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撬动全社会研发投入打好科技创新主动仗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芜湖日报
□记者

杨友艺构建新发展格局,科技创新是关键之举。加大研发投入是实现持续创新的重要一环。根据省统计局的数据,我市2019年度全社会研发投入111.56亿元,同比增长13.49%,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3.08%,位居全省第二。全省R&D经费支出“双百强”规上企业我市占42家。记者从市科技部门获悉,今年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大幅增长,创历史新高。创新的主战场在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是保障持续创新的关键。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新冠疫情影响下,企业研发投入能否保持高位增长是决定全社会研发投入能否继续增长的“牛鼻子”。为了牢牢扭住这个“牛鼻子”,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芜湖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等一系列支持政策,综合运用绩效奖励、项目支持、担保贴息、研发准备金、研发后补助、股权激励、创新券等多元形式多元化“杠杆”,撬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市已兑现自主创新政策奖补资金2.25亿元。“真金白银”的财政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今年,我市专门出台《关于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的实施意见》,对R&D经费支出和R&D支出强度“50强企业”给予奖励,优先支持研发强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企业申报各类计划项目和研发平台,对实际到账100万元及以上单个高校和科研院所横向课题研究项目可视同市科技计划项目。目前,全市“研发双50强企业”排名已完成公示,近期拨付奖补资金2950余万元。强化资金支持为企业创新发展送去了源头“活水”。我市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支持规模以下高新技术企业“升规”,规模以上企业“升高”,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壮大。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双突破1000家,全省百强高企我市占21家。为了进一步增强企业勇于研发创新的“底气”,市科技等相关部门围绕企业研发能力提升和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安排市科技计划项目76项,资金2121.7万元。同时,对以企业为主体实施的对全市经济拉动性强的重大科技项目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利益的“卡脖子”技术重大项目,按其当年项目研发投入的5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资助1000万元,滚动支持3年。市科技等部门在“研发双50强企业”排名、创新券兑现中将研发投入保持正增长作为条件之一,市发改、经信等部门同时将各类项目立项、奖补政策支持与研发投入挂钩,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确保面对风险挑战“不掉链”。近年来,我市通过平台建设和项目实施有力支撑了全社会研发投入力度,制定市重点研发创新平台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细则,对创新平台建设资金、运营经费、成果绩效进行奖补,对市政府投资建设的研发平台最高给予100%的运营补贴,对其他研发平台最高给予30%的研发投入补贴。政策投入撬动平台研发投入达26.41亿元。今年,我市继续加强哈工大机器人产业研究院、西电芜湖研究院、中科大智慧城市研究院等42个重点研发创新平台的建设运营和绩效考核,引导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研发攻关。目前,我市已兑现平台绩效考核奖补资金4.94亿元,同时启动了新一轮市重点研发创新平台布局。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的关键之年。市科技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届十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综合利用政策、资金、平台等多元化手段继续撬动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提升全域孵化能力,打造长三角重要的创新成果孵化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六稳”“六保”中的支撑作用,引领高质量发展,为芜湖打造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名城集聚科技力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