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加快法治郊区建设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铜陵日报
纪红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战略意义,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工作布局、重点任务,是实施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郊区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力量。

——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夯实全面依法治国基础。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第一次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2020年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国家各项工作实现法治化的宏伟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中,紧紧围绕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如何建设法治中国等重大问题,从法治理论上作出科学回答,从顶层设计上作出战略部署,从法治实践上着力全面推进,开启了党领导人民建设法治中国的新征程,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从宪法序言中的“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到一字之改、意义重大的“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到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从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到党的十八大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正是这一个个立法工作的清晰刻度,标志着我国的立法正从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是我国迈向“良法善治”的重要里程碑。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广大群众法治观念。1986年开展实施的全民普法工程已经走了七个五年规划,实现了从法律知识启蒙教育向提高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全民法律意识的转变,从单一普法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践的转变,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意识普遍增强,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郊区始终坚持把学习宪法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先后2次邀请省委、市委党校教授来区作宪法专题辅导,组织全区32名处级领导干部和391名公务员宪法知识考试。坚持把学法懂法作为履职的必备条件,完善中心组学习计划,健全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全年安排会议学法不少于4次,领导干部参加法治讲座不少于3次,系统传授履行工作职责所必备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深化机构改革,建立健全行政管理体系。2018年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相促进,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次机构改革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是历次改革所没有的。

郊区始终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职能,全面提高政府效能,于2019年3月底顺利完成区级机构改革。相继出台常委会议事规则、政府工作规则、重大事项决策行为实施意见等规定,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行政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同时,以政府门户网站为载体,主动公示各类应公开政策决策信息,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推行部门“晒”权力、“明”责任,将所有行政执法单位纳入清理范围,权力的“笼子”进一步扎紧扎牢。

——推进法治建设,营造民主法治社会氛围。党中央始终把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作为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和治国安邦的大事,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法治元素渗透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依靠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基层社会法治难题,在方法上强调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为群众排忧解难,基层社会治理更加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形成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郊区始终坚持把法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从法治层面破解难题、完善机制、保障发展。全面完成政府隐性债务清理核实,结合“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完成清收追偿6500万元。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构建“12345”工作机制,破获涉恶案件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人,提起公诉1件8人,立案侦办涉黑涉恶集团性案件1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保持全省领先位次。全力实施“阳光心房”工程,有序推进雪亮工程和区级综治工作中心建设,新建高清监控探头255个,综治视联网实现更大范围覆盖。

(作者为郊区区委书记、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主任

)

2019-11-28

00:00:00:010327100300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

加快法治郊区建设/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