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饭后做这些运动不消食还容易导致胃下垂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芜湖日报
有人认为饭后不能立马运动,安静休息才是养生之道。不过,也有人认为饭后立马运动有助于消化,防止脂肪堆积。吃完饭后到底宜静宜动?专家提醒,饭后做这几项运动,不仅不能消食,还容易导致胃下垂。

人的胃为什么会下垂?

正常人的器官在体内的位置都是相对固定的,胃也是如此,它悬吊在膈肌之下,通过与其他脏器之间的韧带来固定,由腹肌和腹内压在下面支撑。胃的正常位置是依赖于这些因素,所以胃发生下垂就是因为这些因素不能够发挥作用了,比如膈肌悬力不足、脏器支持韧带松弛、腹内压降低、腹肌松弛、胃张力低下等。

当人站立时,胃的位置就会下降。当胃大弯抵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嵴联线以下,这就是医学上通常所指的胃下垂。此外胃下垂不仅仅指胃低于正常的腹腔内的位置,还必须有神经肌肉系统功能减弱导致的张力低下。

饭后这些运动胃顶不住

除了因固定胃的正常生理位置的因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引起胃下垂之外,个人体质、体力、运动、手术等因素也同样可能引起胃下垂。胃下垂的易患人群主要是瘦长体型、久病体弱者、消耗性疾病进行性消瘦者、经产妇、多次腹部手术者。

人在进餐后,消化系统的血流量会增加,从而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当人进行轻的体力活动时,对胃的血流供应影响不是很大,但在进行剧烈运动时,血液又会进行重新分配,使四肢及躯干肌肉的血液增加,导致胃肠道供血不足,胃的蠕动便会减弱,消化吸收变差,导致胃的负荷增加,从而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垂降。

那么,饭后哪些运动容易引起胃下垂呢?

跑步是大家普遍热爱的运动,但饭后跑步时,会因为身体的波动而不断牵拉固定在胃的韧带,并且此时胃是处于负荷状态的,久而久之就会使胃带松懈,导致胃下垂。此外,打篮球、踢足球等剧烈运动也会导致胃下垂。

中度胃下垂的五种症状

通常情况下,当发生胃下垂时,胃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患者会出现胃肠动力不足和消化不良的症状。对于大多数轻度的胃下垂患者来说是没有明显不适的,但中度以上的胃下垂患者就可能出现以下五种症状:

1.上腹饱胀感:患者会感觉肚子有坠胀感,而且腹胀可因餐后、久站、劳累等加重,平卧可缓解。

2.腹痛:主要是隐痛,持续时间较长且发作频繁,常发生在餐后,一次进食过多或活动可使疼痛加重。

3.恶心呕吐:通常因为吃饭后活动引起,进食过多也会使症状加重。

4.便秘:多为顽固性便秘,可能由于同时伴有横结肠下垂导致。

5.消化系统外症状:胃下垂患者因为该病导致营养摄取不足和精神负担加重,所以常伴有消瘦、乏力、低血压、心悸、头晕等症状。

很难自愈但可调理治疗

通常来说,一旦患上胃下垂是不可自愈的,且临床上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胃下垂患者在平时生活中需要注重自身的调养,主要通过体育锻炼及改善饮食习惯来缓解。

专家建议,胃下垂患者多吃有营养、易消化、体积小的食物,少吃冷硬、刺激性的食物,这样可以减轻对胃的刺激和负担,从而改善症状、防止病情加重。此外,餐前散步,餐后平卧休息可有效缓解胃下垂症状。同时,可通过打太极拳、做保健操、游泳、腹壁运动、仰卧起坐、腹式呼吸等体育锻炼增强肌力,改善松弛的肌肉,缓解病情。

关于胃下垂的治疗,建议就诊科室:消化内科、中医科、普外科。

1.消化内科治疗:主要针对轻中度的患者,包括补充营养、促进消化及改善胃肠动力,以此来缓解症状、减轻胃部的负担达到治疗目的。

2.中医治疗: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疗法和调摄护理。

3.普外科治疗:对于较严重或急性胃下垂的患者,药物治疗不足以缓解症状,就需要采取手术治疗,主要是胃部分切除术。

刘心娟

来源:《北京青年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