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郊区:践初心担使命勇作为建设跨江发展桥头堡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铜陵日报
鑫科生物环保公司正在加班加点生产。

日前,郊区法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场监督,对一起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案实施强制执行工作。

美丽乡村高质量推进。

光伏扶贫项目效益明显。

核心提示

2019年,郊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动摇,坚持转型振兴不松劲,坚持改革创新不懈怠,坚持改善民生不减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总体平稳。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亿元;财政收入12亿元(不含海关),增长1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5%。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高质量发展增动能。完成工业投资17.19亿元、工业技改投资4.5亿元,推动富鑫煤气综合利用发电、海螺公司环保升级改造等一批工业技改项目。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增幅35.7%。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85件,超额完成考核任务。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盆景奇石根艺展、大山桃花节、灰河葡萄节引爆全域,铜陵白姜文化入选第二批全球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跨境电商加速发展,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和铜陵长江外贸码头完成进出口总额9000万美元,同比增长20.14%,增幅全市第一。大通古镇风景区年游客接待量超80万人次。深入实施“双招双引”首位工程。主动链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构建以“百亿级”5G光电子产业为核心的孵化园区产业体系,宝维智能光电、耐维光磁科技、正弦半导体集成电路IC等高科技项目抢滩入驻,完成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66亿元,新入库项目26个,实际利用外资5400万美元。成立区首个院士工作站,新建博士后工作站1家,引进高层次人才研发团队2个、高层次人才26人。超额完成“百日攻坚”任务,完成重点项目开工建设12个、重点项目竣工15个。优化服务增效能。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665项政务服务实现“一厅通办”。

区域融合不断完善

南北融合效果明显。“跨江发展”观念进一步统一,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各项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村“两委”干部工资待遇实现“同域同酬”,社会保障对象民政和社会福利水平实行统一标准。城乡融合成效显著。聚焦棚改攻坚、尽锐出战,宝山1045户整治任务全部完成,实施国有企业“三供一业”改造,2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G347全线贯通,S221主体工程完工,老洲公交换乘中心投入运行,建成“四好农村路”62.4公里。深入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三大革命”,超前完成3200户年度改厕任务,全面实施农村环卫一体化,自然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全覆盖。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落地见效,303个“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突出问题全部完成整改,64个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问题整改实现见底清零。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647.1万元,125个扶贫项目全部完成,顺利完成1个贫困村出列、2603名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任务。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问题整改见底清零。全面实施“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110个反馈意见完成整改104个,60个自查问题全部完成整改。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启动长江保护修复、饮用水水源保护攻坚战,对15个长江入河排污口进行实时监测。创新智慧环保工程,新增高空监控探头23个、空气自动检测站4个。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整治问题企业12家,小散乱污企业应关尽关。开展陈瑶湖生态修复专项整治,完成1.2万亩芡实清理和生态修复方案编制。生态质量显著提升。推深做实河长制、林长制和矿山山长制,完成植树9.2万株,灰河乡东园村成功创建省级森林村庄。

民生福祉持续增强

聚力民生事业。投入资金1.3亿元,实施民生工程33项、为民办实事项目9个、一事一议项目43个。建成养老服务三级中心17个,完成江北三镇敬老院升级改造;投入近千万提升江北学校硬件,荣获校园足球特色校国字号招牌2块。聚焦基层治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线推进“铁拳出击”集中行动,打掉涉黑涉恶团伙3个。查处“保护伞”问题1件,开除党籍1人。探索实施“平安会客厅”“阳光心房”工程,全区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04件,调解率98.3%,政法队伍满意度居全市第一。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持续强化政治引领。充分发挥区委常委会示范作用,引导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深做实主题教育。突出“四聚焦四坚持”,精心选派6个巡回指导组全程指导52个党组织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开展学习研讨986场次,解决群众各类关心事、烦心事、难心事572件。

2020年,郊区将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坚持“稳”字当头,坚持跨江联动,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勇担当,打好“十三五”收官战,开创新时代郊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郊区脱贫攻坚精准高质高效

本报讯

今年以来,郊区扎实推进“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春夏秋冬”四季攻势、脱贫攻坚整改提升“五大行动”,认真抓好问题整改,持续发力、攻坚克难,实现1个贫困村出列、1282户2603人脱贫,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郊区坚持抓书记、书记抓,每月一次书记专题调度,建立整改责任体系,整改任务目前已全部完成。同时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贯到底的责任体系,成立郊区扶贫开发服务中心、增强人员力量,多方压实责任。严格落实“一结双包”定点帮扶制度,49个单位2063名干部职工参与包村包户帮扶,选派66名干部赴45个村开展驻村帮扶,10个贫困村均配备县级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45个村实现村级扶贫专干全覆盖。

