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童坝村党委:以“两应”要求强化党组织建设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芜湖日报
本报讯

“党组织対群众有求必应,群众对党组织一呼百应”。近年来,繁昌区峨山镇童坝村党委按照“两应”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干群互动、村民自治为双翼,将党组织建设与群众美好生活融合,与乡风文明融合,与集体经济发展融合,探索形成党组织引领、群众呼应、共商共建共享的新格局。该村先后获得“芜湖市基层党建示范点”、“安徽省人居环境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

创新思路,为党组织建设固本培元。村党委围绕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条主线,实施四项举措,全面提升党组织引领力。一是支部小型化。依据党员的住址、职业等特点,将原有二个支部划分四个支部和八个党小组,由党员户无偿提供房屋,建立党小组活动室,统一一块牌子、悬挂一面党旗、健全一套制度,把党组织延伸到家门口。二是工作制度化。建立党委委员联系支部、党小组制度,指导和帮助开展工作,健全党小组“1+X”工作机制,把党小组打造成听取意见建议、宣传党的政策、落实工作任务的前沿阵地。三是服务承诺化。换届之时,党组织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落实民生工程、发展集体经济等方面向党员群众作任期的承诺,力戒空谈,开展党员干部“321”承诺法。四是管理积分化。以支部为单位,划分普通、流动、特殊三类党员,从“四讲四有”方面,以群众评议、党员自评、组织审定的方式,对党员按月积分,年度评比。

把“两应”作为检验党组织建设的标准。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童坝村党委紧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作为。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基础设施的完善是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基本要求,村党委立足村情,积极申报项目,整合资源,投资400万元,完成全村各组道路水泥硬化11.68公里,落实“小农水”项目,完成两座在册水库泄洪渠,当家塘除险加固治理,安装路灯380余盏,实现全村路灯亮化全覆盖。二是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坚持民事民设、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原则,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引导村民出资出力出智慧,开展“我为家乡添光彩”活动,鼓励致富带头人,捐款捐物,助力人居环境整治,2019年累计收到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1万元,集思广益,凝聚村民智慧,采纳“变废为宝”建议,利用废弃砖瓦铺设村内小径、护砌拦土墙、引水渠等。推行门前三包和自觉认领公共区域保洁相结合,党员、村民组长、离任公职人员带头示范,引导村民实现自我管护。三是推进乡风文明、涵养乡风。立足村情实际,修订《童坝村村规民约十六条》,以唱门歌的形式广泛传唱,规范言行,自我净化,鼓励家训上墙,展示于众,自我鞭策,以德齐家,传承美德。举办大学新生集体升学礼活动,倡议移风易俗、树立新风、解开“人情”枷锁。

发展经济,为党组织建设做保障。经济发展是服务群众、组织建设、乡村治理的根本保障。一是争取扶持资金。利用区位优势,发展物流经济,采取与兄弟村“抱团取暖”的形式,整合项目资金1910万元,新建标准化仓储库房14000平方米,以租赁形式获取收益,实现增长收益11万元。二是盘活闲置资源。结合盘活农村闲置农房和宅基地试点工作,盘活农房1650平方米,闲置宅基地3000平方米,流转耕地120亩,引入工商资本打造休闲农业和发展民宿产业,实现年收益9万元。三是承接社会化服务。与区农业农村局合作,承接农村粪污处置服务,实现年收益2.8万元。四是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春,新冠疫情瞬间暴发,外防输入、内防输出是疫情防控最有效方法之一。童坝村党委立即号召全体村民参与防控,开展排查盘查工作,村民反应迅速,每家每户安排人员主动参与卡点盘查和逐户排查工作,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帮扶良好氛围。疫情期间,自愿参与防控的村民共1490人,收到党员群众捐款73690元。今年汛期,自觉参加抗洪抢险的党员群众计100余人,无偿提供大型机械2台,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群众对党组织“一呼百应”悄然形成。

全媒体记者

艾云龙

通讯员

马如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