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芜湖市首批宣传文化领域优秀人才资助项目、芜湖传媒集团主题策划之一——“行走青弋江”采访活动,由芜湖传媒集团专副刊编辑部牵头,三文余工作室具体执行。旨在从源头开始,顺江而下,探访青弋江的数百里流踪、两岸生民,由此衍生的经济社会以及厚植的文化家园,并试图思索这一脉文明的意义以及它们延续到现代社会的价值。
从2019年11月开始,采访组数次前往黄山地区,从源头开始,一路探访青弋江及其主要支流沿线的乡镇,从历史名人、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古村古镇、美丽乡村等方面,解读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探寻数百公里传递至当下的文化密码,承袭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文化符号。今年11月,采访组完成了黄山地区的全部采访计划,撰写了20多篇稿件。
——编者
目的地:黟县洪星乡
方家岭位于洪星乡境内,海拔822米,岭上原设有道班,再往上一公里左右于拜年山(海拔1137米)与黄金尖(海拔888米)之间即是青弋江发端。隆冬时节,在洪星乡政府工作人员陪同下,采访组顺着干涸的河床向上攀爬寻找源头。
刊发稿件:
《江流千古》刊载于2019年12月27日《芜湖日报》
《素履以往
一脉千年》刊载于2019年12月27日《大江晚报》
目的地:黄山区太平湖镇
太平湖位于青弋江上游,介于黄山、九华山之间,原名陈村水库,这里湖光山色得天独厚,湖水清澈碧透,青山起伏连绵,岛屿散落如珠,被誉为“黄山情侣”、“中华翡翠”。太平湖镇位于太平湖南岸,因湖得名,发源于黄山北麓的秧溪穿流而过,注入太平湖。
刊发稿件:
《邂逅渔村看太平》刊载于3月20日《芜湖日报》
《见山见湖
不负太平》刊载于3月20日《大江晚报》
《湖上往来人
但爱湖鲜美》刊载于3月27日《大江晚报》
目的地:黄山区龙门乡
龙门乡地处太平湖中下游,介于“两山一湖”旅游线上黄金地段。“龙门”名称由来,是因为在老龙门的入口处,左右两边耸立着两座高山,左边的山叫竖山,右边的山叫前山,两山对峙,形状似“龙门”。龙门乡青山延绵,碧水环绕,风光旖旎,一年四季,这里都呈现出一幅恬静怡人、赏心悦目的自然画卷。
刊发稿件:
《龙门乡麻川村:桃花源里人家》刊载于3月6日《芜湖日报》
《太平湖畔左难当》刊载于3月6日《大江晚报》
《徜徉龙门》刊载于3月13日《芜湖日报》
《龙门乡轮渡村:烟波浩渺里
悠然水云间》刊载于3月13日《大江晚报》
目的地:黄山区仙源镇
麻川河是青弋江上游重要的支流之一,发源于汤岭,合黄山东南两面之水,迤逦数十里,在皖南崇山峻岭间一路奔波而下,汇聚沿路各山诸水,经汤口镇、穿谭家桥、过新明乡后,在仙源镇的挂榜山下绕了一个几字形大弯,最终注入太平湖。麻川河因源出黄山,古又称仙源水,以河名城,谓之“仙源”。仙源历史上为太平县治所在地,至今有1200多年历史。随着朝代的更替,小城不断向前发展,形成了独有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皖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
刊发稿件:
《青山秀水仙源韵》刊载于5月29日《芜湖日报》
《青弋江畔老月饼》刊载于6月5日《大江晚报》
《仙源有忠介
古镇访周怡》刊载于6月12日《大江晚报》
《麻川河畔访仙源》刊载于8月13日《芜湖日报》
《麻川河上麟凤桥》刊载于8月20日《芜湖日报》
《仙源道中探“轩辕”》刊载于9月8日《大江晚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