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灶台是俺们的战斗岗位,锅碗瓢盆是我们的武器,柴米油盐是我们的子弹,让我们共同谱写锅盆瓢铲交响曲。战士们吃饱、吃好,有了战斗力,是我们的任务”。
每到“八一”建军节,我总会想起一个人,那是我当兵时我们机关的炊事班长,他叫丁强,山东人,壮壮的身体,高高的个头,说话照直不打弯。
1970年5月,我随一营拉练到丹阳湖部队军垦农场,帮助生产部队插秧。那时,二营在白纻山挖石头,用块石给大堤护坡,三营早先到达了驻地。这样,司政后勤机关奉命移到丹阳湖。我们住的是毛竹构建的草房,睡的是竹子床,生活很艰苦,尤其是炊事班,遇到不少困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机关没有菜地,没有副业,生活靠配发的38斤大米、半斤油和官兵的生活费来支撑。丁班长见此情景及时召开班委会,铿锵有力地说:“这儿条件虽苦一点,我们要以苦为荣,苦中作乐,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办法总比困难多。”
丁班长和我是“孟良崮战役大功连”一连的战友。那时,我在军事大比武中被派到军区命名的“夜老虎班”当班长。丁强是新战士,刚分到炊事班。有次,打靶回来,轮到小丁值日,他见班里的战士一身泥一身汗,十分敬佩地说:“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整天围着锅台转,没有多大出息。我苦口婆心地给他说了一些道理,他还是听不进去。后来,我把小丁的想法,跟老炊事班长说了,老班长和他一起学习《雷锋日记》,手把手儿教他技术,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三尺灶台是俺们的战斗岗位,锅碗瓢盆是我们的武器,柴米油盐是我们的子弹,让我们共同谱写锅盆瓢铲交响曲。战士们吃饱、吃好,有了战斗力,是我们的任务。”在老班长的言传身教下,小丁的炊事技术不断长进。在团后勤野炊比赛中丁强获得全团第二名,受到通令嘉奖。不久,就被团司令部调到机关任炊事班长。
我到丹阳湖那天,和丁班长一个拥抱,不争气的双眼含着晶莹的泪花,我见他围着白色的围裙,好像别人不知道他是炊事班长似的。别看他文化不高,却有许多“金点子”,闲暇,他常到附近的连队转转,他看到连队库房存有黄豆,向司务长提出要买,司务长见他这么诚心,就送了几麻袋给机关。丁班长不知道哪来的技术,几天后豆芽菜就上了机关食堂的饭桌。他在连队听说当涂肉联厂猪骨头多,便宜,他让给养员到肉厂买来筒子骨、肋骨、脊背骨。“大锅熬汤,越熬越香,”他把骨头冲洗干净,加些黄豆、配料,大火焖炖,香味扑鼻,丁班长用勺子一人一勺,很多官兵吃了还想吃。他风趣地喊叫:“吃光骨头汤,还有萝卜干”。他的这句顺口溜迅速在全团传开了。
丹阳湖水天一色,荷叶连连;湖内沟渠纵横,水网密布。一天我和几个战士下连采访,路过堤坝,只听见水声哗哗地响,“戏水鱼”直往上蹿,我们借来网兜,捉了两大桶鱼交给炊事班长,丁班长笑了,他把鱼杀好洗净,一条一条地下锅用油煎,放些米酒生姜等调料,大火焖烧,一人分得一条,为官兵们加了一次大餐。
“八一”节到了,军区派人来慰问团里的指战员。彭副团长问炊事班有啥困难,丁班长回答说:“没有。”当天,就把菜谱送到团首长那里,他凌晨三点钟就和炊事班的几个战士起床了,“砰砰”剁肉的声音划破了夜空。我们去帮厨时,饭堂已打扫得干干净净,碗筷已摆放得整整齐齐。中午时分,四菜一汤就上桌了,主食是韭菜水饺。慰问团的同志对团首长说:“军垦农场条件这么差,能吃到这样的可口饭菜,不容易啊!”
部队帮助军垦农场插秧结束,团机关召开表彰会,丁班长荣立三等功。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2月份是老兵退伍的日子。丁班长也在退伍名单中。那天是我送他上的车,我很伤感,鼓励的话没说上几句。不久,我收到他的来信,说:“民政局看了我的立功档案,把我推荐到县政府招待所当了‘大厨’”。我接到信后立马回信说:“你有了工作,我就放心了。”
往事如烟,炊事班长和我分别快50年了,可他和他的炊事班在军垦农场为官兵们演奏的锅盆瓢铲交响曲依然在我耳际回想,依然那么动听,那么迷人……
●王传荣
2019-08-08
00:00:00:02116801丁班长的“锅盆瓢铲交响曲”/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