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位鲜为人知的“特等渡江英雄”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芜湖日报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荣获“英雄”称号者不计其数。然而,在渡江战役中,船工被授予“特等渡江英雄”者,则凤毛麟角,在全国仅有三人:车胜科、王德金、胡业奎。前两位“特等渡江英雄”事迹媒体多次宣传,家喻户晓。唯独胡业奎,自从1949年6月,无为、临江、无南、湖东四县合并成新的无为县后,其英雄事迹就鲜为人知了。

1949年3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24军、25军、27军、30军及33军99师等20余万人陆续聚集到无为县区域。分驻在无城、开城、白茆、泥汊、襄安、牛埠、蜀山等地,厉兵秣马,准备渡江作战。无为位于长江下游北岸,与繁昌、铜陵隔江相望。无为沿江水岸线一百多华里,且有七、八条通江河道口。境内河沟纵横,水运便捷,是理想的水上练兵场所。当时无为境内有无为、临江、无南、湖东四县,在皖西四地委、皖西四专员公署、第四军分区的领导下,成立第四军分区支前指挥部,无为四县及各级基层单位均成立支前机构。为确保20万大军和20万支前民工日常生活,无为四县每日筹集成品粮120万斤、柴草5000万斤,以及相当数量的油盐菜蔬,确保部队需求。从1949年3月12日开始,无为四县动员几十万民工锹挖肩挑,疏通河渠200多华里,架桥20余座,凿通了小江坝、姚王庙、神塘、泥汊等四条通江河道。

“特等渡江英雄”胡业奎(1904-1949年)原为湖东县五区青岗乡(现为无为牛埠镇青岗行政村)渔民。1949年4月中旬,胡业奎参加了乡政府召开的渡江动员大会。船只在渡江战役中非常重要。可是1949年初国民党军队南逃时,已经抢走了长江北岸的民船上百条,集中停放在长江南岸的小沙洲旁,并且派了十几个国民党士兵严密看守。胡业奎连夜组织本地的三十多个渔民及水手,立下誓言:“我们要用生命抢回民船,送大军过江消灭国民党反动派。”4月18日夜,在胡业奎的率领下,三十多个渔民及水手用小渔盆摸黑过江,打死了几个看管民船的国民党士兵,抢回了十八条船只。

胡业奎与三十多个渔民及水手连夜组成了渡江突击船队,胡业奎任队长,参加24军第一批强渡长江先遣团,这18条船于4月20日晚8:30分,从当时的湖东县青岗乡土桥码头,运送人民解放军强渡过江至长江南岸的铜陵胥坝。每条船当夜往返6次,运送子弟兵200余人,18条船当夜共运送子弟兵3600余人。4月21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干部、战士、船工,群情激昂,渡江热情高涨。当晚胡业奎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连续6次运送解放军官兵过江。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最后一次运送途中,胡业奎的船只临近胥坝时,遭到长江南岸国民党守军炮火猛烈阻击,船舵被打坏了,胡业奎当机立断,奋不顾身地跳进江中,用双手推船前进,敌人的子弹打中了他,他不顾伤痛和流血,仍然推船前进,让船上的子弟兵顺利到达长江南岸。胡业奎因伤势过重,流血过多,当晚英勇牺牲。4月21日夜,由这18条船运送到长江南岸的解放军,是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第24军第71师的首长和部分指战员。胡业奎率领的渡江突击船队成功运送人民解放军7200余人强渡长江,出色地完成了渡江任务,受到24军首长的表扬。

渡江战役胜利后,1949年5月15日,无为四县在无为县体育场召开万人庆功大会,胡业奎被24军追认为“特等渡江英雄”。1949年5月20日,湖东县人民政府再次追认胡业奎为“特等渡江英雄”,并召开渡江英雄庆功表彰大会,号召全县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胡业奎为全国的解放事业而牺牲、为全国劳苦大众谋幸福而牺牲的革命精神。同时,追认胡业奎为“革命烈士”。只可惜,1949年无为四县合并,成立新的无为县以后,胡业奎这位“特等渡江英雄”由于证书和资料不知移交何处,知之者甚少。

71年过去了,“特等渡江英雄”胡业奎事迹几乎被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去年,笔者在协助无为市委宣传部编纂《大军从此过江东》一书时,查阅了大量的史料,从《中国共产党巢湖地方史》书中采撷到“三位特等渡江英雄”事迹,还原了胡业奎荣获“特等渡江英雄”这段历史史实。

李俊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