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使用防晒霜的九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芜湖日报
入秋后,雨水频繁造访,但是别低估了户外紫外线的杀伤力。它不仅是导致皮肤老化的幕后黑手,还可以让人患致命皮肤癌的几率升高。所以,防晒霜得用起来。美国皮肤病学会最近对1000名美国成年人进行的调查发现,8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应该每两小时涂抹一次防晒霜,而实际只有33%的人能做到。此外,42%的人根本不重新涂防晒霜,或者只有在皮肤被弄湿时才再涂抹,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下面请专家谈谈使用防晒霜的九大误区。

误区一

防晒系数越高

保持时间越长

不论防晒霜的防晒系数是30还是100,都需要至少每两个小时重新涂抹一次。因为防晒系数指的是防晒霜能过滤多少阳光,而不是它持续的时间。防晒霜只能持续两个小时的原因在于:太阳和水分会分解或冲走一些保护性的化学物质。

防晒霜可以适当多抹些,因为平均来看,人们使用的防晒霜只有规定数量的1/3。如果过于节省,防晒系数为30的防晒霜只能提供防晒系数为10的防晒霜的保护作用。如果实在不想涂抹很多防晒霜,那就选择防晒系数更高的品类。

误区二

车窗能挡住阳光

不用涂抹防晒霜

汽车的挡风玻璃通常是由夹层玻璃制成的,可以阻挡长波紫外线和中波紫外线,但侧窗和后窗通常不是这种材料。因此,侧面和后面的玻璃只能阻挡中波紫外线,而无法阻挡可以进入皮肤更深层的长波紫外线。专家研究成果显示,驾车的人更有可能在身体左侧和面部左侧患上皮肤癌。事实上,74%的恶性黑色素瘤位于患者的左侧,位于右侧的仅为26%。

因此,如果待在车里的时间较长,那就要做好防护,涂抹防晒霜,穿上长袖衬衫,再戴上墨镜。

误区三

涂抹防晒霜

会降低体内维生素D水平

穿过防晒霜的少量紫外线足以帮助身体制造维生素D。这种阳光维生素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它在从免疫功能到肌肉功能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作用。但也可以通过饮食增加对维生素D的摄入量。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虹鳟鱼、鲑鱼、金枪鱼罐头、鸡蛋、强化谷类食品、橙汁、豆奶和牛奶等。如果经过检测确实缺乏维生素D,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含有维生素D的营养补充剂。

误区四

各种防晒霜

没什么区别

市面上的防晒霜品牌非常多,大体分为物理防晒霜和化学防晒霜两大类,二者是有区别的。

物理防晒霜能同时阻挡长波紫外线和中波紫外线。与化学防晒霜相比,物理防晒霜的透明度稍差,但它更环保。另一方面,化学防晒霜含有的化学物质混合物能起到广谱的覆盖作用,但对皮肤的刺激性稍大。

误区五

自制防晒霜

安全又有效

商业防晒霜的安全性、效力和配方质量都较高,这些性能是自制防晒霜所无法比拟的。自制防晒霜的防晒系数无法检测,防晒效果也未可知。

如果担心皮肤对化学防晒霜中的某种特定成分过敏,那就选择含有氧化锌或二氧化钛的物理防晒霜(又称矿物质防晒霜),它能起到折射和反射阳光的作用。由于物理防晒霜的成分不会被皮肤所吸收,因此不会造成皮肤过敏。

误区六

与成年人相比

孩子更应涂抹防晒霜

童年期间被晒伤是成年后患上皮肤癌(尤其是黑色素瘤)的一个危险因素。但长大后,持续的阳光暴露也同样危险。阳光暴露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对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是一样的。

在户外停留时间较长的成年人都应该涂抹防晒霜,特别是对于那些在童年时期不使用或很少使用的人来说,这一点格外重要。

误区七

有文身的部位

不用涂抹防晒霜

文身会让人对阳光更敏感。特别是黄色和红色的墨水含有一种名为硫化镉的化学物质,当在阳光下烘烤时,会导致起皮疹或鳞屑。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在阳光下的文身会逐渐褪色,而使用物理防晒霜或矿物质防晒霜能延缓文身褪色。

误区八

有疤痕的部位

不用涂抹防晒霜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疤痕和瑕疵能自行改善,但如果它们暴露在阳光下,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消退。所有的伤疤部位都应该涂上防晒系数至少为35的防晒霜,而且皮肤癌更有可能发生在伤疤部位,因为此处的皮肤已经受到损伤了。

误区九

肤色深的人

无需涂抹防晒霜

每个人都应该使用防晒霜,而不论肤色深浅。肤色深的人的皮肤细胞中确实含有更多的黑色素,这能对其细胞DNA起到天然的保护作用。然而,肤色深的人也会被晒伤,不同肤色的人都有可能患上皮肤癌,因此都需要采取防晒措施来避免紫外线损伤皮肤细胞。

刘丽华

来源:《北京青年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