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整改是保障巡察发挥利剑作用的关键
站在市县巡察的角度,强化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有助于强化巡察权威性和生命力。市县巡察发现的问题就在群众身边,是否整改到位、效果怎么样,群众看得到、感受得到。如果巡察发现问题得不到解决,群众就会失望,巡察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最后变成“稻草人”。通过强化整改,让有问题的人受到处理,让党员干部受到警醒,让群众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到巡察的利剑作用,才能始终保持巡察监督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生命力。
有助于反向检验和提升巡察质量。如果发现问题不精准,整改就勉为其难;如果整改不落实,巡察就是形式主义。要想整改的效果好,基础是巡察发现问题的质量高,通过扎实推进巡察整改,检视巡察发现问题方面的不足,可以为下一轮巡察提供有益参照,推动提升巡察工作质量。
有助于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巡察工作就是一个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过程。对镇街、村居来说,是帮助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问题;对市县直单位来说,是帮助提升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问题。
二、巡察整改存在的主要问题
芜湖的巡察工作自2015年8月启动,边探索边推进,“摸着石头过河”,前期注重启动“巡”,十九大后着重强调“改”,因此在巡察整改上还存在着一些短板。一是“巡”与“改”衔接不够充分。前期整改工作主要由巡察办负责,巡察组介入较少。有的被巡察单位搞“关门整改”“闷头整改”。有的被巡察单位避开巡察组,只与巡察办对接联系。二是集中整改与日常监督不连贯。前期巡察整改主要是2至3个月的集中整改,集中整改期结束后,有的被巡察单位就“无人问津”了,一些问题没有整改到位。由于日常监督不够,一些历史遗留、复杂问题,没人愿意牵头,造成“新官不理旧账”。三是巡察整改的刚性约束不够。对整改措施是否对应反馈的问题,整改推进的实际成效等缺乏科学合理的判断依据。
三、强化整改和成果运用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芜湖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巡察整改工作的部署要求,着力健全整改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流程,综合运用督查验收、通报约谈、考核等形式,不断强化整改刚性约束,切实做到“四个绝不放过”(责任不落实绝不放过、整改不到位绝不放过、问题不见底绝不放过、群众不满意绝不放过)。
盯紧关键人,强化主体责任。一是推进书记首责具体化。2019年以来,市委书记专题会7次、常委会17次听取巡察情况汇报、推动成果运用;市委主要负责人就巡察工作批示21次,巡察整改批示8次,点人点事156人次,态度鲜明、要求具体,连续三轮巡前召集巡察组组长集体谈话,提要求、压责任。二是充分发挥纪委监委、组织系统优势,做好纪检监察、组织工作与巡察工作的有机结合。2019年以来,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4次会议,有力加强对巡察工作的领导。三是压实领导班子成员责任。今年4月份制定《关于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推进巡察监督工作暂行办法》,明确巡前通报情况、巡中沟通对接、巡后督导整改等机制,丰富党政领导“一岗双责”履职内容。在市委第十轮巡察工作中,市委6个巡察组就24个被巡单位,与市级分管领导沟通35人次,市级分管领导共提出巡察监督的重点方向和任务建议58个,沟通问题207个,为高质量巡察监督提供了坚实支撑。四是在督促被巡察单位落实整改过程中,重点抓好“三个人”(党组、党委书记、分管负责人和联络员),防止以下级整改代替本级整改,联络员整改代替负责人整改。
突出重点,以上带下整改。在审核把关反馈意见中突出整改的重点,增强反馈的针对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问题整改带动全面整改,让被巡察单位明了整改的重点方向和事项,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下级单位的工作多数是上级统一布置的,有的问题仅仅在下级整改难以完成,必须坚持以上带下,推动上下统筹整改。
完善机制,强化整改刚性。制定《被巡察党组织落实巡察整改工作验收评估评分表》,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市委巡察办、巡察组联合组织整改验收评估,细化规范督查验收的标准,增加群众满意度测评的内容,要求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工作人员、普通职工、下属机构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等各层次人数都占一定的比例,防止整改走形式、结果不真实。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出台《被巡察单位党组(党委)巡察整改约谈办法》,2019年下半年以来,先后对6个单位“亮黄牌”,予以延期整改一个月,并全市通报。建立巡察成果运用管理台账和年度报告制度,重点督促需要分年度完成的整改事项,防止重大疑难问题被避重就轻。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巡察整改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的指标体系。
十届市委以来,市委巡察组针对巡察发现的脱贫攻坚履责、市属国企经营管理、教育资源配置、工程项目招投标等方面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先后形成57份专题报告,及时移交有关职能部门,推动解决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未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针对二级机构和下属单位管理混乱、违规聘用人员等两个突出问题,市委统筹纳入主题教育“9+2+2”专项整治。在对国企板块巡察时,各组针对国企经营管理不规范、高质量发展不足等问题形成了3份专题报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芜湖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方案》,通过整合重组做大国有企业规模,使国有资本在平台引领性、社会公益性、功能服务性等领域集中度更高。针对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问题,2019年以来全市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1所,新增12660个学位。
作者单位:芜湖市纪委
吴秀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