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金牛”耕出致富田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芜湖日报

记者

刘卫国

曾几何时,“金牛”病了,病在思想观念陈旧、农耕方式落后、没有造血产业。而今,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村两委班子改选,增添了活力,贫困村开始变了模样。日前,当记者再次来到无为市泉塘镇金牛村耳闻目睹的是,该村标准化蔬菜基地建成后示范作用显著,提振了农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改造传统农业产业,高标准建设荸荠、特种水产品养殖等示范基地,让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为脱贫攻坚再添一把火。

走在田埂上,扶贫工作队队长吴勇告诉记者,种植荸荠是金牛村传统农业产业之一,然而这么多年来,其发展却相当缓慢,甚至出现品种退化现象,产业面临淘汰出局。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进行深入细致地调研,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请专家学者对产业进行规划,以建设种植荸荠示范基地带动金牛村荸荠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的构想,很快成为了现实。于是,扶贫工作队带领种植户求教于市、县、镇的农技部门和技术专家,明白了症结所在,通过耕整田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大种植户培训力度,请农技人员上门指导等手段,不仅提高了农户种植产量,而且增加了收益,此举极大地推动了全村荸荠产业的发展。现在,金牛村的荸荠,非但人有我有,而且是人有我优,在市场上打开了销路,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为了做大做强荸荠产业,金牛村还加大了对带动贫困户就业和分红的荸荠农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市场销售途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去年,基地荸荠的销售收入达80余万元,净利润增加6万余元。今年有望突破这一成绩。

荸荠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也为种养殖业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下,金牛村还加大了螃蟹特色种养业示范基地建设,经常请市里的养殖专家到村里办讲座,上门进行辅导,在幼苗选择、养殖技术、水面管理等方面手把手教会养殖户,使得螃蟹基地迅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金牛村还抓了水稻种植示范基地的建设,基地稻种统一采用“秀水121”,要求农户做到不施化肥、不施农药,真正成为绿色食品。在市农博会上,“秀水121”崭露头角,为推动基地建设,提高贫困户收益起到示范作用。吴勇高兴地对记者说,通过发展农业产业,蔬菜基地土地流转,一年就增加农民收入8.8万元,集体净收益3.2万元。荸荠种植示范基地,接纳12家贫困户,户均收入1800元,这一共就是21600元钱。村里用20万元资产收益投入螃蟹养殖,带动56户贫困户受益分红,分红资金19440元;还协议年度分红,户均年收入213元,为贫困户脱贫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集体经济也得到了壮大。

为了让金牛村的面貌得到彻底改变,在市委组织部和市审计局党组的支持下,金牛村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为民服务中心进行修缮,并争取了市人社局闲置的电脑等办公用品。经费不足,扶贫工作队干部和村干部们就自己动手,建成了为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中心、科技e站,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与此同时,扶贫工作队积极努力,争取了海螺集团500万元和1000吨水泥的捐赠,修建了8.5公里“海螺小康路”;争取农电网生产用电改造项目和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建设,不仅保障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农田抗旱灌溉,全面解决低电压问题,让群众真正感觉到基础设施建设给村民带来了生产和生活的便利,同时大大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经济价值和农民的年收入。吴勇和扶贫工作队还多方调动社会各界的扶贫积极性,市体育局为村里安装了一套健身器材、气象局在村里设置了气象信息大屏幕、科技局提供10万元纳米养殖,审计局每年投入1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改造,人本集团捐助5万元对为民服务中心厕所进行改造……金牛村开始质的变化。此外,市审计局还与村党总支开展结对共建,审计局领导多次到村里给党员上党课、讲党史,进行政策解读、经济形势宣讲,在日常教育中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农村“三大战役”、美好乡村建设等方面模范带头作用,激发出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从而带领群众走在小康路上。

目前,脱贫攻坚任务即将完成,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今年还在疫情防控、防洪重点工作下,将目光投向了建设美丽乡村上。扶贫工作队积极参与安东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项目共投入500多万元进行建设,该项目于目前已经全面完成。

昔日的贫困村,今日“破茧成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