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退出
注册
搜索
首页
每日要闻
高层讲话
深度观察
专家视点
长三角合作
地区发展排行榜
经济运行报告
区域动态
产业地图
旅游发展
新区及开发区
热点问题
研究中心
关于我们
首页
媒体报道库
安徽省
芜湖市
经济
文章详情
芜湖文旅:新起点、新使命、再出发
2022年01月01日
10
阅读
来源:芜湖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事关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十三五”以来,全市文旅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站在“十四五”发展的新起点,全市文旅系统守初心、树恒心、立决心,奋力开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下,是“十三五”时期芜湖文旅发展的几点感悟。感悟一:坚定文化自信是做好文旅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繁昌窑遗址环境整治一期工程,人字洞遗址2020年度主动性考古发掘计划获国家文物局批复,新四军革命旧址集群保护取得新进展,英驻芜领事署旧址保护规划申报立项。全市现有文保单位197处,非遗项目市级以上77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8名,全市年均举办非遗项目展演展示活动达20余场。近年来,全市20个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9部戏获省戏曲创作孵化计划项目资助,2项作品获省群星奖,1个民营团入选安徽省“十大名团”,3部大戏入选省“十大名剧”,3位演员入选省“十大名角”,1项展览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推介项目。打造“乡音·乡约”文化品牌,走进A级旅游景区举办系列活动。感悟二:推动产业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制订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长三角文旅新热点等系列文件,编制芜湖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集聚区等专项规划。“十三五”以来,我市方特旅游区获评5A,填补我市5A级旅游景区的空白,以方特、鸠兹古镇、大白鲸海洋公园、雕塑公园、人民公园、博物馆为代表的城东文化旅游度假区初具雏形;以造船厂工业旧址、西洋建筑群、芜湖古城、松鼠小镇、龙窝湖公园等为代表的十里江湾历史文化旅游“走廊”呼之欲出;以无为市红庙、开城,南陵县何湾、烟墩、许镇,湾沚区六郎、红杨,繁昌区孙村、平铺,三山经开区峨桥等为代表的十大乡村旅游集聚区发展方兴未艾。近年来,为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我们还举办中国首届夜间经济论坛、特色旅游小镇发展论坛、长三角文化与旅游消费新模式主题峰会、G60城市互为文旅目的地签约暨特色旅游线路推介等活动。我市国家级动漫基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芜湖)园区、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先后获批,7家企业被评为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家企业被评为安徽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园区。感悟三:聚焦短板发力是完善文旅公共服务的建设方向。编制《芜湖市全域旅游廊道规划》,打造四条精品旅游线路,逐步完善沿途驿站、景观点建设。建成芜湖市旅游集散中心,推动形成直达景区景点的班线化公交体系。全市95个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924个。每年组织“送戏进万村”演出1千余场、电影放映9千余场、农家书屋更新出版物5.5万余册,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300余座,芜湖荣获国家“厕所革命”先进城市称号。疫情期间,开展“文化战疫、每日一学”等线上惠民活动300余次,创作150多个抗疫题材作品,2019年芜湖市文化惠民工程考核为全省第一。“十四五”时期芜湖文旅的发展思路,可以用“12345”来概括。1、确立一个目标:打造长三角文旅热点城市,实现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2、构建两个体系: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体系。3、统筹三个关系:空间上彰显“城市+乡村”融合发展,内容上注重“传承+创新”相互促进,手段上突出“服务+监管”互为支撑。4、实现四个目标:创建现代文化旅游先行区、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先导区、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群众幸福生活典范区。5、实施五大工程。具体来说就是:文旅行业提质增效工程。对标长三角重点城市,深化我市文旅资源挖掘、产业布局。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结合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园林城市等创建工作,全面提升文旅各产品业态的服务水平和市场号召力。精品文旅项目建设工程。梳理城市休闲、乡村度假、历史研学、夜游和康养等文旅招商资源,重点打造芜湖历史文化遗存、十里江湾文旅走廊、城东文化旅游度假、乡村文化旅游集聚等四大精品文旅项目建设板块,做大做强文旅产业链。“欢乐芜湖”品牌提升工程。进一步彰显和丰富“欢乐芜湖”城市品牌形象,与国际国内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城市形象宣传,重点文旅企业营销,文化旅游活动推广等方面加强合作。编制芜湖全域旅游交通标识规划,推进全域旅游风景廊道建设,将芜湖全域打造成为市民和游客共享美好生活的“大景区”。乡村旅游集聚发展示范工程。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两山”理念,避免乡村旅游同质化、低端化发展,以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旅游新内涵,推动“乡村产业、乡村廊道、乡村集市、乡村档案、乡村客厅、乡村品牌、乡村形象、乡村讲堂”等八个乡村文旅建设。发挥乡村旅游集聚发展示范区创建、全域旅游“四级联建”、星级民宿评定等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我市乡村旅游的美誉度和体验度。文旅人才培育工程。建立文旅人才库,大力培育符合芜湖实际的文化艺术、文物考古、非遗传承、景区酒店管理、乡村旅游、导游讲解等各类人才队伍,学习和借鉴长三角先进地区人才培育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送教上门、网络培训、结对帮扶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文旅主题培训。组织文旅从业人员参加各类行业竞赛,“以赛促学”提升从业人员业务水平。
作者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吴群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上海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丝路信息网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重庆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国务院参事室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