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本质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铜陵日报
□金忠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我们深切体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现的是发展为民的价值取向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显著特征是“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充分体现了发展为民的价值取向。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是习近平同志一贯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地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的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点,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认定,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一贯的、系统的,是我们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展现了求真务实的作风。“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一句朴实的话语,把农业农村的重要性与关系全局的民生工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讲出了千百万老百姓的心里话。中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党和国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指出经济工作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增长面临“三期叠加”问题。即增长速度换挡期、产业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认为这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在企业视察、考察中多次指出经济进入“新常态”,要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工作考核。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为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中央适时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三去一降一补”作为推进这一改革的具体措施。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仅系统回答了当下的经济发展问题,而且充分考虑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实实在在,字字千钧,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立了规矩、指明方向,解决了民众对长江母亲河的各种担忧。

(作者单位:市政协)

2019-10-23

00:00:00:010302760300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本质/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