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聚焦鸠江之“本”关注民生民情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芜湖日报
总投资39.4亿元,具体项目19个,分别为:悦享书吧建设项目、芜湖金晖养老示范基地项目、鸠江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项目、汀棠ABC地块配套学校项目、芜湖院子地块配套中学项目、罗兰小镇东侧规划小学项目、官陡城东片区(扁担河以东)配套中学项目、苏宁环球地块配套初级中学项目、鸠江区江北综合医院项目、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项目、派出所建设项目、大闸自来水厂整合项目、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21年改厕项目、2022年改厕项目、2023年改厕项目、智能烟雾探测报警器安装项目、鸠江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把增强人民的幸福指数作为人民城市建设的重大课题。着眼增进群众福祉,持续加大改善民生力度,深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统筹抓好底线民生、基本民生和质量民生,不断增强全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满足各项民生需求。完善基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交通场站及社区服务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加快三级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打造一批便利群众生活的“15分钟生活圈”。推进城乡特色阅读空间建设,形成“15分钟阅读圈”。利用滨江岸线、城市商圈等公共空间,定期举办文创市集、公共展览、创意快闪等文化活动,营造新型消费场景,创造现代时尚的生活体验和充满活力的创新平台。持续推进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芜湖园区、城东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依托万悦城、星悦广场、苏宁环球、快慢里等城东商贸资源,以方特与鸠兹古镇夜间集聚区为核心,不断充实夜间文旅消费内容,融合传统文化和高科技,发展有鸠江特色的夜游项目。建成沈巷、汤沟、银湖、大阳垾垃圾站以及大阳垾公厕。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基础教育集团化学区化办学,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水平,到2025年,全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5%,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0%。全面实施放心午餐、安心午休和爱心托管“三心工程”。深入推行“双减”工程,逐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和幼儿园一体化进程,优先支持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智慧监测网络,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到2025年,1家卫生院(二坝)达到一级甲等卫生院水平,2家中心卫生院(白茆、汤沟)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实行门诊看病“最多付一次”,建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在区医院试点开展医养结合,将老年人安宁、疗护全方位结合,推行老年人健康管护服务新模式。建成江北综合医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建立镇(街)、村(居)网格化医疗保障经办服务机构,实现市、区、镇(街)、村(居)经办服务全覆盖。执行全民参保计划,到2025年,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基本完成待遇保障、筹资运行、医保支付等改革。以改善民生为目标,打造“5分钟健身圈”,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完成“五个一”工程和“三个一”工程建设全覆盖。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我区社区中心和睦邻中心“两级中心”建设。通过优化和整合我区城东片区,利用城北片区旧城改造,结合江北新区规划建设的正式启动,到2025年,建成运营4-6个“两级中心”,有效覆盖社区居民15-20万人。

守牢民生保障底线。广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发挥城乡居保兜底保障作用,健全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制度。配合实施“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持续扩大第三代社保卡覆盖面和应用范围。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保障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推动城乡社区养老设施和网络健全完善。到2025年,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分别达100%和50%。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与城乡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救助等专项救助政策相匹配,以临时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灵敏有效的综合社会救助体系。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生态农业、高效农业、休闲农业”为主题,以粮油、蔬菜两大产业为主导,优化产品结构,调好生产方式,调顺产业体系,强化市场带动,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推进4个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服务功能向周边村庄延伸,实现美丽乡村“串点成带”。重点提升江北四镇镇政府周边建设水平,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建设提升行动,村庄规划管理覆盖率达100%。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常态化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全面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到2025年,农村土地流转率达70%,年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到30%以上。

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多管齐下拓展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全面推动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持续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持续缩小城乡居民群体间收入差距,中等收入者比重持续上升,城乡困难群体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共建共享的格局初步形成。完善农村产权交易,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探索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机制,深化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到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6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1.8,差距进一步缩小。

深化“平安鸠江”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和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警务信息化水平。加强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安全维护。加强社区(村)警务建设,进一步夯实社区警务和“一区(村)一警”机制,构建动态、联动、高效的社会治安管理模式。依法严厉打击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涉恐涉暴、涉黄涉赌涉毒、涉电信金融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管控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强安全监管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