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努力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芜湖日报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决定着产业素质、代表着民族品牌,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没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厦就会失去坚实的基础。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审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大制度设计和政策举措,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的高度,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体现了中央关于职业教育的功能新定位、形势新判断、工作新部署,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供了行动指南。当前和今后,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确保高职教育优质发展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高职教育优质发展的政治方向。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高职教育优质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必然,也是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在高职教育优质发展中坚持党的领导,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用来指导高职教育优质发展的实践,推动高职教育优质发展工作步入新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就事关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重大理论创新的“深度”、党领导教育事业实践经验系统概括和总结的“高度”、建设教育强国行动指南的“角度”,来理解、体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要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业院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要把学校党组织建设成为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职教育优质发展不仅仅只是专业建设问题,更是专业建设为了谁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职教育优质发展的“优质”就包含了社会主义属性的内容。因此,立德树人,立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必须引导广大师生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纠正“轻德育、轻思政”的问题,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着力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高职教育优质发展的宗旨。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就是要把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高职教育优质发展的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所有治国理政思想和实践都深刻体现了人民性。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在安徽考察时,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抗洪抢险斗争再次表明,只要我们党始终为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就能无往而不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高职教育已经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据教育部统计,高职高专院校招收的学生已经大大超过了本科院校。一个学生代表一个家庭,每个学生的成长都寄托了每个家庭的期望和憧憬。在知识愈来愈受到全社会尊重和重视的情况下,高职教育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力改革创新,推动高职教育的优质发展。因此,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更是我们对人民许下的承诺,是我们对民族复兴所应承担的使命和责任。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进入了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历史转型期。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升质量为核心,在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等方面推动优质发展,是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所以,人民满意必须成为衡量高职教育优质发展的最高标准,也必须成为高职教育优质发展坚持的宗旨。

坚持“以生为本”是高职教育优质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就要把坚持“以生为本”作为高职教育优质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谓出发点,就是高职教育优质发展的所有工作如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设计、校企合作途径,产教融合程度等,都必须将学生的所需、所能、所想作为第一要素充分考虑进去。所谓落脚点,就是高职教育优质发展是否有效果、起作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是否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都必须以学生的培养是否达到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准。

作为类型教育,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终身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向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的使命。高职教育优质发展坚持“以生为本”,就要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校企合作,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从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出发,不断满足学生各方面的正当需要,不断促进大学生素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生为本”,必须将“以生为本”作为推进高职教育优质发展的第一理念,把促进学生发展看成学校发展之本,既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辩证统一起来。要不断深化改革,千方百计把优质教育资源做大做强,积极主动地发挥好“双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人民提供更加多样、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教育与培训,努力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功能。要加强和改进与企业、行业、开发区和县区政府的协同育人模式,认真履行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使高等职业教育帮助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作者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汪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