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将党建作为“根”和“魂”,摆在突出位置
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通过邀请资深专家授课、开展主题研讨、举办理论测试等多种形式加强理论学习,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尤其要围绕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展主题研讨,使公司上下对“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进一步统一认识、提振信心。
二是加强党组织建设。要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按照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思路,将党委下设支部建在公租房小区、建设工程项目、国际博览中心展会、宜居养老机构现场,党员在工作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当企业改革发展“领头雁”。
三是提升党建工作水平。要坚持抓在经常、严在日常,在党建规范化建设基础上,积极争创“两应”党组织,谋划创建党建品牌,全力推进“宜居红”党建示范项目建设,建立“第一议题”、“志愿服务积分”、“党务工作者激励”等制度,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努力提升党建工作实效,用党建引领发展。
二、坚持以“十四五”规划为统领,夯实主责主业
率先在全市国有企业中启动公司“十四五”暨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邀请复旦大学组建高水平团队参与规划编制。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十四五”规划描绘的蓝图,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做实做强“区域开发和城市更新为引领,资产运营和养老运营为基础”的立体业务布局。
一是做美好城市运营商。以公租房运营为抓手,积极延伸住房租赁服务,成为现代化城市房屋租赁运营商,帮助“新芜湖人”实现安居梦。在“应保尽保”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推出适合高校毕业生居住房屋,助推人才兴市,同时让产业园区工人、公交司机、环卫工人、征收安置户等住房困难人员共享公共服务发展成果。
二是做养老领域的引领者和托底者。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学习先进地区的养老产业发展模式,助力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将罗兰小镇养老机构建设为芜湖城市机构养老的示范园区,将原市第一人民医院改造成“医养护”为一体的全市示范性养老综合体。引领芜湖养老产业发展。积极探索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商业模式,整合医疗、护理、康复、健康管理等资源,构建完善的养老体系,提升全市养老的整体能力。积极完成政府建设养老体系交办的任务,盘活政府存量资源,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保障托底人群的养老需求。
三是做城市更新的探索者。加快老城区旧改力度,完成原八中老体育场地块征收改造,开发建设现代服务业产业园,提升芜湖三产服务水平。完成为重点招商大项目配套的精铝新材料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宜居国际博览中心办展和服务水平,提升芜湖对外城市形象,全面参与区域整体的城市更新。
四是做跨江发展排头兵。要加快建设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芜湖)项目,尽快大力提升江北区域公共服务医疗水平。加快推进芜湖科技文化中心项目建设,提升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科技、文化、会展、体育、旅游等配套服务水平。
三、坚持严守规矩和纪律,扎紧制度笼子
加强纪律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论是对于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还是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保持政治定力,坚定立场方向,促进全体员工廉洁从业,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
一是完善内控体系。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建立健全了《直接融资竞选金融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工程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办法》《资产运营管理办法》等26项制度。制度建设永远在路上,随着业务的拓展、经营范围的延伸,将全面排查公司各项工作中的廉政风险点、制度漏洞,使公司制度覆盖全业务领域。
重新编制完善公司内部控制手册,优化公司业务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机制。
二是民主科学决策。要坚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贯彻落实末位表态,公司所有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运作等“三重一大”事项均按程序经集体决策后实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保证公司“十四五”暨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落地生根。
三是弘扬廉政文化。要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党规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文本,让大家熟悉内容。经常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走进监狱和反腐倡廉教育馆接受现场警示教育,让大家心灵受震撼、思想受洗礼。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廉政讲座,常态化开展新员工入职、中层干部提拔任职前廉政谈话,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特别是要结合沈诗林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持续开展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始终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作者单位:芜湖宜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沈世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