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开启迈向强国时代、迈向高收入阶段、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规划。为了讲清楚“战略考量”,切实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传递到基层,打通宣传宣讲“最后一公里”,我认为在学习中要深入领会以下几点。
一、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谋划“十四五”的鲜明导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并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今年8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的战略眼光和战略定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用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实现“十四五”和远景目标的根本保证。
二、深入领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启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第一个百年目标。“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的时间,实现了从低收入经济体到下中等收入经济体、再到中高收入经济体阶段的两次历史性跨越发展,并且实现了从中人类发展水平国家到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发展的显著进步,从世界最大贫困社会到最大小康社会的重大飞跃,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创造了当代世界的“中国奇迹”。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大政治优势,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优势,体现了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势。
三、深入领会“胸怀两个大局”办好自己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更加恶劣、充满许多不确定性。第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成为百年来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全球性肺炎对世界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与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等方面,均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第二,世界经济从持续增长放缓到深度衰退,但中国应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动力和稳定器。第三,第三世界失业率从2009年的6.0%到2019年的5.4%的下降趋势转为陡然上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劳动力国家,将面临很大的压力。第四,国际贸易大幅萎缩。第五,全球能源需求大幅度下降。第六,国际交往严重受阻。第七,中国国家核心利益不断受到挑战。第八,“十四五”时期,中国将提前达到碳排放高峰。作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能否尽早提前达到高峰转而下降,就成为“十四五”时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8月24日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五中全会明确了未来五年需要我们要做的事情,也明确了实现目标的基本抓手和途径:我国将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绿色发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中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机遇。
四、深入领会创新的核心地位。在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全会提出要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在强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时,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在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时,“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是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标准。在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路径时,全会作出了一系列规划,把“创新”放在首位来强调。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并行跑向领跑的转变,加快实现创新从模仿跟随向引领的转型,加快实现前沿科学领域从知识利用者向创造者的转化,在全球科技发展的关键领域和前沿方向进入领跑阶段,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新一轮全球创新的引领者、推动者、贡献者,加快建设世界创新强国,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
我们在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要“讲清楚党中央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战略考量”,还要深入理解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增进全体人民福祉、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十四五”规划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成世界制造强国,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非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保障机制,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气候适宜型、低灾害风险型社会,以及全面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基本实现绿色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都要熟悉掌握。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讲师团)
何党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