郊区以“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为抓手,通过实施

“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工程,32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2669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就业扶贫方面,全面推广“三业一岗”就业扶贫模式,规范认定就业扶贫车间认定8家扶贫驿站和1个扶贫车间,新建就业扶贫驿站1个。416名贫困人口享受公益岗位补贴,发放补贴59.1万元;296名贫困劳动者享受居家就业岗位补贴,发放补贴53.16万元。健康扶贫方面,全面落实“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政策,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22308人,参保率100%。实行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应签尽签”,贫困人口签约6525人。教育扶贫方面,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控辍保学工作,建立“全过程”教育扶贫资助体系。目前资助区域内就读建档立卡学生2534人次173.4095万元;安排“雨露计划”中高职补助资金127万元,春秋季实际资助820人次123万元;落实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38人33.9万元。投入800余万元实施贫困地区校园硬件提升、中考考点建设、改扩建幼儿园等项目,新招聘教师60名分配至贫困地区学校任教。兜底扶贫方面,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截至11月发放贫困人口中特困供养人员799人531万元,发放贫困人口中低保对象2097户3495人1653万元,临时救助贫困户45人11万元。基础设施扶贫方面,实施完成小型农田水利扶贫项目16个、农村道路工程扶贫项目44个、开工建设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项目45个。社会扶贫方面,通过开展“企业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辖区45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江北三镇45个村,为贫困地区企业提供订单8万件120余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430余万元,捐资70万元新修乡村道路,户均增收1127元左右。

郊区政协:

关注民生

反映民情

为民履职

本报讯

郊区政协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密切联系各界群众,倾听民众呼声,综合运用调研视察、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加强民主监督和协商建言,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区人民。

郊区政协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情回应民愿。聚焦创业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资政。聚焦江北三镇民生建设,联合市政协和相关部门专题调研江北新区发展、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城乡环卫一体化,从加大投入管理、改善基础设施、助力公共服务均等供给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促进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献计献策。着眼生活品质改善,建言老旧小区改造,为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协商出力。开展“提升基层社会救助服务能力”专题调研,为聚合各方力量、提升社会救助服务献计出力。

郊区政协坚持以提案为抓手,真诚服务民生。推动民生实事有效落实。郊区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的60件提案中,关于教育、医疗、基础设施改善等民生类提案达30件。将周潭镇后山生态旅游、交通设施改善等群众关注的热点列为重点提案,提请区党政主要领导牵头领衔督办,推进党政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办理工作新模式。针对G347两旁交通安全隐患,主席会议现场视察提案办理工作,要求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完善安全设施。关注群众住房问题,组织开展民主评议住建局工作,提高服务群众效能。

郊区政协将反映社情民意作为政协委员真心倾听民意的常态化工作。依托乡镇办政协委组,探索打造政协委员工作开放性平台,延伸履职触角,打通信息收集、报送和反馈服务通道,近距离感知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提质增效年为载体,开展“访基层、集民意、接地气”活动,收集各类社情民意信息22件,“做好江北三镇规划”等关乎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实问题得到解决。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构筑“请你来协商”平台,就群众关注的“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10多项议题,邀请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列席会议,真正把“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落到实处。

郊区人大:

聚焦大局

服务发展

强化监督

本报讯

郊区人大常委会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促进司法公正等方面履行监督职责,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刚性进一步增强,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显现监督实效。

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督。通过充分调研,审议2019年上半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支持区政府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专题听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情况报告,督促区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高度重视“钱袋子”监管,依法审议决算、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等情况报告,全面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强化审计整改监督,首次由常务副区长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整改情况,对接机制有效落实。首次听取并重点审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规范和改进管理。调研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建议完善管控机制、提高偿债能力,做好风险防控。开通了区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实现人大对预算执行全程实时在线监督。

加强对民主法治的监督。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推动“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连续三年听取区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报告,就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依法行政意识、严格规范行政行为等方面提出审议意见,全面提升政府法治化水平。历时5个月对区民政局工作开展专项评议。开展《公路法》执法检查,针对宣传贯彻落实、规划建设管理、后续管养维护等关键环节提出建议,促进公路事业健康发展。围绕“基本解决执行难”调研法院执行工作,主任会议听取情况报告,支持区法院创新执行举措,清理执行积案。以“加强全民普法,树立法治信仰”为主题开展宪法法律宣传教育,促进全社会增强厉行法治意识。

加强对民生工作的监督。坚持对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督查,聚焦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采取先暗访、后明察、再调研方式,对环境突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专项跟踪督查。组织代表集体视察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情况,专题审议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关注“四好农村路”建设。调研学校教师无校籍化管理工作,助力优质均衡教育发展。

本版稿件、照片均由本报通讯员杨纲要采写拍摄

2019-12-27

00:00:00:010347270300郊区:践初心担使命勇作为

建设跨江发展桥头堡/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