大忙!”

农田干旱

建议引水来

“白桥派出所辖3个社区和9个村173个自然村1.4万多户5.5万人,在家人口2万多人。”所长聂翔对所辖情况了然于胸,他们常态化“车行+步行”巡逻,2人一辆警用摩托,10人共5组,沿5条线路巡逻,进村步行,到密集地方采集村情民意,散发宣传品,将办好的身份证送到户,年龄大的不方便行走,摸清情况后让户警上门办证。

在今年5月初的巡逻中,老百姓向他们反映农田干旱,牛屯河取水难。“那段时间,矛盾平均每天一两起。旱情波及白桥镇9个村100多个自然村上千个农户近2万亩农田。”聂翔将矛盾具体化描述,有反映养鱼塘水、秧田水被放掉,高处田的水被放到低处田,等等。为了将基层民意向上反映,聂翔立即向镇里汇报,镇里非常重视,立即与相关社区、县水利局联系解决问题。牛屯河新桥大闸属合肥市巢湖管理局管理,该闸管辖着全镇11万多亩农田。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5月7日,新桥闸管理处提闸引长江水,农田的旱情得到缓解。

家住大许村小圩罗村的李兴明说起自家农田的旱情,记忆犹新。他家十几亩田需要灌溉,但圩田水不够取,山岗里又没水,那段时间他天天去田里转悠,心急如焚。“延长了秧苗生长期,迟了到八月半,就会影响今年收成。”那天当看到水来时,他非常兴奋,连走带跑赶回家取泵打水。

2021-07-07

00:00:00:0■通讯员

常兴胜6466201和县“暖警”解民忧/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