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增强制度自信推动责任落实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铜陵日报
□张文林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国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会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深刻阐明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根本保证,体现了全党意志,反映了人民意愿,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确保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决定》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来,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关系我国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重大制度创新,我们要深刻把握坚持这一根本制度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更好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首要的政治任务就是推动全党全社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引导人们在新的广度和深度上深刻认识这一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深刻体悟贯穿其中的人民至上、历史自觉、实事求是、问题导向、战略思维、斗争精神等鲜明品格。要推动广大干部群众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联系起来,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引导人们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推进现代化幸福美丽新铜陵建设的强大动力和治理效能。

要紧密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完善学习教育、研究阐释、宣传普及等方面制度机制上下更大功夫,不断提升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要完善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各层级学习制度,坚持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以党员干部带动普通群众,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学习,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自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建设和用好网络学习平台,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和我市新媒体的聚合和引领作用,不断丰富和创新学习内容形式,努力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适用的学习服务。要持续推进科学理论大众化,广泛有效开展宣传普及,适应对象化、分众化、差异化趋势,建立健全精准传播、有效覆盖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市、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更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入脑入心。

(二)切实把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穿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具体的、现实的,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这一根本制度来展开、来推进。无论是理论武装还是新闻宣传,无论是文艺创作生产还是文化体制改革,无论是精神文明创建还是网络建设管理,都要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主流价值,确保我国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前不久,党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是坚持和落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的重要体现和重要保障。要认真贯彻、抓好落实,努力推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

(三)在增强制度自信中推动责任落实,更好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为我们立足新时代、找准新坐标、展现新作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着眼于将使命任务落细落小落实,《条例》从理论武装、新闻出版、思想道德、文化文艺、网络建设管理、对外宣传、基层宣传等方面,明确了制度规范和行动准则。无论是理论舆论、文化文明,还是内宣外宣、网上网下,我们都要始终着眼于系统推进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都要在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整体性、协同性上下功夫,最终落脚到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目标。我们要结合铜陵实际,扎实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确保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工作安排都按制度要求落到实处,把《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和相关党内法律法规认真宣传阐释好、贯彻执行好,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起来。

(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工程。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法律体系,深入实施“传育立行”教育工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全过程。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能不能引导他们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直接关系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用科学理论培养人,用正确思想引导人,用主流价值涵育人,帮助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品学兼优地健康成长,更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五)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全面领导的重大举措,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不动摇,压紧压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要完善阵地建设和管理制度,落实好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决不允许搞法外之地、舆论飞地。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要坚持立破并举,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理直气壮批驳挑战政治底线的错误言论,切实维护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要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构建我市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扎实推进市、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和媒体融合发展,抓住铜陵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难得机遇,不断提升铜陵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美誉度。

(作者单位:中共铜陵市委宣传部)

2019-12-09

00:00:00:010334410300增强制度自信

推动责任落实/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