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做到“两个维护”,是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宝贵经验,是我们党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高校要深刻把握“两个维护”的极端重要性,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是要坚持强化理论武装。充分发挥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优势和人才优势,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和宣传,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增强师生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能力,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高校党委要认真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等议事决策制度,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工作机制,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改革发展,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形成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三位一体、层层抓落实的政治责任链条。三是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是高校必须回答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并强调,应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一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党委要深刻认识到,能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衡量高校办学治校水平的最重要尺度。贯彻落实好立德树人使命,需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关于人才培养的理念、主张和要求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领域、每个环节,将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贯穿到办学治校、教学科研、育人育才全过程、各方面,增强“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务”。二是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高校党委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对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教师标准,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三是要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提升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严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是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言、立业、立德的基石。”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提升党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党员干部践行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抓手。一是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以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为重点,大力实施党建“双创”计划,推进“党建质量提升工程”,突出政治功能,切实履行好组织、宣传、凝聚、教育及服务职责,着力提升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大局的能力。优化支部设置,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实施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夯实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二是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高校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格规范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促进党员干部在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中锤炼党性、提升修养。三是要培育健康党内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锻造优良党风政风、确保改革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高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将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结合,把政治标准作为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落实“20字”好干部标准和“四有”好教师要求,严格把好政治关、师德关,以高校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高校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钱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