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快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铜陵日报
□方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新概念,传达了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即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将迈向党委、政府、社会、公众共同治理的新局面。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治理及其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快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必须始终坚持与完善党的领导,把加强与完善党的领导贯穿于社会治理的全领域、全过程、全环节,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确保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正确航向。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目标模式是党领导下的基层多元共治,在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就铜陵而言,铜陵的社区治理改革必须要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组建区域化党建联盟,开展“社区吹哨、支部报到、党员行动”活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打通党同群众连接的“最后一公里”。

加快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完善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制度安排,辅之以科技支撑,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民主化、协同化水平,形成发展合力,保障人民权益,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特别是当前社会治理的对象、理念和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新的治理问题不断出现,需要我们利用新方法、新理念、新科技、新手段来重塑治理边界、改善治理结构、创新治理工具、改革治理方式,增强社会治理的执行力,提升社会治理的治理效能。就铜陵而言,铜陵的社区治理改革必须要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全面建立社区协商委员会,编制社区协商基本规范地方标准,推动民事民提、民议、民决。建设一批“邻里中心”,为居民提供协商议事、邻里食堂、居家养老等服务。打造一批新型智慧社区,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延伸到社区,实现居民办事“最多跑一次”。实施一批“善治”行动项目,引进专业社工机构,为老幼病残等群体提供精神慰藉、心理疏导、就业帮扶等服务。

加快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必须始终坚持加强与创新社会治理,进一步将社会治理权力配置从政府集中管理变为发挥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社会治理重心从单位转向城乡基层社区,通过社会自治来释放社会活力,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如何让社会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自发地、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共同治理中来,这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所在。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在操作层面上划分主体责任,那么社会治理将始终是政府的社会治理。就铜陵而言,铜陵的社区治理改革必须要进一步创新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的制度安排,实施社区特别法人制度,重新定位社区居委会的角色地位,使之成为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监督者,行使社区特别法人身份。进一步明确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是一种基于市场原则的地位平等的买卖关系。要从提高效益、效率的角度考虑,目前一些由市区部门承担的基础性物业管理,可以委托社区居委会承担,把考核权赋予社区居委会,有关费用补贴不要直接拨付物业公司,而要拨给社区居委会,由社区居委会根据考核物业管理方面的情况,再拨付给物业公司。否则既不能保证专款专用,也不利于社区开展工作。

总之,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展协商民主,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形成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构拥有的资源有限,社会治理需要调动多元社会主体及其掌握的资源,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作者单位:市委政研室)

2019-11-18

00:00:00:010319620300加快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