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古城新韵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铜陵日报
“美丽乡村”山河村

□江春风

文/图

沿铜陵至安庆公路白湖路口北上,过项铺街道,前行约5公里,可以看到右手边有一条宽畅笔直的大道,红绿地砖铺设的人行步道,连同两旁郁郁葱葱初具规模的妇联“巾帼林”,犹如一条美丽的彩虹,由路口向远处云遮雾绕的山村延伸。大道路灯高悬,路标、宣传牌林立,如若不是路口高耸的规划图、村名牌,昭示着她的山村身份,你还真以为这是一条城市中心区域的主干道呢。这就是我的故乡——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白柳镇的南大门——山河村的现状,一个有着二千多年璀璨文化底蕴、人口近五千的人文古村。

山河村前依罗昌河,拦湖造出的三千亩复兴圩良田,曾为烟波缥缈的白荡湖一部分,相传远古时代为东海末梢;隔河相望的是国家森林公园、安徽省五大名山之一的浮山,背靠枞阳县中西部最高峰柳峰山,向南翻过狮山颈可抵安庆、池州、铜陵,向北可直达庐江合肥,因此,背山面水的山河村在二千多年前就成为了一座古城。山河建城始于西汉,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九月,汉武帝封刘不害为阴安侯,封地即在今天的山河村,阴安古城随后湮没于历史的洪流之中,在山河这块土地上,前后存续六百余年的阴安古城是确实存在的。

时光静静流淌过一千五百余年,阴安古城遗留下的一些古地名,如城隍庙、东门小街(半边街)、西门小街嘴、南门口、龟墩(古时杀人场,位置在北门外)、黑屋里(牢房)等仍立于今天的山河村及隔壁项铺镇石溪村大地,诸多的踪影仍然可以寻觅,最明显的要数那条环绕城隍庙村庄的柳溪了,它原名柳西河,最早好像叫城西河,这是一条人工开挖的护城河,堤岸壁立,深丈外,宽十数丈。山河因为战略位置重要,除南梁时被屠城外,历朝历代战乱均有所波及……

明朝初年,朱元璋将江南徽州等地居民大面积迁移至江北,古城山河因此再次焕发生机。此时的古城已经没落为一个小集镇——桐城县南乡碳埠集,碳埠因此也成为古桐城地区众多家族的始迁地和祖居地,山河流传至今的祖源村庄仍有江家祖、王家祖、高家祖、荣家祖等一大串,除去这些直接带祖的地名,始迁地及祖居地在山河村的还有詹姓、朱姓、汪姓等一大批家族。明清时以城隍庙为中心的碳埠集镇,商贾林立,繁华依旧,城隍庙柳溪旁边的猪集,几乎与姚王集的牛集齐名。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城隍庙一条7字形街道沿街仍有数十家店铺,茶馆、商店、肉店、豆腐坊、裁缝店、铁匠铺、扎匠铺、漆匠铺等零零总总,五花八门。

山河村因山水环绕而成要塞,也因六乡交界而成一块“飞地”,虽水路因罗昌河通江达海而便捷,然一直以来陆路出行却并不方便。在过去那种肩挑手提的农业时代,也许人们感触还不算深刻,随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这种不便越来越凸显,窄窄的田埂小路,晴天出门一身灰,雨天出门一身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山河村终于有了第一条过境的土公路——连接白柳和区政府白云的“双白公路”,过村全长2公里,而我所在的村庄城隍庙离这条公路距离也有二三里之多,每次出门或者回家都会成为一项“大工程”。特别是早起或者遇上雨季,出门需要父母穿上雨靴将我们送上公路,回家则提前通知父母带好雨靴在公路等,有时受路途交通等方面的影响,父母在公路一等就是一整天。若干年后,村里修通了一条进村的“机耕路”,能容纳一部拖拉机通行,但也仅仅能通到部分村庄,很多村民仍然到不了家。说实在的话,见识了苏南公路宽广的我,回家的次数是越来越少,不是不想回家,是因为回趟家真的很难,有时偶遇发洪水,眼瞅着家门就在眼前,常常转了半天就是回不了。

改革开放缩小了城乡差距,农村富裕起来了,农民过上了与城市居民差不多的小康生活,勤劳的山河村民也不例外,然而伴此衍生出的环境“脏、乱、差”却也让人不忍目睹,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大树下,草窠里,垃圾成堆,蚊蝇乱舞。特别是环绕城隍庙村庄的柳溪,儿时记忆里溪水清澈甘甜,是可以直接饮用的,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溪水变绿了,发出怪味,甚至连村民家中水井里抽来的水也是带味的,柳溪河道更是直接变成了垃圾堆放场,垃圾白花花随处可见。

2015年底,枞阳县由安庆划入铜陵,铜陵是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山河村由此拉开了“美丽乡村”建设新篇章。镇村两级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全民参与,综合整治”的原则,围绕“古城新韵,大美山河”的主题,以建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文明和谐”的特色美丽乡村为目标,积极、高效开展各项工作,几年来取得了瞩目的成效。犹记得2016年春节返家,惊见全村各条主干道均被装上了路灯,路面硬化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山河人终于也能初尝那种出门不用换鞋、夜晚不带手电的城市生活。是年中秋节前夕,父亲因病离开了我们,回家治丧的我不经意间发现,村旁柳溪的水清了,虽还不能直接饮用,但在溪中洗衣服、洗菜的村民还是多起来了,据说柳溪水如今也可饮用了。全村房前屋后的垃圾也不见了。看着一个个农村老人蹒跚移动着脚步将生活垃圾一趟趟送入村头的垃圾箱,我不禁欣慰地笑了。

2017年,山河村高祖中心村成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点,山河村“美丽乡村”

的建设更是取得骄人的成果,进村大道竣工了,连接各村庄的村级公路全部得到拓宽和硬化,水泥路面直接浇筑到了每家每户。沿路建设的景观大道、文化广场、村庄文化墙、文化宣传牌与古城遗踪城隍庙、古阴安县遗址(东门小街)、黑屋里古牢房遗址以及原始生态林柳峰山、千年母子树、高氏宗祠和山河村的金银洼生态园(千亩采摘园)、山河生态园等有机结合,串起一幅完美山河村村域旅游线路图,似在无声地诉说着古城新韵、大美山河的前世今生。山河村的嬗变就是全市美丽乡村变化的一个缩影。

2019-11-07

00:00:00:010312240http://app.tlrbs.cn:8087/tlrb/tlrb/pc/con/201911/07/content_1031224.html300古城新韵/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