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千帆竞发搏激流乘风破浪谱华章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芜湖日报

记者

赵云涛

张学桥

周文瀚

“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画卷展开。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市委十届十四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中共芜湖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此次会议举旗定向、谋划长远,标定了今后五年乃至十五年芜湖发展的新坐标:“打造智造名城、创新名城、开放名城、生态名城,加快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

面对新形势

交出新答卷

“十三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效,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民生保障得到改善,各项工作迈出新的步伐。即将走过的“十三五”收官之年——2020年,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在迎接挑战中迸发出的勇气和智慧成为未来跨越发展的宝贵财富。

与会同志们认为,“迎难而上”是贯穿全年的关键词。新春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率先对小区实行准封闭式管理、建立医学观察集中隔离点、使用大数据进行源头防控,206名“白衣尖兵”驰援武汉,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今夏,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全市每天有数万人巡堤查险,数千车辆船舶挖机日夜作业,奋力实现“三个确保”。

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乘势而上”是2020年的另一个生动诠释。面对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揭牌宝贵机遇,我市集中签约开工总投资1600多亿元的28个项目,奇瑞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园、皖江学院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东风,安徽自贸区芜湖片区挂牌两个月来,区内注册企业达到1657家、注册资本金达294亿元,京东超级港、长信科技等87个重大项目签约落户。

在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年里,我市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市无一人因疫因灾返贫;“三大一强”专项行动持续推进,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6.4%,全市优良天数比例高达91.2%,74条黑臭水体全部整治完成;“1+9+N”风险防范方案深入实施各个领域的风险隐患不断得到化解……三大攻坚战的捷报频传,让会场响起阵阵掌声。

聚焦新目标

把握新机遇

“十四五”时期是芜湖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在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跨越崛起的关键五年。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成为决胜之匙。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正是新征程的目标指南和实现路径。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建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总结成绩全面客观,形势研判科学准确,目标要求务实可行,任务部署具体明确,必将成为指导和推动芜湖“十四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基本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发展质量核心指标稳居长三角第一方阵。”

不少与会同志提笔在《建议》的这段话上画线圈注。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支持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与会同志表示,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叠加实施,安徽自贸区芜湖片区、江北新区、全域孵化区等重大平台加快建设,有利于我市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开放发展,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建议》深刻把握了变与不变的关系,站位高远,思想深邃--变的是从芜湖制造到芜湖“智”造的产业升级,不变的是以“十年磨一剑”的战略定力深耕培育“4+10”产业格局;变的是长三角城市群之间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不变的是人才结构、产业层次、城市品质“三个高端化”良性互动的发展道路;变的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环境,不变的是“皖江明珠、创新之城”融入血液的创新基因……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与会同志行有方向、踌躇满志。

激励新担当

实现新作为

千帆竞发搏激流,乘风破浪谱华章。美好的蓝图,只有通过脚踏实地、拼搏奋进,才能化为现实。

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四个名城”建设的主要目标——打造智造名城,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国内和行业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制造业水平在全国率先迈向中高端;打造创新名城,要构建集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平台、创新型人才、创新型机制于一体的区域创新生态,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开放名城,要加快构建空水公铁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安徽自贸区芜湖片区建成并达到国内同类自贸区先进水平;打造生态名城,要打造长三角地区生态文化旅游热点城市,形成“一江碧水向东流”集中呈现、生态与人文交相辉映的美丽画卷。

展望更长时期,全会提出到二○三五年的远景目标: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在2025年基础上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长三角平均水平,综合创新能力稳居长三角前列……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与会同志表示,下一步,要深学细悟、开展调研、开门问策,准确把握《建议》提出的目标任务、路径举措和工作要求,细化完善“十四五”规划实施中的动态监测、中期评估、总结评估机制,全力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落实。

走出会场,与会同志信心满满、斗志昂扬。大家纷纷表示,要始终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高专业化能力,勇于担当作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切实推动“十四五”规划的有效实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