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立三先生所著《芜湖近代城市与建筑》2019年7月出版发行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特别是相关政府部门的肯定,荣获了“芜湖市2019年度精品文艺奖”,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出版古代和现代分册的信心,形成“芜湖城市与建筑”方面的系列图书,帮助读者立体了解芜湖城市与建筑的发展历程。
《芜湖古代城市与建筑》延续近代分册的研究路径,将芜湖古代建筑放在城市的背景中展开讨论。在介绍古代城市起源的基础上,重点论述芜湖古代城市的发展轨迹,以历史街巷为切入点,对芜湖古城的形态和发展,以及街巷中的民宅、商铺等古建筑进行深入梳理剖析,尤其对作为芜湖古代城市建筑精粹的县衙、城隍庙、文庙等建筑群进行重点发掘。最后基于古城保护的重要意义,立足现实,对芜湖近20年的古城保护工作作专项研究,具体阐释芜湖古城保护的规划与实施。
葛立三先生1962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先后在芜湖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芜湖市规划局从事建筑设计和规划管理工作。在参与芜湖古城保护和开发的工作中,葛立三先生搜集了大量有关古建筑的珍贵资料。针对衙署前门、大成殿等古建筑实例,先生从区域位置、平面布局,到建筑风格、内部结构,再到具体尺寸和用材,都做了详尽论述。同时,附插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建筑外观和内部构件细节图,直观展示建筑全貌。全书40多万字,图文并茂,共计501幅插图,其中照片153幅、图片348幅。这些珍贵插图信息量丰富,直观、形象地反映了芜湖古代城市的演变以及优秀古建筑的结构和风格,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城市的活力和生命力,不仅仅在于快速的经济发展,更在于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城市中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以及当今的城市生活,共同构成独特的城市历史文脉。历史文脉的保护和更新是城市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芜湖古代城市与建筑》单列专章对芜湖古城保护作专项研究,介绍并剖析了芜湖古城保护的规划与实施,肯定了芜湖古城保护40年来的成绩,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关于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葛立三先生提出“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注重保护、促进发展”的理念,这对芜湖古城保护工作的下一步开展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作为现代芜湖建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葛立三先生一直对芜湖的历史发展和古建筑遗存保持密切关注和用心研究。难能可贵的是,已近耄耋之年的葛立三先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充满激情地将所关注和研究的江城历史文脉付诸笔端。葛立三先生的胞弟葛立诚先生作为合著者,全力承担了插图加工工作。葛立诚先生1966年毕业于安徽大学物理系,精通计算机,擅长使用制图软件,对插图特别是建筑图纸做了大量修改完善工作,插图质量的提高为本书增色不少。
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和地域特色的城市,在保护古建筑、保持城市个性的背景下,《芜湖古代城市与建筑》的撰写出版恰逢其时,同时填补了芜湖古代城市与建筑系统研究的空白,是回馈给江城百姓的一份具有历史价值的礼物。巍巍古城千百年来历经兴衰嬗变,过往的痕迹正从我们的身边渐渐消失。笔者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有幸近距离接触到作者葛立三先生,深感此书出版的不易,深为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所折服,我们也希冀通过本书的及时叙述和勉力记录,把那些在时间长河中渐次淹没的滚烫而鲜活的印记撷取出来,凝聚成春光锦绣的江城,奉献给读者。
《芜湖古代城市与建筑》
葛立三
葛立诚
著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
□
祝凤霞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