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着力铸就和弘扬新时代的铜都精神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铜陵日报
□毕茂荣

张玲

发展,是一个有阶段、有目标同时又是没有止境的历史过程,要实现铜陵的历史性跨越,就要充分认识到它的艰巨性,就要有“古朴厚重,融旧铸新,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铜都精神。铜都精神也必将在构筑世界铜都、提升皖中南中心城市地位、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和建设现代化幸福美丽新铜陵的新征程上永放光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90多年来,党和国家历经风雨,引领广大人民一路前行。同样,2019年也是铜陵市建市63周年,中共铜陵党组织建立88周年,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铜陵人民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谱写了铜都儿女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辉煌篇章。

铜陵,自古就是中国重要的铜采冶基地,也是青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三千年,古铜都从商周走来,承载着青铜文化在若干历史长河里奔流、融合、升华,最终积淀成宝贵的铜都精神。从哲学层面来讲,铜都精神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铜陵人民在历经千年采铜、冶铜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的哲学升华。从历史层面来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铜陵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发展,主要是指从1931年党组织的创建到1949年铜陵胜利解放这段时间里我党组织的建立、发展以及在领导人民经历重大历史事件中所形成的精神内涵,其价值体现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从文化内涵上来讲,铜都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又具有铜陵地方特色——古朴厚重,融旧铸新,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因此,在当前建设现代化幸福美丽新铜陵的伟大征程中,铜都精神的历史性也就具有了时代共性和全民族的普适性。

铜陵,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这就需要我们从铜都精神中汲取破解难题与矛盾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力量。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铜陵地区的一系列革命活动丰富了伟大的铜都精神。我们要从铜都精神的本质内涵与当今的时代需要出发,去研究、弘扬铜都精神。

铸就了一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铜为主的金属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开始的标志之一,这些工具以其磨损残缺换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象征着无私的奉献和创新的精神。

1931年1月,在原红军第一军中央独立师副师长凌霄组织下,成立了中共铜陵特别支部,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的铜陵境内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鲜艳的党旗在古铜都大地上迎风飘扬,从此揭开了铜陵革命斗争史上新的一页。随后,铜陵特别支部在汀州、湖城涧等地开展武装暴动和抢粮斗争等革命活动。

正是有了这种创新精神,铜陵人民创造了新中国第一炉铜水诞生的历史功绩;为了呼应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铜陵人民掀起了三次解放思想大讨论,醒来,起来,崛起……

铸就了一种不懈的顽强拼搏精神。人类社会的历史,亦是一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低下,人们开采、冶铸青铜的过程是异常的艰辛,“碧矿不出土,青山凿不休。青山凿不休,坐令鬼神愁”。

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铜陵人民,在党的号召下,积极参加抗战。1938年10月,铜陵汀洲人章啸衡在胥坝等一带,建立起了沙洲游击大队,这是铜陵人民建立的第一支抗日武装。游击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打击日军,铲除汉奸,截获长江沿岸敌人来往运输物资,造成敌人军需供给困难。

也正是有了这种顽强拼搏精神,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勤劳智慧的铜陵人,立足铜,不唯铜,超越铜……面对铜资源的枯竭,传统产业升级的困境,在求变中砥砺而行。

铸就了一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人类发现了青铜,青铜的使用更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矿工们脸被炉火烤得通红,却还在唱着歌,苦中有乐,用汗水铸造了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

1943年7月16日,抗日游击队在顺安梁家垅村遭到了日寇伪军的包围,当时天下着大雨,大队长巫希权指挥28名战士,为掩护地方领导撤退,与日寇伪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后,突围失败,他们一起跳入了水流湍急的顺安河中,全部壮烈牺牲。

也正是有了这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铜陵人民在改革的大道上不断前行。1996年11月,安徽铜都铜业股份有限公司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铜陵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中国第一家铜业板块股票。

铸就了一种古朴厚重的务实精神。人类在寻找石器时认识了矿石,在烧制陶器时发明了金属冶炼。青铜的光洁,不能藏污纳垢;青铜的光泽,永远光明磊落;青铜的宁折不弯,给人以刚正不阿的启迪。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正是这种历代相延的青铜禀性,铸就了铜都人厚重的务实精神。

铜陵,是渡江战役的主战场之一。在备战过程中,铜陵地下党组织相继建立了横港、羊山矶、大通等情报站。特别是1949年4月17日夜,交通员赵傍根携标有敌军江防工事的情报图泅水过江,送往北岸,为3日后渡江作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情报。4月21日上午,人民解放军顺利占领铜陵县城(现义安区五松镇),使铜陵成为解放江南的第一城。

正是这种古朴厚重的务实精神,在这片美丽丰盈的土地上,铜陵人民不畏艰辛,勇往直前。1956年10月12日,国务院决定批准设置铜官山市。1958年6月21日,铜官山市更名为铜陵市。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安庆市枞阳县划归铜陵市……铜陵人民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铜陵地区党组织带领广大铜陵人民经历了一次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洗礼,夯实了伟大的铜都精神。今天的铜陵,要加快发展,要在全省提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仍需要我们重新挖掘、审视铜都精神的深刻内涵,并运用到我们的社会建设实践中去。没有一种不懈的顽强拼搏精神,我们就会被滔滔的改革洪流所淹没。没有一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我们就会失去远大的改革目标。拥有古朴厚重的务实精神,我们才能从铜陵的市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推进新铜陵的各项事业建设。

(作者单位:铜陵市第一中学)

2019-12-30

00:00:00:0继承革命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10348180300着力铸就和弘扬新时代的铜都精神/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