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莉
上海市长宁文化艺术中心采用多元文化碰撞形式献上器乐重奏《和·鸣》,浙江嘉兴市演员们演绎表现前赴后继英雄路的群舞《无名高地》,展现江苏省常州市非遗项目的舞蹈《香脆萝卜干》……11月20日晚,2019长三角地区群文精品展演在五松山剧院精彩上演,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长三角各地的优秀群文节目。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上,观看这场展演直播的人次达到32.8万。这场演出是第二届长三角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大会的成果之一。
以“文旅融合
区域共享”为主题的合作机制大会于11月20日至22日在我市召开。来铜嘉宾们不仅深入认识铜陵、了解铜陵,更纷纷为铜陵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取得的成效点赞。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说:“铜陵在公共文化和文旅融合上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在2018年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希望以后多出经验作出示范。”
机制大会专家云集
“新时代群众的文化需要不仅是阅读和观看演出,更多的是文化消费体验、文旅融合、文化与科技融合。”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乘虎表示,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高度发展的引擎地带,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当中所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
各抒己见,碰撞思想火花。此次长三角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大会上成功签约了长三角公共文化“四个一”(长三角城市阅读一卡通、长三角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一网通、长三角公共文化联展一站通、长三角地区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培训一体化建设)合作项目。来铜的专家们围绕长三角联手推动“四个一”项目有何战略意义、如何搭建“四个一”项目创新平台、高校如何为“四个一”落地提供动能、“四个一”如何助力长三角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等议题发表见解。
在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会长、广东省文旅厅原副厅长杜佐祥看来,长三角由于区域面积大,影响力强,又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决定了长三角城市群是一个文化生态的共同体,这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文化积淀。
本次大会积极贯彻落实长三角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通过“四个一”合作项目签约、精品文艺展演、公共文化发展论坛等,奠定了长三角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常态化合作的基础,助推了长三角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的实质落地,并向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出合作倡议,进一步扩大了区域合作范围。大会的成功举办,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加速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扩大了城市文化影响力,通过交流探讨、合作共享,促进了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展品展览精彩纷呈
长三角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产品展览会是本次合作机制大会的成果之一。来自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的60多个城市参加,全国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中心、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北图文化发展中心、深圳市海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携程旅行、春秋旅行等300余家企业参展,展区12000平方米,集地域特色和厚重文化为一体。
独具特色的铜陵馆向省内外宣传了铜陵文化旅游。市图书馆展区内的智能书巢、文化书签、3D打印文具等文创产品,吸引了大家前来观看,创客现场手工制作大唐铜官印,更让大家近距离了解古铜都厚重文化及其文创产品的制作过程。
最近频频出现在媒体中的铜陵山礼生姜也出现在展会现场。山礼生姜创办人胡婷婷告诉记者:“生姜是铜陵的特产,通过这个展览,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品牌的知名度,更让铜陵白姜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三天的展会成果斐然,现场人流量达2万人次,线上流量40万+,近100家参展单位签定了意向合作协议,意向成交额突破1.9亿元。此外,展会期间活动丰富,来自长三角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合作机制成员单位推荐的56座厕所参与了“最美旅游厕所”展;北京江山多娇规划院、上海川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余家参展单位进行了现场推介;专场“旅行者”音乐会引爆全场。
铜都美景流连忘返
铜陵的美,给来铜参会人员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滨江生态公园码头书屋,是一个让人感受宁静的地方。“‘图书馆+’模式非常好,阅读点无处不在,这让老百姓有更加公平的机会获得资源。”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金武刚说。
占地90亩的市博物馆,是了解铜陵3000多年采冶铜历史的好去处。高大的铜幕墙、古朴的铜吊灯,脚下踩着的真实炼渣,展陈的青铜器,全方位展示铜陵在中国青铜文明史中应有的地位。“来铜陵就是要看铜文化,看过后很是震撼。”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王官宏说。
笔直的道路两旁树木成行,一池清水倒映着粉墙黛瓦,生机盎然的田园草木,墙壁上的涂鸦、房前屋后的雕塑,来宾们走进水乡犁桥村,赞叹声不断。“铜陵地方文化挖掘得很好,既保留了历史乡愁记忆,又散发着当地的乡土人情。”第一次来铜的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季德荣笑着说,以后会多宣传铜陵,多来铜陵旅游。来宾纷纷表示,犁桥村用艺术的方式赋能乡村振兴,打造了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的样板,铜陵的这一特色做法,值得全国同行关注,凸现了铜陵的文化示范价值。
此次在铜陵举办的盛会,不仅促成了项目签约合作和众多专家、展商来铜考察,也让铜陵又一次成为全国的聚焦点,中央、省级主流媒体纷纷关注报道。据悉,长三角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是全国首个区域性公共文化领域的合作机制,旨在充分发挥各示范区(项目)的典型示范作用,大力加强示范区(项目)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长三角公共文化一体化发展走向新的阶段。未来,合作机制将致力于开展示范区区域联动,承接公共文化改革试点,加强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城市文化品牌发展,推进区域整体公共文化建设。
2019-11-23
00:00:00:0李莉——第二届长三角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大会成果丰硕10323660300促进区域文旅融合 叫响铜陵文化品牌/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